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2022年第十屆花蓮台彩威力盃全國少棒賽: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台灣棒球維基館
小 (→預賽) |
Catcher320(對話 | 貢獻) |
||
第1行: | 第1行: | ||
+ | {{花蓮台彩威力盃全國少棒賽導覽條}} | ||
+ | {{FTOC|mode = free | ||
+ | |概要/賽事簡介 | ||
+ | |隊伍/參賽隊伍 | ||
+ | |名單/參賽名單 | ||
+ | |賽程/賽程表 | ||
+ | |獎項/各類獎項 | ||
+ | |新聞/相關新聞 | ||
+ | }} | ||
+ | |||
==賽事簡介== | ==賽事簡介== | ||
====賽事資訊==== | ====賽事資訊==== | ||
第20行: | 第30行: | ||
:*承辦單位:花蓮縣體育會棒球委員會 | :*承辦單位:花蓮縣體育會棒球委員會 | ||
:*協辦單位:花蓮縣立體育場、中華民國學生棒球運動聯盟花蓮工作小組 | :*協辦單位:花蓮縣立體育場、中華民國學生棒球運動聯盟花蓮工作小組 | ||
+ | :*轉播單位:[[智林體育台]](轉播 <tt>12/05~12/06</tt> 國福C球場場次) | ||
====一般範疇==== | ====一般範疇==== | ||
第36行: | 第47行: | ||
:*球隊人數規定: | :*球隊人數規定: | ||
::(一)職員:<tt>4</tt> 名(必含領隊、總教練,教練、教練兼管理或運動傷害防護員,由各縣市代表隊自行依限定名額調整人員;若超出 <tt>4</tt> 人,大會將從排序最後一位開始向前刪除) | ::(一)職員:<tt>4</tt> 名(必含領隊、總教練,教練、教練兼管理或運動傷害防護員,由各縣市代表隊自行依限定名額調整人員;若超出 <tt>4</tt> 人,大會將從排序最後一位開始向前刪除) | ||
− | ::(二)球員:含隊長 <tt>16</tt> 名,最少不得低於 <tt>12</tt> | + | ::(二)球員:含隊長 <tt>16</tt> 名,最少不得低於 <tt>12</tt> 名。(為避免各隊不斷修正名單,本次賽會各縣市代表隊可報名球員人數為 <tt>20</tt> 人,教練暨抽籤會議確認名單後,將不可再更改,<BR> 實際出賽球員以技術會議提出之 <tt>16</tt> 人為正式出賽球員,大會亦僅提供 <tt>16</tt> 名球員之各項紀念品及住宿)。 |
====賽事規則==== | ====賽事規則==== | ||
:*比賽規則:採用中華民國棒球規則及世界棒壘球總會<tt>(WBSC)U12</tt>少棒規則。 | :*比賽規則:採用中華民國棒球規則及世界棒壘球總會<tt>(WBSC)U12</tt>少棒規則。 | ||
:*比賽用球:採用大會指定硬式棒球。 | :*比賽用球:採用大會指定硬式棒球。 | ||
− | :* | + | :*指定打擊:本賽事可使用 <tt>DH</tt> 制。 |
− | :*球棒: | + | :*球棒:<tt>BPF1.15</tt>(含)以上之球棒一律禁用,如無法接受本條款之隊伍,請勿報名比賽,教練會議中不再討論比賽球棒之使用規格。 |
− | :: | + | ::(一)球棒均須有「<tt>USA Baseball</tt>」標誌,顯示其符合「美國棒球執行標準」(<tt>USA Baseball Performance Standard</tt>)。 |
− | :: | + | ::(二)須符合:長度不得超過 <tt>33</tt> 吋,直徑不超過 <tt>2 3/4</tt> 吋的標準(且 <tt>BPF</tt> 需小於 <tt>1.15</tt>),須是一體成型、光滑、圓形、堅硬的,球棒上須有規格標示,合成棒(<tt>COMPOSITE</tt>)一律禁止。 |
+ | ::(三)日規及國內自我生產製造之球棒須有標示或自行貼上直徑、長度標示公制(長度不得超過 <tt>84CM</tt> 直徑不超過 <tt>6.7CM</tt>)或英制(長度不得超過 <tt>33</tt> 吋,直徑不超過 <tt>2 3/4</tt> 吋)單位,符合標準,方可使用。 | ||
:*裝備及護具:捕手護具須自備,並合乎標準(罩雙耳頭盔、面罩、懸垂式護喉、護胸、護襠及護腿),牛棚預備捕手亦應配戴頭盔及面罩,※護襠應穿著於球褲內,不得顯露在外;<BR> 擊球員、跑壘員及壘指導員均須戴安全帽(安全帽請採用雙耳並附安全帶之規格,教練除外)。如缺任何乙項,大會將警告 <tt>1</tt> 次,第 <tt>2</tt> 次得將總教練驅逐出場。 | :*裝備及護具:捕手護具須自備,並合乎標準(罩雙耳頭盔、面罩、懸垂式護喉、護胸、護襠及護腿),牛棚預備捕手亦應配戴頭盔及面罩,※護襠應穿著於球褲內,不得顯露在外;<BR> 擊球員、跑壘員及壘指導員均須戴安全帽(安全帽請採用雙耳並附安全帶之規格,教練除外)。如缺任何乙項,大會將警告 <tt>1</tt> 次,第 <tt>2</tt> 次得將總教練驅逐出場。 | ||
+ | :*球隊比賽時,不可穿金屬棒球釘鞋。 | ||
:*比賽方式: | :*比賽方式: | ||
− | :: | + | ::(一)六局制,預賽有和局制,複、決賽則每場均賽至勝負,並採突破僵局制。 |
::(二)預賽: | ::(二)預賽: | ||
:::: <tt>1.</tt> 方式:採雙敗(分組)淘汰制或分組循環。 | :::: <tt>1.</tt> 方式:採雙敗(分組)淘汰制或分組循環。 | ||
:::: <tt>2.</tt> 分組循環賽因故無法分出名次時,以下列方法決定名次: | :::: <tt>2.</tt> 分組循環賽因故無法分出名次時,以下列方法決定名次: | ||
:::::: <tt>(1)</tt> 戰績相同之球隊,勝者為先。 | :::::: <tt>(1)</tt> 戰績相同之球隊,勝者為先。 | ||
− | :::::: <tt>(2)</tt> | + | :::::: <tt>(2)</tt> 若多隊戰績相同時,則於分組循環賽所有對戰組合,先比較總失分,總失分低者為勝;若總失分相同,後比較分組循環賽所有對戰組合之總得分,得分高者為勝;若總失分及總得分皆相同者,則採突破僵局驟死戰進行。 |
− | :::::: <tt>( | + | :::::: <tt>(3)</tt> 突破僵局驟死戰: |
− | :::::: | + | :::::::: <tt>a.</tt> 雙方教練提交名單,攻方從無人出局一、二壘有人開始進攻。 |
− | :: | + | :::::::: <tt>b.</tt> 打者將從第 <tt>1</tt> 棒開始,而二壘跑者為第 <tt>8</tt> 棒,一壘跑者為第 <tt>9</tt> 棒;若攻守交換後仍無法分出勝負,則第 <tt>2</tt> 局延續第 <tt>1</tt> 局的打序,以後每局亦同,決定棒次以後,不得更改。 |
