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投手自責分率: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台灣棒球維基館
小 |
(→DICE) |
||
(由1名用戶作出的一個中途修訂版本未被顯示) | |||
第7行: | 第7行: | ||
'''說明''': | '''說明''': | ||
− | + | 投手自責分率又稱之為「防禦率」(語源為日本漢字「[[:ja:防御率|防御率]]」),其計算門檻是投球局數必須達到所屬球隊之出賽數的總和(但各聯盟可自行規定投球局數,如日本二軍以0.8局/場來計算規定局數)。從[[投手自責分率]]可以得知一個[[投手]]每九局大概會失幾分,其數值越低,表示每場比賽失分越少。 | |
計算公式 = [[自責分]] × 9 ÷ [[投球局數]] | 計算公式 = [[自責分]] × 9 ÷ [[投球局數]] | ||
第16行: | 第16行: | ||
<b>縮寫代碼</b>:[[DICE]] | <b>縮寫代碼</b>:[[DICE]] | ||
− | '''說明''' | + | '''說明''':是棒球專家利用電腦採取大量投手數據樣本後,發現場自責數值其實與「保送、全壘打、三振」數有高相關,與其他資料只有低相關,所以簡化出如此公式,以方便算出投手不受其他影響、計算出「純粹」的投球戰力。 |
:DICE = 3 + (3*(BB + HBP) + 13*HR - 2*K) / IP | :DICE = 3 + (3*(BB + HBP) + 13*HR - 2*K) / IP |
2021年9月30日 (四) 12:57的最新修訂版本
• 目前所在分類: 主分類 > 棒球 > 術語 > 統計用語
縮寫代碼:ERA
說明:
投手自責分率又稱之為「防禦率」(語源為日本漢字「防御率」),其計算門檻是投球局數必須達到所屬球隊之出賽數的總和(但各聯盟可自行規定投球局數,如日本二軍以0.8局/場來計算規定局數)。從投手自責分率可以得知一個投手每九局大概會失幾分,其數值越低,表示每場比賽失分越少。
[編輯] DICE
術語:Defense Independent Component ERA
縮寫代碼:DICE
說明:是棒球專家利用電腦採取大量投手數據樣本後,發現場自責數值其實與「保送、全壘打、三振」數有高相關,與其他資料只有低相關,所以簡化出如此公式,以方便算出投手不受其他影響、計算出「純粹」的投球戰力。
- DICE = 3 + (3*(BB + HBP) + 13*HR - 2*K) / IP
(BB是四壞球,HBP是觸身球,HR是全壘打,K是三振,IP是投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