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粉絲專頁

使用者:台灣阿成/我的維基筆記: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分享此網頁到Facebook
分享此網頁到Plurk
分享此網頁到百度搜藏
分享此網頁到Twitter
分享此網頁到Del.icio.us
台灣棒球維基館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第3行: 第3行:
 
*[[User:台灣阿成/我的維基筆記/管理策略面|管理策略面]]
 
*[[User:台灣阿成/我的維基筆記/管理策略面|管理策略面]]
  
==維基百科新聞動態==
+
==維基新聞動態==
以下資料來自各大新聞網站,報導維基百科近況:
+
以下資料來自各大新聞網站,報導Wiki社群、維基百科近況:
 +
==洛杉磯時報關閉wiki社論==
 +
CNET新聞專區:Elinor Mills  2005/06/21         
 +
http://taiwan.cnet.com/news/ce/0,2000062982,20099844,00.htm
 +
 
 +
在開站短短三天後,洛杉磯時報周一決定關閉可讓讀者改寫社論的網站。
 +
 
 +
該報社是因為不堪上周才開張的網站被張貼大量不堪入目的訊息與圖片而出此下策。
 +
 
 +
洛杉磯時報所開設名為「Wikitorial」網站周一一大早這個網站卻一片空白,只留下短短一則啟示:
 +
 
 +
「由於一些讀者造成本網站充斥大量不宜的內容,因此很不幸地,我們必須移除這項功能,至少暫時如此。我們也對加入我們的數千位讀者致上衷心感謝與歉意。」
 +
 
 +
洛杉磯時報以共同創作的百科全書知名的維基百科(Wikipedia)為基礎架設的這個網站三天前開張,邀請不同立論的讀者上來改寫該報的社論。
 +
 
 +
「你覺得報紙社論愚眛自滿、觀點偏頗、缺乏真理嗎?」該網站寫著,「請用wiki網站,改寫成你自己的社論。」但是該網站也承認有些許風險。
 +
 
 +
「許多人質疑我們是自找難堪,好比患有風濕的老嫗進入舞池,比較可能一屁股跌到在地,而非贏得滿堂彩,我們承認有這個可能,但我們仍然決定勇往直前。」
 +
 
 +
雖然採取了某些措施預防搞怪行為,但在不堪其擾之下,洛杉磯時報星期天還是決定中止這個「新型態的意見新聞學」計畫。
 +
 
 +
在找到把破壞程度降到最低的方法之前,該網站將不會再開放,網站啟示指出。(鍾翠玲)
 +
 
 +
===Esquire報導Wiki百科 邀網友改稿===
 +
CNET新聞專區:Daniel Terdiman  2005/09/30           
 +
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101704,00.htm
 +
 
 +
老爺雜誌(Esquire)作者A.J. Jacobs決定撰寫特稿,介紹可自由修改的線上資料庫維基百科(Wikipedia)。他的作法別出心裁:把錯誤百出的草稿貼上網讓社群人士修改。
 +
 
 +
Wikipedia允許任何人為這個線上百科全書撰寫新詞條,或修改既有的詞條。因此,自從2001年推出以來,Wikipedia單是英文詞目已擴充到包含將近74.9萬條,被社群人士修改過的詞條更是不計其數。(Wikipedia另有其他109種語言的版本。)
 +
 
 +
如同開放原始碼軟體社群集體同心協力為開原碼軟體除錯,Wikipedia理論上也是借重社群人士自我監督的集體力量,維護文章內容的正確性。在大多數情況下,社群人士一瞄到某詞條內容有誤,就會迅速更正。
 +
 
 +
有鑑於此,Jacobs介紹Wikipedia的報導故意寫得錯字連篇,充滿事實謬誤,然後把初稿張貼上網,希望社群幫忙改錯,並合力創造一篇可刊登於12月號老爺雜誌的報導。
 +
 
 +
Jacobs在這項實驗的導言頁上寫道:「我的構想是,寫一篇粗糙的草稿,然後Jimmy Wales (Wikipedia創辦人)會把文章貼上網站,歡迎Wikipedia社群改寫、編輯。」他說,老爺雜誌會把這篇報導「修改前」與「修改後」的模樣刊出,作個對照。
 +
 