+ | :::::::: <tt>c.</tt> 其餘任何的代跑或代打將按照既有的規定進行。 | ||
+ | |||
+ | ::(三)複、決賽:採單敗淘汰賽制,由預賽中取各組前 <tt>2</tt> 名球隊參加。 | ||
::(四)[[突破僵局制]]: | ::(四)[[突破僵局制]]: | ||
:::: <tt>1.</tt> 在正規局數(<tt>6</tt> 局)結束後仍無法分出勝負時,進入延長賽(第 <tt>7</tt> 局)起採用。 | :::: <tt>1.</tt> 在正規局數(<tt>6</tt> 局)結束後仍無法分出勝負時,進入延長賽(第 <tt>7</tt> 局)起採用。 | ||
第71行: | 第87行: | ||
::: <tt>1.</tt> 一日比賽中投手不得投球超過 <tt>85</tt> 球,但面對同一打席時,則可投至完成結果或該半局結束,同時必須強制脫離投手職務。 | ::: <tt>1.</tt> 一日比賽中投手不得投球超過 <tt>85</tt> 球,但面對同一打席時,則可投至完成結果或該半局結束,同時必須強制脫離投手職務。 | ||
::: <tt>2.</tt> 一日比賽中投手不得投球超過 <tt>6</tt> 局。 | ::: <tt>2.</tt> 一日比賽中投手不得投球超過 <tt>6</tt> 局。 | ||
− | ::: <tt>3.</tt> | + | ::: <tt>3.</tt> 一日比賽中,投手若已投球超過 <tt>85</tt> 球或投滿 <tt>6</tt> 局,則需休息一曆日,始得再擔任投手職務。 |
− | ::: <tt>4.</tt> | + | ::: <tt>4.</tt> 一日中投球局數超過 <tt>2</tt> 局以上者,必須受隔場限制。 |
− | + | ::: <tt>5.</tt> 投手若該場次已投超過 <tt>3</tt> 局以上或滿 <tt>45</tt> 球者,則該場次不得再擔任捕手。 | |
::: <tt>6.</tt> 投手更換至其他守備位置再回任投手,每場只限一次,投球局數則繼續累計。 | ::: <tt>6.</tt> 投手更換至其他守備位置再回任投手,每場只限一次,投球局數則繼續累計。 | ||
− | ::: <tt>7.</tt> | + | ::: <tt>7.</tt> 先發球員經替換後得再上場一次。 |
::: <tt>8.</tt> 各隊教練於賽後務必至記錄組簽核己隊投手之投球局數。未進行簽核之球隊以紀錄組紀錄為依據,不得異議。 | ::: <tt>8.</tt> 各隊教練於賽後務必至記錄組簽核己隊投手之投球局數。未進行簽核之球隊以紀錄組紀錄為依據,不得異議。 | ||
::: <tt>9.</tt> 賽事若因雨保留,投球數則繼續累計。 | ::: <tt>9.</tt> 賽事若因雨保留,投球數則繼續累計。 | ||
第83行: | 第99行: | ||
:*加速比賽特別規定 | :*加速比賽特別規定 | ||
− | ::: <tt>1.</tt> 兩隊比數 | + | ::: <tt>1.</tt> 兩隊比數 <tt>4</tt> 局相差 <tt>10</tt> 分,<tt>5</tt> 局相差 <tt>7</tt> 分,即截止比賽。 |
− | ::: <tt>2 | + | ::: <tt>2.</tt> 野手集會含捕手每局限 <tt>1</tt> 次,時間以 <tt>45</tt> 秒鐘為限(逾時計教練技術暫停 <tt>1</tt> 次),第 <tt>2</tt> 次計教練技術暫停 <tt>1</tt> 次。每場限 <tt>3</tt> 次野手集會,第 <tt>4</tt> 次(含)則每次都計教練技術暫停一次,<BR> 延長賽時則每 <tt>3</tt> 局限 <tt>1</tt> 次。 |
− | + | ::: <tt>3.</tt> 教練滯留投手丘(場內)時均視為技術暫停,每位投手一局中允許 <tt>1</tt> 次教練技術暫停,時間以 <tt>45</tt> 秒為限,第 <tt>2</tt> 次則須更換投手(原投手得擔任其他守備位置)。每場第 <tt>4</tt> 次(含)暫停時,<BR> 則每次都須更換投手,延長賽時則每 <tt>3</tt> 局限 <tt>1</tt> 次教練技術暫停。攻擊時 <tt>1</tt> 局允許暫停 <tt>1</tt> 次,時間以 <tt>45</tt> 秒為限,每局第 <tt>2</tt> 次時,則視同該隊教練技術暫停 <tt>1</tt> 次,每場限 <tt>3</tt> 次攻擊暫停,<BR> 第 <tt>4</tt> 次(含)每次都計教練技術暫停 <tt>1</tt> 次,延長賽時則每 <tt>3</tt> 局限 <tt>1</tt> 次。 | |
− | + | ::: <tt>4.</tt> 攻守交換限於 <tt>90</tt> 秒內完成,攻方第三出局數完成時開始計算,若遇捕手著裝則可再延長 <tt>20</tt> 秒。 | |
− | ::: <tt> | + | ::: <tt>5.</tt> 更換投手時含投捕交談,限於 <tt>100</tt> 秒內完成,依教練暫停時開始計時。 |
− | ::: <tt> | + | ::: <tt>6.</tt> 教練技術暫停後更換投手含投捕交談,限於 <tt>120</tt> 秒內完成,依教練暫停時開始計時。 |
− | ::: <tt> | + | ::: <tt>7.</tt> 前述之時間限制均含投手練投及野手傳接,此時投手須就投手板,逾時將取消投手練投,違者經 <tt>2</tt> 次警告後,第 <tt>3</tt> 次將驅逐教練出場。 |
− | ::: <tt> | + | ::: <tt>8.</tt> 投手就投手板時擊球員須就擊球區,違者經 <tt>2</tt> 次警告後,第 <tt>3</tt> 次將驅逐教練出場。 |
− | ::: <tt> | + | ::: 【註】若因球員替換或其他因素而產生的逾時,則不受前述之時間限制。數仍須列入計算。 |
− | ::: <tt> | + | |
− | ::: | + | |
====本屆賽制==== | ====本屆賽制==== | ||
− | :*預賽:<tt>21</tt> 隊分為 <tt>7</tt> | + | :*預賽:<tt>21</tt> 隊分為 <tt>7</tt> 組,每組取兩隊晉級決賽。 |
− | : | + | :*決賽:<tt>14</tt> 隊進行單淘汰賽。(分組第一抽 <tt>A、B、D、F、H、J、L、N</tt> 籤,分組第二則抽剩餘位置餘籤。) |
− | + | ||
==參賽隊伍== | ==參賽隊伍== | ||
{| BORDER="0" CELLPADDING="0" STYLE="white-space:nowrap;border:1px solid transparent;border-collapse:separate;border-spacing:10px 2px;margin:0 0 10px 10px" | {| BORDER="0" CELLPADDING="0" STYLE="white-space:nowrap;border:1px solid transparent;border-collapse:separate;border-spacing:10px 2px;margin:0 0 10px 10px" | ||
