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臺北市: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台灣棒球維基館
小 (→棒球名校) |
|||
第2行: | 第2行: | ||
{{協助|{{PAGENAME}}|本頁面內容需要您協助,撰寫完成請刪除此行,謝謝。}} | {{協助|{{PAGENAME}}|本頁面內容需要您協助,撰寫完成請刪除此行,謝謝。}} | ||
[[Image:Tps.gif|right]] | [[Image:Tps.gif|right]] | ||
+ | |||
+ | ==棒球歷史== | ||
+ | 早在日據時期,台北是當時的政經中心,所以順其自然的成為台灣棒球運動的發源地。[[1906]]年3月,台北出現了台灣第一支正式棒球隊[[台灣總督府中學校棒球隊]],是由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中學部(今台北[[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建國中學]])校長[[田中敬一]]主導成立。不久,國語學校師範部(今台北師範學院)也成立另一支棒球隊。當年春天兩支隊伍進行比賽,雙方戰成平手,以五比五和局,這可能是台灣棒球史上有正式紀錄的第一場比賽。隨後,成淵學校(今日的成淵中學)、[[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台北工業學校]]、[[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台北商業學校]]也陸續組織棒球隊。台北逐漸成了台灣發展棒球運動的重鎮。 | ||
+ | |||
+ | [[1969]]年[[金龍少棒隊]]勇奪第一個世界少棒冠軍後,全體球員保送進入台北的[[華興中學]]就讀;與次年進入屏東[[美和中學]]的[[七虎少棒隊]]共同開啟了台灣棒球史上著名的[[北華興、南美和]]時期,華興與美和的爭霸幾乎就是台灣三級棒運的縮影。台灣後來業餘成棒能揚威國際、職業棒球能掀起風潮,「華興」這支位於台北,擁有光榮傳統的棒球隊所培養出來的優秀球員,絕對佔有不可抹滅的一席之地:[[林華韋]]、[[葉志仙]]、[[郭源治]]、[[陳大豐]]、[[呂明賜]]、[[謝長亨]]、[[鄭昌明]]、[[黃武雄]]、[[陽耀勳]]...等名將;美和出身的好則有[[徐生明]]、[[趙士強]]、[[李居明]]、[[龔榮堂]]、[[吳思賢]]、[[洪一中]]、[[楊清瓏]]、[[郭建霖]]、[[李安熙]]、[[高國慶]]、[[潘威倫]]、[[張泰山]]、[[彭政閔]]、[[蔡豐安]]、[[沈鈺傑]]、[[馮勝賢]]、[[吳偲佑]]...等。 | ||
+ | |||
+ | (未完待續 ...) | ||
+ | |||
==重要球場== | ==重要球場== | ||
<b>本縣市轄內的主要棒球場地列表如下:</b> | <b>本縣市轄內的主要棒球場地列表如下:</b> | ||
− | *職棒場地:[[台北市立天母棒球場]]、[[台北市立棒球場]]( | + | *職棒場地:[[台北市立天母棒球場]]、[[台北市立棒球場]](已拆除) |
*其他場地:[[台北圓山棒球場]]、[[新公園棒球場]]、[[社子島棒球場]]、新生公園棒球場 | *其他場地:[[台北圓山棒球場]]、[[新公園棒球場]]、[[社子島棒球場]]、新生公園棒球場 | ||
2006年3月11日 (六) 19:49的修訂版本
目次 |
棒球歷史
早在日據時期,台北是當時的政經中心,所以順其自然的成為台灣棒球運動的發源地。1906年3月,台北出現了台灣第一支正式棒球隊台灣總督府中學校棒球隊,是由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中學部(今台北建國中學)校長田中敬一主導成立。不久,國語學校師範部(今台北師範學院)也成立另一支棒球隊。當年春天兩支隊伍進行比賽,雙方戰成平手,以五比五和局,這可能是台灣棒球史上有正式紀錄的第一場比賽。隨後,成淵學校(今日的成淵中學)、台北工業學校、台北商業學校也陸續組織棒球隊。台北逐漸成了台灣發展棒球運動的重鎮。
1969年金龍少棒隊勇奪第一個世界少棒冠軍後,全體球員保送進入台北的華興中學就讀;與次年進入屏東美和中學的七虎少棒隊共同開啟了台灣棒球史上著名的北華興、南美和時期,華興與美和的爭霸幾乎就是台灣三級棒運的縮影。台灣後來業餘成棒能揚威國際、職業棒球能掀起風潮,「華興」這支位於台北,擁有光榮傳統的棒球隊所培養出來的優秀球員,絕對佔有不可抹滅的一席之地:林華韋、葉志仙、郭源治、陳大豐、呂明賜、謝長亨、鄭昌明、黃武雄、陽耀勳...等名將;美和出身的好則有徐生明、趙士強、李居明、龔榮堂、吳思賢、洪一中、楊清瓏、郭建霖、李安熙、高國慶、潘威倫、張泰山、彭政閔、蔡豐安、沈鈺傑、馮勝賢、吳偲佑...等。
(未完待續 ...)
重要球場
本縣市轄內的主要棒球場地列表如下:
棒球名校
本縣市轄內的各級棒球名校列表如下:
相關組織
設址於本縣市的棒球組織、機關列表如下:
- 中央組織:
- 地方組織:
本地名人
誕生於本縣市的棒壇重要人物列表如下:
- 球星: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