 +
結果,根據刊登Jacobs報導的Wikipedia網頁,該文一發表後,24小時之內就被修改了224次,次日又改了149次。最後的版本在9月23日定稿,隨後鎖住,阻止進一步修改眾多使用者合力完成的大作。
 +
 
 +
最後的版本寫道:「民眾真的會把耶穌基督的包皮當聖蹟膜拜嗎?什麼地方把大象踩死人當作一種行刑方式?......這些答案你在大英百科都找不到。只有一處全都錄:Wikipedia。這部開放式的線上百科已成為史上規模最大、最包羅萬象也最自由不羈的工具書。」
 +
 
 +
在編修的過程中,Wikipedia社群遵照Jacobs訂的遊戲規則:「用一種引人入勝的寫作方式,一如我們為老爺雜誌撰文的風格;請勿寫得像傳統百科詞條那麼古板。這是一篇雜誌的特稿。把文章篇幅控制在接近原稿的字數--wiki不是紙,但本文可是會印在紙上。」
 +
 
 +
網友果真配合。根據該網站統計,原文文長709字,分成14段。最後的定稿果真寫得生動有趣,總計771字,含15段。
 +
 
 +
Andy Baio在他的部落格Waxy.org指出,老爺雜誌的這項實驗,是凸顯Wiki社群力求文章盡善盡美的最佳範例。
 +
 
 +
「我認為這很棒,」Baio說:「瞧瞧這活動。每一個事實錯誤,短短數分鐘內就被糾正過來。然後焦點轉向修飾文句、表達得更明白曉暢,提高整篇文章的可讀性。」
 +
 
 +
Wikipedia創始人Wales認為,這項實驗可當作雜誌與讀者互動、共同創造一篇完整報導的範例。他說:「如果時代雜誌(Time)這類刊物撰文報導選舉季,並邀請讀者參與,可能很有趣。」
 +
 
 +
但Wales指出,媒體必須審慎選擇容許哪些人參與文章的編修。他舉洛杉磯時報最近模仿Wikipedia模式,嘗試由讀者共同撰述社論的作法為例說:「那幾乎可說是糟透了。因為他們平日沒有培養社群,只是開放讓一大堆素質良莠不齊的人士參與。結果因為恣意塗鴉搗蛋的人太多,而不得不移除。」
 +
 
 +
Wikipedia使用者Kelly Martin也加入修改Jacobs原文的行列。他認為,Jacobs實驗成功的一大因素是,方向和遊戲規則訂得比較明確。
 +
 
 +
Martin說:「我認為,社群這次更清楚目標何在,所以我們結合更多的資源,共同監看文章是否改得不妥當。」(唐慧文)
 +
 
 
===網路工具讓Wiki百科面目一新===
 
===網路工具讓Wiki百科面目一新===
CNET新聞專區:Alorie Gilbert  30/11/2005           
+
CNET新聞專區:Alorie Gilbert  2005/11/30       
 
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102828,00.htm
 
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102828,00.htm
  
第27行: 第83行:
  
 
===Wikipedia的成長挫折===
 
===Wikipedia的成長挫折===
CNET新聞專區:Daniel Terdiman  06/12/2005
+
CNET新聞專區:Daniel Terdiman  2005/12/06
 
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102987,00.htm
 
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102987,00.htm
  
第46行: 第102行:
 
Wikipedia文章首次刊出時,會在特別的網頁上顯示,讓熟悉該特定領域的新網頁的監督者監看、挑錯。  
 
Wikipedia文章首次刊出時,會在特別的網頁上顯示,讓熟悉該特定領域的新網頁的監督者監看、挑錯。  
  
Wales指出,提及Seigenthaler的那篇文章不但躲過監看員的注意,而且長時間無人訂正,因為該篇文章未與Wikipedia的其他文章連結,瀏覽人數少,以致未受到密切檢視。
+
Wales指出,提及Seigenthaler的那篇文章不但躲過監看員的注意,而且長時間無人訂正,因為該篇文章未與Wikipedia???其他文章連結,瀏覽人數少,以致未受到密切檢視。
  
 
另一異常之處是,該詞條由匿名使用者上傳,但大多數新文章都由註冊會員發表,這些人比較可能為自己撰寫的文章負責任。  
 
另一異常之處是,該詞條由匿名使用者上傳,但大多數新文章都由註冊會員發表,這些人比較可能為自己撰寫的文章負責任。  
第99行: 第155行:
 