第116行: | 第130行: | ||
| {{點}}<B>G組:</B> {{BN|19}}[[臺北市]] || {{BN|20}}[[新竹縣]] || {{BN|21}}[[臺南市]] | | {{點}}<B>G組:</B> {{BN|19}}[[臺北市]] || {{BN|20}}[[新竹縣]] || {{BN|21}}[[臺南市]] | ||
|} | |} | ||
+ | |||
+ | ==參賽名單== | ||
==賽程表== | ==賽程表== | ||
第122行: | 第138行: | ||
|- STYLE="vertical-align:top" | |- STYLE="vertical-align:top" | ||
|{{賽程表/簡易 | |{{賽程表/簡易 | ||
− | |標題 = | + | |標題 = 預賽/三取二晉級 |
|合併 = 14/7 | |合併 = 14/7 | ||
|第一日 = 2022-12-03 | |第一日 = 2022-12-03 | ||
|隊名欄位 = 主隊/客隊 | |隊名欄位 = 主隊/客隊 | ||
− | |表格樣式 = line-height:1. | + | |表格樣式 = line-height:1.5;width:600px |
|ID = SCHEDULE | |ID = SCHEDULE | ||
第155行: | 第171行: | ||
|賽程表 = SCHEDULE | |賽程表 = SCHEDULE | ||
|標題 = A組戰績排行 | |標題 = A組戰績排行 | ||
− | + | |欄位 = #/球隊/勝場/敗場/和局/晉級/勝負記錄 | |
− | |欄位 = #/球隊/勝場/敗場/ | + | |
|左黑線 = 勝場/晉級 | |左黑線 = 勝場/晉級 | ||
|左雙線 = 勝負記錄 | |左雙線 = 勝負記錄 | ||
|外圍樣式 = margin:8px 0 10px 20px | |外圍樣式 = margin:8px 0 10px 20px | ||
− | |||
− | |||
|晉級欄位值 = 決賽/決賽 | |晉級欄位值 = 決賽/決賽 | ||
第171行: | 第184行: | ||
|賽程表 = SCHEDULE | |賽程表 = SCHEDULE | ||
|標題 = B組戰績排行 | |標題 = B組戰績排行 | ||
− | + | |欄位 = #/球隊/勝場/敗場/和局/晉級/勝負記錄 | |
− | |欄位 = #/球隊/勝場/敗場/ | + | |
|左黑線 = 勝場/晉級 | |左黑線 = 勝場/晉級 | ||
|左雙線 = 勝負記錄 | |左雙線 = 勝負記錄 | ||
|外圍樣式 = margin:8px 0 10px 20px | |外圍樣式 = margin:8px 0 10px 20px | ||
− | |||
− | |||
|晉級欄位值 = 決賽/決賽 | |晉級欄位值 = 決賽/決賽 | ||
第187行: | 第197行: | ||
|賽程表 = SCHEDULE | |賽程表 = SCHEDULE | ||
|標題 = C組戰績排行 | |標題 = C組戰績排行 | ||
− | + | |欄位 = #/球隊/勝場/敗場/和局/晉級/勝負記錄 | |
− | |欄位 = #/球隊/勝場/敗場/ | + | |
|左黑線 = 勝場/晉級 | |左黑線 = 勝場/晉級 | ||
|左雙線 = 勝負記錄 | |左雙線 = 勝負記錄 | ||
|外圍樣式 = margin:8px 0 10px 20px | |外圍樣式 = margin:8px 0 10px 20px | ||
− | |||
− | |||
|晉級欄位值 = 決賽/決賽 | |晉級欄位值 = 決賽/決賽 | ||
第203行: | 第210行: | ||
|賽程表 = SCHEDULE | |賽程表 = SCHEDULE | ||
|標題 = D組戰績排行 | |標題 = D組戰績排行 | ||
− | + | |欄位 = #/球隊/勝場/敗場/和局/晉級/勝負記錄 | |
− | |欄位 = #/球隊/勝場/敗場/ | + | |
|左黑線 = 勝場/晉級 | |左黑線 = 勝場/晉級 | ||
|左雙線 = 勝負記錄 | |左雙線 = 勝負記錄 | ||
|外圍樣式 = margin:8px 0 10px 20px | |外圍樣式 = margin:8px 0 10px 20px | ||
− | |||
− | |||
|晉級欄位值 = 決賽/決賽 | |晉級欄位值 = 決賽/決賽 | ||
第219行: | 第223行: | ||
|賽程表 = SCHEDULE | |賽程表 = SCHEDULE | ||
|標題 = E組戰績排行 | |標題 = E組戰績排行 | ||
− | + | |欄位 = #/球隊/勝場/敗場/和局/晉級/勝負記錄 | |
− | |欄位 = #/球隊/勝場/敗場/ | + | |
|左黑線 = 勝場/晉級 | |左黑線 = 勝場/晉級 | ||
|左雙線 = 勝負記錄 | |左雙線 = 勝負記錄 | ||
|外圍樣式 = margin:8px 0 10px 20px | |外圍樣式 = margin:8px 0 10px 20px | ||
− | |||
− | |||
|晉級欄位值 = 決賽/決賽 | |晉級欄位值 = 決賽/決賽 | ||
第235行: | 第236行: | ||
|賽程表 = SCHEDULE | |賽程表 = SCHEDULE | ||
|標題 = F組戰績排行 | |標題 = F組戰績排行 | ||
− | + | |欄位 = #/球隊/勝場/敗場/和局/晉級/勝負記錄 | |
− | |欄位 = #/球隊/勝場/敗場/ | + | |
|左黑線 = 勝場/晉級 | |左黑線 = 勝場/晉級 | ||
|左雙線 = 勝負記錄 | |左雙線 = 勝負記錄 | ||
|外圍樣式 = margin:8px 0 10px 20px | |外圍樣式 = margin:8px 0 10px 20px | ||
− | |||
− | |||
|晉級欄位值 = 決賽/決賽 | |晉級欄位值 = 決賽/決賽 | ||
|花蓮藍 | |花蓮藍 | ||
− | |||
|苗栗縣 | |苗栗縣 | ||
+ | |基隆市 | ||
}}<BR> | }}<BR> | ||
{{賽程表/自動排行 | {{賽程表/自動排行 | ||
− | |||
− | |||
− | |||
− | |||
|賽程表 = SCHEDULE | |賽程表 = SCHEDULE | ||
+ | |標題 = G組戰績排行 | ||
+ | |欄位 = #/球隊/勝場/敗場/和局/晉級/勝負記錄 | ||
+ | |左黑線 = 勝場/晉級 | ||
+ | |左雙線 = 勝負記錄 | ||
