本館粉絲專頁

台北市立棒球場: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分享此網頁到Facebook
分享此網頁到Plurk
分享此網頁到百度搜藏
分享此網頁到Twitter
分享此網頁到Del.icio.us
台灣棒球維基館
跳轉到: 導覽搜尋
重要日期
第70行: 第70行:
 
:*季後挑戰賽:[[1997年]]
 
:*季後挑戰賽:[[1997年]]
 
:*總冠軍賽:[[1997年]],[[1998年]]
 
:*總冠軍賽:[[1997年]],[[1998年]]
 +
:*[[中華職棒各球場例行賽首轟]]
  
 
==電子地圖==
 
==電子地圖==

2010年5月23日 (日) 00:12的修訂版本

• 目前所在分類: 主分類 > 棒球 > 地點 > 國內地點 | 前往 台北小巨蛋  | 前往 台北市立天母棒球場

台北市立棒球場(資料來源:台北休閒運動宣傳網)

目次

球場簡介

  1957年5月,台北市政府決定撥款90萬元新台幣興建綜合運動場中的棒球場,以迎接該年度省運會,同年7月1日開始動工,民國48年完工,並於1961年12月完成修建工程,共可容納5千餘個座位,場外站位也可容納萬餘名觀眾。1971年7月25日,擴建工程完成,並用以舉辦當年遠東區少棒賽 ,宮殿式的正門、擴建後華麗的球場,受到來台參加比賽的關島和菲律賓2隊隊員的稱讚與羨慕 。1975年8月2日,我國合庫隊和來訪的美國大學明星隊進行一場練習賽,市立棒球場首度啟用夜間照明設備,此為國內第一次在夜間的棒球比賽 。

  1982年6月,市立棒球場完成一次大整修,凹凸不平、積雨不退、水泥剝落的情形,徹底改善,且增設裁判休息室、選手休息室、眺空轉播台、陳列室、交誼廳、集訓宿舍,以及淋浴衛生設備,令選手雀躍不已。另外內野看台增加頂篷,可坐6000個位置,再加上外野的8000個位置,球場已可容納14000人 。為迎接國際成棒邀請賽,球場最大規模的整修工程於1985年11月完工。球場內外野均根據水平儀測量結果進行整修,場內場外都經清洗與粉刷,紅牆綠瓦及宮殿式的屋頂,古意盎然;貴賓席換上新的地毯,裝座門燈也全換為中國式的,整個球場煥然一新。

  由於國內多雨的氣候,棒球比賽因雨而延期的情形不時發生,1982年8月,第五屆世界女壘賽在台北舉行期間,以及民1984年、1985年國際棒球賽在台北舉行時,就是天天大雨,令主辦單位大傷腦筋;1986年中華棒協理事長唐盼盼決向台北市府爭取興建1座標準的室內棒球場。

  1992年9月23日,唐盼盼、台北市長黃大洲,以及台北市教育局長陳健治等人在台北麗晶酒店就巨蛋一事交換意見,與會人士希望在台北市立棒球場原址興建可容納3萬人,以棒球場為主的多功能體育館。

  1994年1月,中華職棒聯盟秘書長屠德言表示,希望能在台北市立棒球場現址改建巨蛋球場 ;同年1月24日,台北市議員李逸洋、費鴻泰亦建議在市立棒球場改建巨蛋 ;1996年7月13日,台北市長陳水扁決定在市立體育場、市立棒球場及台北體育學院共11公頃的土地上興建台北巨蛋球場 ;2000年12月1日,台北市立棒球場拆除工程動工 ,具40多年的棒球場正式走向歷史。

  1959年台北棒球場正式啟用,並於2000年12月1日正式拆除,它陪伴無數球迷們經歷四十二個年頭的大小賽事,也記載了台灣棒球史上的興衰,這座台灣棒球運動精神地標的拆除,也象徵著另一個棒球世代的開始。

  台北市立棒球場一直是國內舉辦大型國際比賽的要角,其乃位於熱鬧商圈內,交通四通八達十分便捷,使用頻率高,且採取多元化經營,從軟式少棒、三級硬式棒球、成棒、職棒,都搶著用,算是目前全國最忙碌的棒球場,因此可見其之地位與重要性。

  然而雖然使用頻率高,但球場內的建築與設計並非十分完善,觀眾位於看台上的視野也不是面面俱到,有些地方還有鋼筋支柱,阻礙球迷看球視線,雖然台北球場曾經針對場內設施補強過,不過效果依然不是十分理想。

台北市立棒球場最後一次舉辦明星賽(資料來源:中華職棒全球資訊網)

  在全國的職棒比賽場地中,台北球場的外觀與內部造型算是相當突出的,大多數的選手都比較習慣在台北球場打球,同時職棒聯盟舉辦的多數活動,也大都以台北球場為主軸,自元年由觀眾發起的「波浪舞」運動,也是最早由台北球場推廣開來的。

  縱觀種種,台北球場在國內職棒發展上,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職棒發展的軌跡,台北球場看得見。在四十多年的歲月裡,台北球場在台灣棒球的發展中扮演著見證的角色;由於球場的過度使用與缺乏專業的保養,高齡的台北球場終於在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一日正式拆除,從此走入歷史,留在所有球迷們的記憶裡。

大事記

  • 1957年 -- 動工興建。
    圖片簡述:亞洲成棒賽大陸與中華隊之戰,台北市立棒球場湧進三千五百名以上觀眾。
    拍攝日期:1997-05-25
    所有人:聯合報提供

    Alt text
    本照片由聯合報授權提供,因合約限制僅供站內使用,請勿任意轉貼;有需此照片者請逕洽聯合知識庫
  • 1959年 -- 正式啟用。
  • 1975年 -- 裝設夜間照明設備。
  • 1982年 -- 內野看臺加建頂篷座椅。
  • 1983年 -- 改建內外野排水工程。
  • 1985年 -- 國際成棒邀請賽中日冠亞軍戰,呂明賜單場轟出三支紅不讓,而亞洲巨砲最後這隻擊出飛越中外野計分台的三分打點再見全壘打,使得中華隊在第十四局延長賽以八比七勝日本隊,也刷新當時台北球場的記錄。
  • 1990年 -- 中華職棒元年首戰(3/17)。
  • 1993年 -- 舉辦三場洛杉磯道奇隊中華職棒的友誼賽。
  • 1999年 -- 天母棒球場正式啟用。
  • 2000年11月26日 -- 台北棒球場的最後一夜,「告別台北球場明星賽」主辦單位製作5000個空瓶罐發給球迷,讓球迷裝上台北球場的紅土,留為紀念。
  • 2000年12月01日 -- 正式拆除,走入歷史。
  • 2002年06月22日 -- 中華職棒聯盟舉辦「讓夢延續—新台北球場慶生會」活動,邀請球迷們將兩年前裝進瓶裡的紅土和記憶,一齊倒在新生的天母棒球場
  • 2005年12月01日 -- 原址改建的「台北小巨蛋」完工啟用,提供多功能運動設施,但棒球無法使用。

基本資料

  • 興建年代:1957
  • 拆除日期:2000年12月01日
  • 座落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四段2號
  • 座落方位:東南方(本壘往中外野方向)
  • 觀眾席數:11,000 席
  • 內野數:------
  • 外野數:------
  • 內野:紅土
  • 大螢幕:無
  • 左外野:310 英呎  
  • 中外野:360 英呎  
  • 右外野:310 英呎
  • 管理員:嚴慶秀
  • 經緯度:E 121”33’03.3” N 25”02’59.5”

重要日期

電子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