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臺北市立松山高級中學: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台灣棒球維基館
第4行: | 第4行: | ||
==學校簡介== | ==學校簡介== | ||
− | + | 松山高中於1958年成立,原為臺北市立松山初級中學,1989年改制為高中、停招國中生,並改名為臺北市立松山高級中學。由於校址位於縱貫鐵路以南,臺北市政府將松山區重劃時,將松山高中劃入新設之信義區,成為松山高中卻在信義區的奇怪景象。松山高中的特色是在端午節前夕,在學校安排之下,高三同學都會為自己包一個意義非凡的粽子,取其諧音「包中」,期望在大學指考戰場上能有個好彩頭。另外,1999年經學生的努力,柳絮紛飛成為松高過去最具特色的畢業活動,校方曾計劃於2009年柳絮紛飛活動結束後從此停辦,2010年,由於松山高中畢籌會與松山高中地下柳委會努力爭取復辦柳絮,校方正式向畢籌會宣布同意復辦柳絮紛飛,使此一傳統得以一屆一屆傳承下去。 | |
==基本資料== | ==基本資料== |
2011年12月28日 (三) 12:11的修訂版本
• 目前所在分類: 主分類 > 棒球 > 組織 > 棒球名校
學校簡介
松山高中於1958年成立,原為臺北市立松山初級中學,1989年改制為高中、停招國中生,並改名為臺北市立松山高級中學。由於校址位於縱貫鐵路以南,臺北市政府將松山區重劃時,將松山高中劃入新設之信義區,成為松山高中卻在信義區的奇怪景象。松山高中的特色是在端午節前夕,在學校安排之下,高三同學都會為自己包一個意義非凡的粽子,取其諧音「包中」,期望在大學指考戰場上能有個好彩頭。另外,1999年經學生的努力,柳絮紛飛成為松高過去最具特色的畢業活動,校方曾計劃於2009年柳絮紛飛活動結束後從此停辦,2010年,由於松山高中畢籌會與松山高中地下柳委會努力爭取復辦柳絮,校方正式向畢籌會宣布同意復辦柳絮紛飛,使此一傳統得以一屆一屆傳承下去。
基本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