【東森新聞報 記者管淑平/編譯】2005/12/12 (星期一)
 
【東森新聞報 記者管淑平/編譯】2005/12/12 (星期一)
 
   
 
   
以集合所有網友力量共同編撰的網路百科全書「維基百科」(Wikipedia),推出後迅速成長,但是在美國知名報人席根塔勒傳記遭人捏造假內容後,維基百科面臨可信???的危機。
+
以集合所有網友力量共同編撰的網路百科全書「維基百科」(Wikipedia),推出後迅速成長,但是在美國知名報人席根塔勒傳記遭人捏造假內容後,維基百科面臨可信度的危機。
  
 
維基百科成立宗旨是作為一個免費,而且「來源開放」的多語言版本全球網路百科,網友可以以個人所知編寫百科內容,內容維護主要仰賴一群義工過濾。
 
維基百科成立宗旨是作為一個免費,而且「來源開放」的多語言版本全球網路百科,網友可以以個人所知編寫百科內容,內容維護主要仰賴一群義工過濾。
第140行: 第196行:
 
目前維基百科已收錄兩百萬篇文章,其中英文占八十五萬篇。
 
目前維基百科已收錄兩百萬篇文章,其中英文占八十五萬篇。
  
它共有逾兩百種的語文版本,超過五萬篇文章的語言共有十種:英文、德文、法文、日文、波蘭文、義大利文、瑞典文、荷蘭文、葡萄牙文和西班牙文。
+
它共有逾兩百種的語文版本,超過五萬篇文章的語言共有十種:英文、德文、法文、日文、波蘭???、義大利文、瑞典文、荷蘭文、葡萄牙文和西班牙文。
  
 
尼爾森網路調查顯示,維基百科至九月份止的美國使用者數為一千兩百七十萬人,是一年前使用人數的三倍;它也被alexa.com列為全球最受歡迎網站的第三十五名。
 
尼爾森網路調查顯示,維基百科至九月份止的美國使用者數為一千兩百七十萬人,是一年前使用人數的三倍;它也被alexa.com列為全球最受歡迎網站的第三十五名。
第180行: 第236行:
  
 
自然雜誌表示,受測者對維基百科主要的批評是,它的文章結構經常不佳、令人迷惑,對於爭議性理論也給予過多讚譽。
 
自然雜誌表示,受測者對維基百科主要的批評是,它的文章結構經常不佳、令人迷惑,對於爭議性理論也給予過多讚譽。
 +
 +
===研究:Wiki百科準確度不輸大英百科===
 +
CNET新聞專區:Daniel Terdiman  2005/12/16
 +
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103226,00.htm
 +
 +
本周出刊的Nature登出一項研究報告,宣稱維基百科(Wikipedia)的準確性與權威的大英百科全書(Britannica)旗鼓相當。
 +
 +
過去兩周來,免費、開放的Wikipedia因為若干詞條的撰文者可信度遭到質疑,以及整體的責任問題,惹來媒體的一片撻伐聲。
 +
 +
特別引人側目的是,一篇由匿名者撰寫的文章誣指前新聞記者John Seigenthaler涉及暗殺羅伯和約翰.甘乃迪,但Wikipedia卻任由這篇不實的文章隻字未改地張貼四個月之久。 同時,播客(podcasting)先驅Adam Curry匿名刪除提及他人對播客貢獻的段落,也引起部落格界議論紛紛。
 +
 +
 +
一周內發生兩起醜聞,促使Wikipedia創始者Jimmy Wales決定調整原先讓任何人都能參與編寫這部百科全書的遊戲規則。
 +
 +
Wales曾堅稱,這部線上百科及其社群是建築在時時自我監督與自清門戶的基礎上,應可確保百科全書中的文章正確無誤。但批評者則常拿深具權威與公信力的大英百科為例,來對比Wikipedia作為可靠資訊來源似乎有所不足。
 +
 +
然而,最新一期的Nature從這兩部百科全書的網站上,分別挑選談論各式各樣主題的文章,然後傳給「相關」領域的專家審閱,但不告知文章出自於哪一部百科全書。
 +
 +
結果,專家比較Wikipedia和大英百科針對同一主題解釋的文章後發現,在42件有效的專家評鑑中,兩部百科全書總共只被揪出八個嚴重錯誤,例如重要觀念的誤解。其中有四個錯誤出自於Wikipedia的文章,另外四個錯誤出自於大英百科。
 +
 +
不過,事實謬誤、省略或容易誤導人的敘述倒是不少,總計Wikipedia在這方面被發現有162個問題,大英百科出現123個問題。
 +
 +
這項研究調查發現,整體而言,大英百科的平均出錯率是每篇文章2.92個錯誤,略低於 Wikipedia的3.86個錯誤。
 +
 +
Nature的結論是:「這項由專家主導的調查顯示,Seigenthaler和Curry這類事件,應該只是例外,而不是常態。」
 +
 +
Wales認為,儘管大英百科的準確度略勝一籌,但Nature的報告驗證Wikipedia的基本架構是禁得起考驗的。
 +
 +
他說:「我十分欣慰。我認為,對我們來說,這是對最近媒體負面報導的一大制衡,因為Nature把焦點擺在整體的品質,而不是單一的文章。」他也指出,Nature的研究也戮破大英百科內容無可置疑的迷思。(唐慧文)
  