+ | |外圍樣式 = margin:8px 0 10px 20px | ||
+ | |晉級欄位值 = 決賽/決賽 | ||
|臺北市 | |臺北市 | ||
|新竹縣 | |新竹縣 | ||
|臺南市 | |臺南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82行: | 第278行: | ||
|G34-SCORES = / |G35-SCORES = / | |G34-SCORES = / |G35-SCORES = / | ||
− | |G28-TEAM1 = | | + | |G28-TEAM1 = |G28-FROMS = A/ |
|G22-TEAMS = / |G22-FROMS = B/C | |G22-TEAMS = / |G22-FROMS = B/C | ||
|G23-TEAMS = / |G23-FROMS = D/E | |G23-TEAMS = / |G23-FROMS = D/E | ||
第303行: | 第299行: | ||
|G27-INFO = Game 27 / 國福棒球場D / 12/04 15:00 | |G27-INFO = Game 27 / 國福棒球場D / 12/04 15:00 | ||
|G28-INFO = Game 28 / 國福棒球場B / 12/05 08:30 | |G28-INFO = Game 28 / 國福棒球場B / 12/05 08:30 | ||
− | |G29-INFO = Game 29 / 國福棒球場C / 12/05 08:30 | + | |G29-INFO = Game 29 / 國福棒球場C / 12/05 08:30 |G29-TTL = Game29<BR>LIVE |
|G30-INFO = Game 30 / 國福棒球場B / 12/05 10:30 | |G30-INFO = Game 30 / 國福棒球場B / 12/05 10:30 | ||
− | |G31-INFO = Game 31 / 國福棒球場C / 12/05 10:30 | + | |G31-INFO = Game 31 / 國福棒球場C / 12/05 10:30 |G31-TTL = Game31<BR>LIVE |
− | |G32-INFO = Game 32 / 國福棒球場C / 12/05 12:30 | + | |G32-INFO = Game 32 / 國福棒球場C / 12/05 12:30 |G32-TTL = Game32<BR>LIVE |
− | |G33-INFO = Game 33 / 國福棒球場C / 12/05 14:30 | + | |G33-INFO = Game 33 / 國福棒球場C / 12/05 14:30 |G33-TTL = Game33<BR>LIVE |
− | |G34-INFO = Game 34 / 國福棒球場C / 12/06 09:00 | + | |G34-INFO = Game 34 / 國福棒球場C / 12/06 09:00 |G34-TTL = Game34<BR>LIVE |
− | |G35-INFO = Game 35 / 國福棒球場C / 12/06 11:00 | + | |G35-INFO = Game 35 / 國福棒球場C / 12/06 11:00 |G35-TTL = Game35<BR>LIVE |
}} | }} | ||
}} | }} | ||
第315行: | 第311行: | ||
==各類獎項== | ==各類獎項== | ||
:*參加獎: | :*參加獎: | ||
− | ::: <tt>1.</tt> | + | ::: <tt>1.</tt> 主辦單位贈送各隊每人一枚 <tt>10</tt> 周年紀念參賽獎牌、紀念衫、紀念帽及紀念毛巾與參賽隊伍。 |
− | ::: <tt>2.</tt>為鼓勵離島縣市球隊參加賽會,由大會補助活動所需費用新臺幣 <tt>10</tt> 萬元。 | + | ::: <tt>2.</tt> 為鼓勵離島縣市球隊參加賽會,由大會補助活動所需費用新臺幣 <tt>10</tt> 萬元。 |
:*團體獎:前四名各頒獎盃乙座、獎牌。 | :*團體獎:前四名各頒獎盃乙座、獎牌。 | ||
− | :*個人獎:各頒發獎座乙座,前 <tt>4</tt> | + | :*個人獎:各頒發獎座乙座,前 <tt>4</tt> 名球隊始列入計算(全壘打及盜壘王獎除外)。 |
:{| BORDER="1" CELLPADDING="4" CELLSPACING="0" STYLE="margin-bottom:20px;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0;border-color:black" | :{| BORDER="1" CELLPADDING="4" CELLSPACING="0" STYLE="margin-bottom:20px;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0;border-color:black" | ||
|- STYLE="background:#EEE" | |- STYLE="background:#EEE" | ||
第330行: | 第326行: | ||
{{BN|3}}[[]]<BR> | {{BN|3}}[[]]<BR> | ||
{{BN|4}}[[]] | {{BN|4}}[[]] | ||
− | |STYLE="padding:4px 24px"| <tt> | + | |STYLE="padding:4px 24px"| <tt>100</tt> 萬元獎金<BR><tt>50</tt> 萬元獎金<BR><tt>20</tt> 萬元獎金<BR><tt>10</tt> 萬元獎金 |
|- STYLE="border-bottom:1px dashed black" | |- STYLE="border-bottom:1px dashed black" | ||
− | |ROWSPAN=" | + | |ROWSPAN="8" STYLE="padding:4px 24px;font-size:11pt;font-weight:bold;border:1px solid black"|個人獎 |
|STYLE="padding:4px 24px"|打擊獎 | |STYLE="padding:4px 24px"|打擊獎 | ||
|STYLE="padding:4px 24px"| | |STYLE="padding:4px 24px"| | ||
第338行: | 第334行: | ||
{{BN|2}}[[]]([[]])<BR> | {{BN|2}}[[]]([[]])<BR> | ||
{{BN|3}}[[]]([[]]) | {{BN|3}}[[]]([[]]) | ||
