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逆轉勝:臺灣棒球特展
- 影片描述:逆轉勝特展 見證台灣棒球史--蘋果日報 20131113
- 影片來源:YouTube網站
目次[隱藏] |
[編輯] 展覽資訊
- 展覽日期:民國102年11月12日至103年5月18日
-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4樓特展室 (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展覽簡介:逆轉勝:臺灣棒球特展
[編輯] 相關報導
[編輯] 新聞稿
- 「逆轉勝:臺灣棒球特展」開幕 回顧臺灣百年棒球熱潮[1]
【新聞稿】「逆轉勝:臺灣棒球特展」開幕 回顧臺灣百年棒球熱潮 102-11-13
棒球在臺灣,是許多人的生命經驗與共同記憶。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主辦之「逆轉勝:臺灣棒球特展」今(12)正式開幕,現場嘉賓雲集,包括臺南市長賴清德、美國亞利桑那州州長布魯爾(Janice Brewer)、亞利桑那州斯科茨代爾市長吉姆連(Jim Lane)、陳亭妃立委服務處主任張文雄、許添財立委服務處發言人邱文明、臺南市議長賴美惠、議員郭國文、蔡玉枝、林宜瑾、王錦德、蔡旺詮、林美燕議員服務處助理蔡鑅澤;文化部長官、圓夢計畫贊助者臺灣高鐵公司專員、郭倍宏博士夫婦;臺灣棒球博物館遠雄巨蛋經理李柏熹、中華棒球隊選手洪太山、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校長林華韋、臺南在地職棒球團統一獅領隊蘇泰安、球員張泰山、電影《KANO》監製魏德聖及各借展單位代表都到場支持。
臺史博表示,此次特展描繪百年來棒球熱潮如何傳播到臺灣,逐漸發展。透過嘉農建立了屬於臺灣人的棒球成就,藉由軟式棒球的普及開展了棒球的社會基礎,最終在一場場的國際賽中,凝聚臺灣人的認同與自信,終而打造了棒球的「國球」地位。從日本時代的嘉農到1968年紅葉少棒,臺灣棒球都是在資源匱乏與不被看好的逆境中擊敗對手創造佳績。這種永不放棄、逆轉勝的熱情與拼戰毅力,正是臺灣棒球精神的最佳寫照。
館長呂理政表示,棒球是臺灣最為普及的大眾文化之一,對於臺灣棒球的研究與展示,正足以說明臺史博對於大眾歷史的關注。本展展出許多珍貴文物與豐富的歷史照片,從早期球具、中華隊出現、到三冠王世代傲人的錦旗與獎座,以及臺灣之光-旅外球員的傑出表現,也透過一幕幕經典球賽影片,回顧臺灣在國際賽的精彩畫面和中職25年來的點點滴滴,並帶大家一同思考臺灣棒球的未來。
「逆轉勝:臺灣棒球特展」展覽自即日起至103年5月18日止,目前也正進行「棒球與我」照片徵集上傳臉書宣傳活動,將送出簽名球、展覽周邊商品等多項好禮,詳細參加辦法及活動地點請至臺史博臉書查詢。
圖說1:臺灣棒球歷史上的代表人物齊聚一堂,包括1931年進軍甲子園,最具代表性的嘉農投手,麒麟子-吳明捷(電影《KANO》的監製魏德聖導演代表),戰後初期最具代表性的打者,被稱為臺灣貝比魯斯—洪太山;1984年洛杉磯奧運棒球表演賽的銅牌得主--林華韋校長。目前已創下中華職棒全壘打、打點、安打等項目的紀錄保持人,讓後起之秀只能苦苦追趕的森林王子—張泰山。
圖說2: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主辦之「逆轉勝:臺灣棒球特展」今(12)正式開幕,現場嘉賓雲集並為活動留下簽名球,由右到左分別為統一獅球員張泰山、臺灣棒球博物館遠雄巨蛋經理李柏熹、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校長林華韋、臺史博館長呂理政、臺南市長賴清德、美國亞利桑那州州長布魯爾(Janice Brewer)、中華棒球隊選手洪太山、臺南在地職棒球團統一獅領隊蘇泰安、斯科茨代爾市長吉姆連、電影《KANO》監製魏德聖等。
[編輯] 其他新聞
- 2013-11-12 見證台灣棒球史 台史博逆轉勝特展【中時電子報】
- 2013-11-13 回味逆轉時刻! 台灣棒球特展台南登場【ETtoday】
- 2013-11-13 台灣棒球特展 3代球員聚一堂【中時電子報】
- 逆轉勝臺灣棒球展 回顧展望棒球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