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瑞奇E.B: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職棒生涯成績) |
|||
第91行: | 第91行: | ||
|} | |} | ||
− | + | ;中華職棒成績: | |
− | + | {|{{投手成績|#000000|#FF8C00}} | |
− | | | + | |
− | + | ||
|- align=middle | |- align=middle | ||
− | | | + | ||1990||[[統一隊]]||rowspan=3|'''18'''||9||8||2.59||33||21||8||0||0||2||174.0||153||4||'''87'''||'''177'''||1.39 |
|- align=middle | |- align=middle | ||
− | | | + | ||1991||[[統一隊]]||7||9||2.68||31||22||8||2||0||2||174.2||135||10||'''78'''||'''138'''||1.22 |
|- align=middle | |- align=middle | ||
− | | | + | ||1992||[[統一隊]]||7||9||4.37||22||20||6||0||0||0||136.0||128||8||'''102'''||'''131'''||1.69 |
|- align=middle | |- align=middle | ||
− | | | + | ||1996||[[兄弟隊]]||rowspan=2|'''37'''||6||3||2.73||16||13||5||1||0||0||89.0||72||6||46||113||1.34 |
|- align=middle | |- align=middle | ||
− | | | + | ||1997||[[兄弟隊]]||7||7||3.75||34||20||4||1||0||4||144.0||143||9||60||'''177'''||1.44 |
− | |- align=middle | + | |- align=middle |
− | + | |colspan=3|5年||36||36||3.20||136||96||31||4||0||8||717.2||631||37||373||736||1.41 | |
|} | |} | ||
+ | :*'''粗體黑字'''為該年度聯盟最高 | ||
+ | |||
{{於台灣職棒圈效力5年以上的外籍球員}} | {{於台灣職棒圈效力5年以上的外籍球員}} | ||
2014年1月29日 (三) 18:34的修訂版本
• 目前所在分類: 主分類 > 棒球 > 人物 > 球員 > 依國籍分類 > 巴拿馬球員
目次[隱藏] |
生平簡介
瑞奇是中華職棒史上第一批的元老洋將,職棒元年效力於統一獅隊時期就飆出時速151公里的快速球,震驚各界,因而獲得「速球王」的封號。瑞奇於1983年以業餘自由球員身分加入美國職棒多倫多藍鳥隊,僅領取微薄的簽約金;瑞奇的職棒生涯起步相當艱辛,由於剛開始實力並未被球團肯定,三振功力也還未展現,直到1987年升上2A,出賽17場拿下2勝3敗防禦率4.37,三振功力才開始受到注意,但投出四壞球的次數也高得嚇人,甚至四壞比率高於三振人數,可見瑞奇控球實在令人不敢領教。
瑞奇在1988年短暫升上3A,出賽2場防禦率高達7.71,隔年又被下放1A,綜觀瑞奇來台之前在小聯盟的表現並不出色,也並非全以先發投手的姿態上場,反而是以中繼後援為主,來台之後則以動輒時速一百五十公里以上的快速球和高三振率連帶高四死球率著稱;來台前三年效力於統一獅隊,共拿下23勝26敗4次救援成功的成績,防禦率也壓制在3左右,成績還算出色,也為瑞奇鋪上了重返大聯盟之路,1993年回鍋美國職棒加入堪薩斯皇家隊,在3A出賽48場拿下2勝4敗9次救援成功、防禦率3.16的成績,使他得以在9月大聯盟擴編時踏上大聯盟,擔任的也是他最熟悉的中繼後援角色。1996年瑞奇二度來台加入兄弟象隊,總計為象隊投出13勝10敗4次救援成功的戰績,並於1997年(職棒八年)獲得三振王的殊榮。
2001年在台灣舉行的第三十四屆世界盃棒球賽,瑞奇以三十六歲高齡代表巴拿馬隊出賽,但連同來過台灣的米樂(和信)和鷹俠(三商)都未發揮應有水準,使得巴拿馬隊打得相當辛苦,最後巴拿馬隊僅獲得第五名差強人意的成績。瑞奇迄今在中華職棒仍然保有單場十六次奪三振的聯盟紀錄(與養父鉄共同保持),他的三振功力至今仍讓人難以忘懷。
基本資料
經歷
個人年表
- 1983年 -- 01月31日,加入藍鳥隊。
- 1995年 -- 04月23日被交易到巨人隊,06月25日皇家隊獲得Brent Cookson。
- 2001年 -- 入選巴拿馬國家棒球代表隊,參加在台灣舉行的第三十四屆世界盃棒球賽。
特殊事蹟
- 1990年 -- 03月17日於台北市立棒球場,對兄弟象後援2又2/3局拿下來台首次救援成功,成為中華職棒第一位救援成功的投手。
- 1990年 -- 04月01日投出146公里的快速球,打破強生紀錄。