− | |STYLE="padding:4px 24px"| 打擊率<tt></tt><BR>打擊率<tt></tt><BR>打擊率<tt></tt> | + | |STYLE="padding:4px 24px"| 打擊率 <tt>0.</tt><BR>打擊率 <tt>0.</tt><BR>打擊率 <tt>0.</tt> |
+ | |||
|- STYLE="border-bottom:1px dashed black" | |- STYLE="border-bottom:1px dashed black" | ||
|STYLE="padding:4px 24px"|打點獎 | |STYLE="padding:4px 24px"|打點獎 | ||
|STYLE="padding:4px 24px"|[[]]([[]]) | |STYLE="padding:4px 24px"|[[]]([[]]) | ||
− | |STYLE="padding:4px 24px"|<tt></tt>分 | + | |STYLE="padding:4px 24px"|<tt></tt> 分 |
− | |- | + | |
+ | |- STYLE="border-bottom:1px dashed black" | ||
+ | |STYLE="padding:4px 24px"|盜壘王獎 | ||
+ | |STYLE="padding:4px 24px"|[[]]([[]]) | ||
+ | |STYLE="padding:4px 24px"|<tt></tt> 盜 | ||
+ | |||
|- STYLE="border-bottom:1px dashed black" | |- STYLE="border-bottom:1px dashed black" | ||
|STYLE="padding:4px 24px"|投手獎 | |STYLE="padding:4px 24px"|投手獎 | ||
|STYLE="padding:4px 24px"|[[]]([[]]) | |STYLE="padding:4px 24px"|[[]]([[]]) | ||
− | |STYLE="padding:4px 24px"|防禦率<tt></tt>,<tt></tt>局 | + | |STYLE="padding:4px 24px"|防禦率 <tt></tt>,<tt></tt> 局 |
− | + | ||
|- STYLE="border-bottom:1px dashed black" | |- STYLE="border-bottom:1px dashed black" | ||
|STYLE="padding:4px 24px"|全壘打獎 | |STYLE="padding:4px 24px"|全壘打獎 | ||
|STYLE="padding:4px 24px"|[[]]([[]]) | |STYLE="padding:4px 24px"|[[]]([[]]) | ||
− | |STYLE="padding:4px 24px"|<tt></tt> | + | |STYLE="padding:4px 24px"|<tt></tt> 支 |
− | + | ||
|- STYLE="border-bottom:1px dashed black" | |- STYLE="border-bottom:1px dashed black" | ||
− | |STYLE="padding:4px 24px"| | + | |STYLE="padding:4px 24px"|最佳貢獻獎(MCP) |
|STYLE="padding:4px 24px"|[[]]([[]]) | |STYLE="padding:4px 24px"|[[]]([[]]) | ||
|STYLE="padding:4px 24px"| | |STYLE="padding:4px 24px"| | ||
− | |- | + | |
+ | |- STYLE="border-bottom:1px dashed black" | ||
+ | |STYLE="padding:4px 24px"|最有價值球員(MVP) | ||
+ | |STYLE="padding:4px 24px"|[[]]([[]]) | ||
+ | |STYLE="padding:4px 24px"| | ||
+ | |||
+ | |- | ||
|STYLE="padding:4px 24px"|教練獎 | |STYLE="padding:4px 24px"|教練獎 | ||
|STYLE="padding:4px 24px"|[[]]([[]]) | |STYLE="padding:4px 24px"|[[]]([[]]) | ||
第368行: | 第376行: | ||
==相關新聞== | ==相關新聞== | ||
+ | <DIV CLASS="DGPK-news"> | ||
+ | </DIV> | ||
+ | |||
==外部連結== | ==外部連結== | ||
− | :*[ | + | :*[https://spc.hlc.edu.tw/index.php 花蓮縣體育會]【官網】 |
:*[https://www.facebook.com/%E8%8A%B1%E8%93%AE%E7%B8%A3%E9%AB%94%E8%82%B2%E6%9C%83-106624030770635/ 花蓮縣體育會]【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E8%8A%B1%E8%93%AE%E7%B8%A3%E9%AB%94%E8%82%B2%E6%9C%83-106624030770635/ 花蓮縣體育會]【Facebook】 | ||
− | :*[https:// | + | :*[https://www.facebook.com/HBLLT 花蓮台彩威力盃全國少棒賽]【Facebook】 |
− | :*[ | + | ::*[https://teecid.tp.edu.tw/AnnFile/189/2022年第十屆花蓮台彩威力盃全國少棒賽【賽事規定】.pdf 競賽規程] |
+ | ::*[https://www.facebook.com/HBLLT/posts/pfbid0mNV3Pu2Lw6UMVkGikhzY4krHB4cAfpkC3WvqWe72NKdM9NtUot9ztyoYPmCTSytal 賽程表] | ||
+ | |||
+ | {{頁面品質1|完整度-中}} | ||
+ | [[Category:所有賽事]][[Category:國內賽事]][[Category:花蓮台彩威力盃全國少棒賽]][[Category:2022年]] |
2022年11月28日 (一) 21:38的修訂版本
• 目前所在分類: 主分類 > 棒球 > 賽事 > 國內賽事 > 花蓮台彩威力盃全國少棒賽
花蓮台彩威力盃全國少棒賽 | ||||||||||||||||||||||||||||||||||
| ||||||||||||||||||||||||||||||||||
