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正在編輯花蓮縣
警告:您沒有登入,您的IP位址將記錄在此頁的編輯歷史中。
該編輯可以被撤銷。請檢查以下對比以核實這正是您想做的,然後儲存以下更改以完成撤銷編輯。
當前修訂版本 | 您的文字 | ||
第4行: | 第4行: | ||
==城市簡介== | ==城市簡介== | ||
− | 花蓮古稱奇萊,其面積雖為台灣各縣之冠,但為多山地形,平原僅有全面積的百分之十。多數人口都集中在平原一帶,漢人至花蓮開墾是清朝咸豐元年(1851年),相較臺灣其他地方為遲,在[[1932年]]臨海道路(今蘇花公路之前身)通車前,往來花蓮通常需要乘船、而有「陸上離島」之稱。直至北迴鐵路通車後,花蓮的交通終獲大幅度改善。花蓮因自然環境因素及選手先天條件優異,運動人才眾多且均屬於速度與爆發力型,非常適合發展[[棒球]]運動。花蓮縣政府推動基層[[棒球]]運動,縣內國小部分正規訓練[[球隊]]計有中原、中正、水源、豐濱、光復、太巴塱、富源、瑞穗、玉里等9隊;國中部份有化仁、光復、瑞穗、三民、豐濱、吉安等6隊;高中部分有[[花蓮縣花蓮體中青棒隊|花蓮體中]]、[[花蓮縣玉里高中青棒隊|玉里高中 | + | 花蓮古稱奇萊,其面積雖為台灣各縣之冠,但為多山地形,平原僅有全面積的百分之十。多數人口都集中在平原一帶,漢人至花蓮開墾是清朝咸豐元年(1851年),相較臺灣其他地方為遲,在[[1932年]]臨海道路(今蘇花公路之前身)通車前,往來花蓮通常需要乘船、而有「陸上離島」之稱。直至北迴鐵路通車後,花蓮的交通終獲大幅度改善。花蓮因自然環境因素及選手先天條件優異,運動人才眾多且均屬於速度與爆發力型,非常適合發展[[棒球]]運動。花蓮縣政府推動基層[[棒球]]運動,縣內國小部分正規訓練[[球隊]]計有中原、中正、水源、豐濱、光復、太巴塱、富源、瑞穗、玉里等9隊;國中部份有化仁、光復、瑞穗、三民、豐濱、吉安等6隊;高中部分有[[花蓮縣花蓮體中青棒隊|花蓮體中]]、[[花蓮縣玉里高中青棒隊|玉里高中]]2隊,轄區內標準棒球場地有縣立棒球場1座,提供各項[[棒球]]運動服務,增進[[棒球]]運動學習品質。 |
==重要球場== | ==重要球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