- 1990年 -- 04月26日於台北市立棒球場,對兄弟象後援2又2/3局拿下來台首勝,成為中華職棒第一位巴拿馬籍的勝利投手。
- 1990年 -- 05月27日投出147公里的快速球,打破自己締造的146公里紀錄。
- 1990年 -- 09月17日投出149公里的快速球,打破自己締造的147公里紀錄。
- 1990年 -- 10月14日在台北市立棒球場對戰味全龍隊,單場飆出10K,創下中華職棒史上首度單季4次單場2位數奪三振的紀錄。
- 1990年 -- 以177次三振與黃平洋並列最多三振投手(當時無三振王獎項)。
- 1991年 -- 06月13日對戰三商虎隊林仲秋投出153公里的最快球速,創下中華職棒紀錄(已被打破,目前為160公里)。
- 1991年 -- 11月07日總冠軍賽對戰味全龍隊再度投出153公里的快速球。
- 1991年 -- 以138次三振為當年最多三振投手。(當時無三振王獎項)。
- 1992年 -- 05月08日對戰兄弟象隊使用了高達169球投出完投勝,打破賈西所保持的單場投球數紀錄(168球)。
- 1992年 -- 06月27日於台中棒球場,對味全龍先發7局失11分,追平中華職棒先發投手最多失分的紀錄(史上第二人、外籍球員第一人)。
- 1992年 -- 131次三振為當年最多三振投手(當時無三振王獎項)。
- 1993年 -- 07月15日在美國職棒大聯盟初登板,成為第一位離開中華職棒後,在美國職棒大聯盟出賽的球員。
- 1996年 -- 07月18日於新竹市立中正棒球場,對三商虎奪下15次三振,打破涂鴻欽保持的中華職棒單場最多奪三振紀錄(原紀錄為14次)。
- 1996年 -- 07月18日到08月04日,創下連續19局奪三振的紀錄(2003年被興農牛隊勇壯改寫)
- 1997年 -- 04月06日於高雄市立立德棒球場,與三商虎翁豐堉演出同為中華職棒元年(1990年)球員在中華職棒的最後一次先發對決。
- 1997年 -- 10月03日於台北市立棒球場,對味全龍奪下16次三振,創下中華職棒單場最多奪三振的紀錄。
- 1997年 -- 中華職棒八年年度三振王(177次)。
- 中華職棒通算最多次單場2位數奪三振 -- 17次( 1990年=4次、1991年=1次、1992年=4次、1996年=4次、1997年=4次)
- 中華職棒單場最多奪三振 -- 16次(與養父鐵並列)
- 中華職棒對最多隊達成單場2位數奪三振 -- 6隊
對手 初達成 場數 日期 三振 三商虎
1990年8月3日 12 7 味全龍
1990年10月14日 10 3 兄弟象
1992年5月8日 10 2 時報鷹
1996年7月9日 11 3 興農牛
1997年3月4日 10 1 和信鯨
1997年8月24日 10 1
職棒生涯成績
- 美國職棒成績:
年度 | 球隊 | 背號 | 勝場 | 敗場 | 防禦率 | 場次 | 先發 | 完投 | 完封 | 中繼 | 救援 | 局數 | 被安打 | 被全壘打 | 四壞 | 奪三振 | WHIP |
1993 | KCR | 51 | 0 | 1 | 9.00 | 5 | 0 | 0 | 0 | 0 | 0 | 5.0 | 5 | 0 | 6 | 6 | 2.20 |
1995 | SFG | 0 | 0 | 8.64 | 5 | 0 | 0 | 0 | 0 | 0 | 8.1 | 14 | 1 | 6 | 12 | 2.40 | |
2年 | 0 | 1 | 8.78 | 10 | 0 | 0 | 0 | 0 | 0 | 13.1 | 19 | 1 | 12 | 18 | 2.33 |
- 中華職棒成績:
年度 | 球隊 | 背號 | 勝場 | 敗場 | 防禦率 | 場次 | 先發 | 完投 | 完封 | 中繼 | 救援 | 局數 | 被安打 | 被全壘打 | 四壞 | 奪三振 | WHIP |
1990 | 統一隊 | 18 | 9 | 8 | 2.59 | 33 | 21 | 8 | 0 | 0 | 2 | 174.0 | 153 | 4 | 87 | 177 | 1.39 |
1991 | 統一隊 | 7 | 9 | 2.68 | 31 | 22 | 8 | 2 | 0 | 2 | 174.2 | 135 | 10 | 78 | 138 | 1.22 | |
1992 | 統一隊 | 7 | 9 | 4.37 | 22 | 20 | 6 | 0 | 0 | 0 | 136.0 | 128 | 8 | 102 | 131 | 1.69 | |
1996 | 兄弟隊 | 37 | 6 | 3 | 2.73 | 16 | 13 | 5 | 1 | 0 | 0 | 89.0 | 72 | 6 | 46 | 113 | 1.34 |
1997 | 兄弟隊 | 7 | 7 | 3.75 | 34 | 20 | 4 | 1 | 0 | 4 | 144.0 | 143 | 9 | 60 | 177 | 1.44 | |
5年 | 36 | 36 | 3.20 | 136 | 96 | 31 | 4 | 0 | 8 | 717.2 | 631 | 37 | 373 | 736 | 1.41 |
- 粗體黑字為該年度聯盟最高
相關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