第1屆 | 第2屆 | 第3屆 | 第4屆 | 第5屆 | 第6屆 | 第7屆 | 第8屆 | 第9屆 | 第10屆 | 第11屆 | 第12屆 | ||||||||||||||||||||||||||||||||||
|
目次 |
賽事簡介
賽事資訊
{"pagename":"2022%E5%B9%B4%E7%AC%AC%E5%8D%81%E5%B1%86%E8%8A%B1%E8%93%AE%E5%8F%B0%E5%BD%A9%E5%A8%81%E5%8A%9B%E7%9B%83%E5%85%A8%E5%9C%8B%E5%B0%91%E6%A3%92%E8%B3%BD","localurl":"%2Fwiki%2Findex.php%3Ftitle%3D","ymp":0,"human":1,"row6":0,"countdown":0,"arg1":"2022%2F12","id":"DGPK-FC","title":"","from":"2022%2F12%2F03","to":"2022%2F12%2F06","more":"","shift":"","st":{"placeholder":null,"div":"margin-left%3A40px%3Bfloat%3Aright%3B"},"links":{"placeholder":null},"p-links":{"placeholder":null},"n-links":{"placeholder":null}}
- 賽事名稱:2022年第十屆花蓮台彩威力盃全國少棒賽
- 競賽宗旨:
- 一、為配合教育部體育署推動強棒計畫。
- 二、發展全民棒球運動,提高棒球技術水準。
- 三、加強推展棒球運動,積極培養棒球優秀人才。
相關單位
- 指導單位:教育部體育署、花蓮縣政府、中華民國棒球協會、中華民國學生棒球運動聯盟、花蓮縣議會
- 主辦單位: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台灣彩券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花蓮縣體育會
- 承辦單位:花蓮縣體育會棒球委員會
- 協辦單位:花蓮縣立體育場、中華民國學生棒球運動聯盟花蓮工作小組
- 轉播單位:智林體育台(轉播 12/05~12/06 國福C球場場次)
一般範疇
- 球隊球員資格:
- (一)球隊:球隊應以縣市之名稱報名參賽(每一縣市限報名一隊)。
- 1. 球隊應以縣市代表隊之名稱報名參賽(每縣市限一隊參加,地主花蓮縣得派兩隊)。(各縣市未報名者,由主辦單位視實際狀況調整之)
- 2. 各縣市得組明星隊(聯隊)報名參賽。
- (二)教練:各隊教練均須取得 C 級教練以上資格(教練證之認定須符合中華民國體育總會教練制度實施辦法),其中總教練則至少須為 B 級教練以上之資格(含)
(教練證之認定須符合中華民國體育總會教練制度實施辦法)始能報名參賽(於報名時須附上教練證正反面影本,比賽開打時須至少 1 名教練到場,違者將褫奪該場比賽)。 - (三)球員:
- 1. 凡中華民國 99 年 9 月 1 日以後出生者,以國民身分證為憑。
- 2. 學籍:具有代表該縣市就讀學校學籍一年以上之國民小學在學學生,學籍資格為 111 年 8 月 31 日以前即在籍者,始得報名參賽(報名時須繳交報名選手之學籍證明,
且須註明學生開始於該校就讀之日期,並由學校蓋上關防及教務(導)處業務承辦人之職章以示負責)。 - 3. 身分證明文件一律以國民身分證為唯一身分證明文件,不得要求以其他身分證明文件替代。
- (四)比賽開打之前發生球員資格不符,則該球員須從該隊之球員名單中自動移除,再提報大會技術暨紀律委員會議處。
- (五)假如在比賽中、賽後或完整賽程已結束後發現違犯「球員資格」之情況,除沒收本賽事所有比賽成績及資格,並需繳回已領取之獎金及相關補助費用,再提報大會技術暨紀律委員會議處,
並將結果呈送中華民國棒球協會及該隊所屬教育主管機關議處。
- 球隊人數規定:
- (一)職員:4 名(必含領隊、總教練,教練、教練兼管理或運動傷害防護員,由各縣市代表隊自行依限定名額調整人員;若超出 4 人,大會將從排序最後一位開始向前刪除)
- (二)球員:含隊長 16 名,最少不得低於 12 名。(為避免各隊不斷修正名單,本次賽會各縣市代表隊可報名球員人數為 20 人,教練暨抽籤會議確認名單後,將不可再更改,
實際出賽球員以技術會議提出之 16 人為正式出賽球員,大會亦僅提供 16 名球員之各項紀念品及住宿)。
賽事規則
- 比賽規則:採用中華民國棒球規則及世界棒壘球總會(WBSC)U12少棒規則。
- 比賽用球:採用大會指定硬式棒球。
- 指定打擊:本賽事可使用 DH 制。
- 球棒:BPF1.15(含)以上之球棒一律禁用,如無法接受本條款之隊伍,請勿報名比賽,教練會議中不再討論比賽球棒之使用規格。
- (一)球棒均須有「USA Baseball」標誌,顯示其符合「美國棒球執行標準」(USA Baseball Performance Standard)。
- (二)須符合:長度不得超過 33 吋,直徑不超過 2 3/4 吋的標準(且 BPF 需小於 1.15),須是一體成型、光滑、圓形、堅硬的,球棒上須有規格標示,合成棒(COMPOSITE)一律禁止。
- (三)日規及國內自我生產製造之球棒須有標示或自行貼上直徑、長度標示公制(長度不得超過 84CM 直徑不超過 6.7CM)或英制(長度不得超過 33 吋,直徑不超過 2 3/4 吋)單位,符合標準,方可使用。
- 裝備及護具:捕手護具須自備,並合乎標準(罩雙耳頭盔、面罩、懸垂式護喉、護胸、護襠及護腿),牛棚預備捕手亦應配戴頭盔及面罩,※護襠應穿著於球褲內,不得顯露在外;
擊球員、跑壘員及壘指導員均須戴安全帽(安全帽請採用雙耳並附安全帶之規格,教練除外)。如缺任何乙項,大會將警告 1 次,第 2 次得將總教練驅逐出場。 - 球隊比賽時,不可穿金屬棒球釘鞋。
- 比賽方式:
- (一)六局制,預賽有和局制,複、決賽則每場均賽至勝負,並採突破僵局制。
- (二)預賽:
- 1. 方式:採雙敗(分組)淘汰制或分組循環。
- 2. 分組循環賽因故無法分出名次時,以下列方法決定名次:
- (1) 戰績相同之球隊,勝者為先。
- (2) 若多隊戰績相同時,則於分組循環賽所有對戰組合,先比較總失分,總失分低者為勝;若總失分相同,後比較分組循環賽所有對戰組合之總得分,得分高者為勝;若總失分及總得分皆相同者,則採突破僵局驟死戰進行。
- (3) 突破僵局驟死戰:
- a. 雙方教練提交名單,攻方從無人出局一、二壘有人開始進攻。
- b. 打者將從第 1 棒開始,而二壘跑者為第 8 棒,一壘跑者為第 9 棒;若攻守交換後仍無法分出勝負,則第 2 局延續第 1 局的打序,以後每局亦同,決定棒次以後,不得更改。
- c. 其餘任何的代跑或代打將按照既有的規定進行。
- (三)複、決賽:採單敗淘汰賽制,由預賽中取各組前 2 名球隊參加。
- (四)突破僵局制:
- 1. 在正規局數(6 局)結束後仍無法分出勝負時,進入延長賽(第 7 局)起採用。
- 2. 攻方從無人出局一、二壘有人開始進攻。
- 3. 第 7 局起將繼續沿用第 6 局的打序,如第 6 局結束時的最後一名打者為第 4 棒第 7 局的打者將從第 5 棒開始,而二壘跑者為第 3 棒,一壘跑者為第 4 棒。
第 8 局延續第 7 局的打序,以後每局亦同,決定棒次以後,不得更改。 - 4. 其餘任何的代跑或代打將按照既有的規定進行。
- (五).突破僵局制成績計算方式:
- 1. 壘上 2 位跑者不算(個人)得失分,不算(球隊)失分率。
- 2. 其他個人紀錄,計算至比賽結束。
- 3. 球隊比賽分數只記錄至第 6 局結束止,但計算勝負。
- (六)如遇連續下雨延誤賽程時,大會有權決定更改比賽方式。
- 投手必須遵守下列規定:【1 曆日係指凌晨零時 1 分至午夜零時】
- 1. 一日比賽中投手不得投球超過 85 球,但面對同一打席時,則可投至完成結果或該半局結束,同時必須強制脫離投手職務。
- 2. 一日比賽中投手不得投球超過 6 局。
- 3. 一日比賽中,投手若已投球超過 85 球或投滿 6 局,則需休息一曆日,始得再擔任投手職務。
- 4. 一日中投球局數超過 2 局以上者,必須受隔場限制。
- 5. 投手若該場次已投超過 3 局以上或滿 45 球者,則該場次不得再擔任捕手。
- 6. 投手更換至其他守備位置再回任投手,每場只限一次,投球局數則繼續累計。
- 7. 先發球員經替換後得再上場一次。
- 8. 各隊教練於賽後務必至記錄組簽核己隊投手之投球局數。未進行簽核之球隊以紀錄組紀錄為依據,不得異議。
- 9. 賽事若因雨保留,投球數則繼續累計。
- 10. 「投手犯規」或「不法投球」,無論是否已把球投向擊球員,皆視為「投球」,計入該投手之「投球數」中。
- 11. 違反上述投球規定,可導致沒收比賽。
- 12. 同一曆日中,投手若於超過一場的比賽中投球,則可於這幾場比賽中投任何數目組合的投球數,但其總數不得超過該曆日總投球數之上限。
- 加速比賽特別規定
- 1. 兩隊比數 4 局相差 10 分,5 局相差 7 分,即截止比賽。
- 2. 野手集會含捕手每局限 1 次,時間以 45 秒鐘為限(逾時計教練技術暫停 1 次),第 2 次計教練技術暫停 1 次。每場限 3 次野手集會,第 4 次(含)則每次都計教練技術暫停一次,
延長賽時則每 3 局限 1 次。 - 3. 教練滯留投手丘(場內)時均視為技術暫停,每位投手一局中允許 1 次教練技術暫停,時間以 45 秒為限,第 2 次則須更換投手(原投手得擔任其他守備位置)。每場第 4 次(含)暫停時,
則每次都須更換投手,延長賽時則每 3 局限 1 次教練技術暫停。攻擊時 1 局允許暫停 1 次,時間以 45 秒為限,每局第 2 次時,則視同該隊教練技術暫停 1 次,每場限 3 次攻擊暫停,
第 4 次(含)每次都計教練技術暫停 1 次,延長賽時則每 3 局限 1 次。 - 4. 攻守交換限於 90 秒內完成,攻方第三出局數完成時開始計算,若遇捕手著裝則可再延長 20 秒。
- 5. 更換投手時含投捕交談,限於 100 秒內完成,依教練暫停時開始計時。
- 6. 教練技術暫停後更換投手含投捕交談,限於 120 秒內完成,依教練暫停時開始計時。
- 7. 前述之時間限制均含投手練投及野手傳接,此時投手須就投手板,逾時將取消投手練投,違者經 2 次警告後,第 3 次將驅逐教練出場。
- 8. 投手就投手板時擊球員須就擊球區,違者經 2 次警告後,第 3 次將驅逐教練出場。
- 【註】若因球員替換或其他因素而產生的逾時,則不受前述之時間限制。數仍須列入計算。
本屆賽制
- 預賽:21 隊分為 7 組,每組取兩隊晉級決賽。
- 決賽:14 隊進行單淘汰賽。(分組第一抽 A、B、D、F、H、J、L、N 籤,分組第二則抽剩餘位置餘籤。)
參賽隊伍
1 臺東縣 |
2 新北市 |
3 屏東縣
|
4 花蓮紅 |
5 彰化縣 |
6 嘉義縣
|
7 新竹市 |
8 南投縣 |
9 金門縣
|
10 桃園市 |
11 雲林縣 |
12 臺中市
|
13 澎湖縣 |
14 高雄市 |
15 宜蘭縣
|
16 花蓮藍 |
17 苗栗縣 |
18 基隆市
|
19 臺北市 |
20 新竹縣 |
21 臺南市
|
參賽名單
賽程表
預賽
|
決賽
決賽/十四強單淘汰 | |||||||||||||||||||||||||||||||||||||||||||||||||||||||||||||||||||||||||||||||||||||||||||||||||||||||||||||||||||||||||||||||||||||||||||||||||||||||||||||||||||||||||||||||||||||||||||||||||||||||||||||||||||||||||||||||||||||||||||||||||||||||||||||||||||||||||||||||||||||||||||||||||||||||||||||||||||||||||||||||||||||||||||||||||||||||||||||||||||||||||||||||||||||||||||||||||||||||||||||||||||||||||||||||||||||||||||||||||||||||||||||||||||||||||||||||||||||||||||||||||||||||||||||||||||||||||||||||||||||||||||||||||||||||||||||||||||||||||||||||||||||||||||||||||||||||||||||||||||||||||||||||||||||||||||||||||||||||||||||||||||||||||||||||||||||||||||||||||||||||||||||||||||||||||||||||||||||||||||||||||||||||||||||||||||||||||||||||||||||||||||||||||
---|---|---|---|---|---|---|---|---|---|---|---|---|---|---|---|---|---|---|---|---|---|---|---|---|---|---|---|---|---|---|---|---|---|---|---|---|---|---|---|---|---|---|---|---|---|---|---|---|---|---|---|---|---|---|---|---|---|---|---|---|---|---|---|---|---|---|---|---|---|---|---|---|---|---|---|---|---|---|---|---|---|---|---|---|---|---|---|---|---|---|---|---|---|---|---|---|---|---|---|---|---|---|---|---|---|---|---|---|---|---|---|---|---|---|---|---|---|---|---|---|---|---|---|---|---|---|---|---|---|---|---|---|---|---|---|---|---|---|---|---|---|---|---|---|---|---|---|---|---|---|---|---|---|---|---|---|---|---|---|---|---|---|---|---|---|---|---|---|---|---|---|---|---|---|---|---|---|---|---|---|---|---|---|---|---|---|---|---|---|---|---|---|---|---|---|---|---|---|---|---|---|---|---|---|---|---|---|---|---|---|---|---|---|---|---|---|---|---|---|---|---|---|---|---|---|---|---|---|---|---|---|---|---|---|---|---|---|---|---|---|---|---|---|---|---|---|---|---|---|---|---|---|---|---|---|---|---|---|---|---|---|---|---|---|---|---|---|---|---|---|---|---|---|---|---|---|---|---|---|---|---|---|---|---|---|---|---|---|---|---|---|---|---|---|---|---|---|---|---|---|---|---|---|---|---|---|---|---|---|---|---|---|---|---|---|---|---|---|---|---|---|---|---|---|---|---|---|---|---|---|---|---|---|---|---|---|---|---|---|---|---|---|---|---|---|---|---|---|---|---|---|---|---|---|---|---|---|---|---|---|---|---|---|---|---|---|---|---|---|---|---|---|---|---|---|---|---|---|---|---|---|---|---|---|---|---|---|---|---|---|---|---|---|---|---|---|---|---|---|---|---|---|---|---|---|---|---|---|---|---|---|---|---|---|---|---|---|---|---|---|---|---|---|---|---|---|---|---|---|---|---|---|---|---|---|---|---|---|---|---|---|---|---|---|---|---|---|---|---|---|---|---|---|---|---|---|---|---|---|---|---|---|---|---|---|---|---|---|---|---|---|---|---|---|---|---|---|---|---|---|---|---|---|---|---|---|---|---|---|---|---|---|---|---|---|---|---|---|---|---|---|---|---|---|---|---|---|---|---|---|---|---|---|---|---|---|---|---|---|---|---|---|---|---|---|---|---|---|---|---|---|---|---|---|---|---|---|---|---|---|---|---|---|---|---|---|---|---|---|---|---|---|---|---|---|---|---|---|---|---|---|---|---|---|---|---|---|---|---|---|---|---|---|---|---|---|---|---|---|---|---|---|---|---|---|---|---|---|---|---|---|---|---|---|---|---|---|---|---|---|---|---|---|---|---|---|---|---|---|---|---|---|---|---|---|---|---|---|---|---|---|---|---|---|---|---|---|---|---|---|---|---|---|---|---|---|---|---|---|---|---|---|---|---|---|---|---|---|---|---|---|---|---|---|---|---|---|---|---|---|---|---|---|---|---|---|---|---|---|---|---|---|---|---|---|---|---|---|---|---|---|---|---|---|---|---|---|---|---|---|---|---|---|---|---|---|---|---|---|---|---|---|---|---|---|---|---|---|---|---|---|---|---|---|---|---|---|---|---|---|---|---|---|---|---|---|---|---|---|---|---|---|---|---|---|---|---|---|---|---|---|---|---|---|---|---|---|---|---|---|---|---|---|---|---|---|---|---|---|---|---|---|---|---|---|---|---|---|---|
|
各類獎項
- 參加獎:
- 1. 主辦單位贈送各隊每人一枚 10 周年紀念參賽獎牌、紀念衫、紀念帽及紀念毛巾與參賽隊伍。
- 2. 為鼓勵離島縣市球隊參加賽會,由大會補助活動所需費用新臺幣 10 萬元。
- 團體獎:前四名各頒獎盃乙座、獎牌。
- 個人獎:各頒發獎座乙座,前 4 名球隊始列入計算(全壘打及盜壘王獎除外)。
類別 獎項 獲獎者 備註 團體獎 球隊名次 1[[]]
2[[]]
3[[]]
4[[]]100 萬元獎金
50 萬元獎金
20 萬元獎金
10 萬元獎金個人獎 打擊獎 1[[]]([[]])
2[[]]([[]])
3[[]]([[]])打擊率 0.
打擊率 0.
打擊率 0.打點獎 [[]]([[]]) 分 盜壘王獎 [[]]([[]]) 盜 投手獎 [[]]([[]]) 防禦率 , 局 全壘打獎 [[]]([[]]) 支 最佳貢獻獎(MCP) [[]]([[]]) 最有價值球員(MVP) [[]]([[]]) 教練獎 [[]]([[]])
相關頁面
相關新聞
外部連結
- 花蓮縣體育會【官網】
- 花蓮縣體育會【Facebook】
- 花蓮台彩威力盃全國少棒賽【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