 
===維基百科計劃採取措施防止不準確信息===
 
===維基百科計劃採取措施防止不準確信息===

2005年12月20日 (二) 18:00的修訂版本

目次

維基新聞動態

以下資料來自各大新聞網站,報導Wiki社群、維基百科近況:

洛杉磯時報關閉wiki社論

CNET新聞專區:Elinor Mills  2005/06/21 http://taiwan.cnet.com/news/ce/0,2000062982,20099844,00.htm

在開站短短三天後,洛杉磯時報周一決定關閉可讓讀者改寫社論的網站。

該報社是因為不堪上周才開張的網站被張貼大量不堪入目的訊息與圖片而出此下策。

洛杉磯時報所開設名為「Wikitorial」網站周一一大早這個網站卻一片空白,只留下短短一則啟示:

「由於一些讀者造成本網站充斥大量不宜的內容,因此很不幸地,我們必須移除這項功能,至少暫時如此。我們也對加入我們的數千位讀者致上衷心感謝與歉意。」

洛杉磯時報以共同創作的百科全書知名的維基百科(Wikipedia)為基礎架設的這個網站三天前開張,邀請不同立論的讀者上來改寫該報的社論。

「你覺得報紙社論愚眛自滿、觀點偏頗、缺乏真理嗎?」該網站寫著,「請用wiki網站,改寫成你自己的社論。」但是該網站也承認有些許風險。

「許多人質疑我們是自找難堪,好比患有風濕的老嫗進入舞池,比較可能一屁股跌到在地,而非贏得滿堂彩,我們承認有這個可能,但我們仍然決定勇往直前。」

雖然採取了某些措施預防搞怪行為,但在不堪其擾之下,洛杉磯時報星期天還是決定中止這個「新型態的意見新聞學」計畫。

在找到把破壞程度降到最低的方法之前,該網站將不會再開放,網站啟示指出。(鍾翠玲)

Esquire報導Wiki百科 邀網友改稿

CNET新聞專區:Daniel Terdiman  2005/09/30 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101704,00.htm

老爺雜誌(Esquire)作者A.J. Jacobs決定撰寫特稿,介紹可自由修改的線上資料庫維基百科(Wikipedia)。他的作法別出心裁:把錯誤百出的草稿貼上網讓社群人士修改。

Wikipedia允許任何人為這個線上百科全書撰寫新詞條,或修改既有的詞條。因此,自從2001年推出以來,Wikipedia單是英文詞目已擴充到包含將近74.9萬條,被社群人士修改過的詞條更是不計其數。(Wikipedia另有其他109種語言的版本。)

如同開放原始碼軟體社群集體同心協力為開原碼軟體除錯,Wikipedia理論上也是借重社群人士自我監督的集體力量,維護文章內容的正確性。在大多數情況下,社群人士一瞄到某詞條內容有誤,就會迅速更正。

有鑑於此,Jacobs介紹Wikipedia的報導故意寫得錯字連篇,充滿事實謬誤,然後把初稿張貼上網,希望社群幫忙改錯,並合力創造一篇可刊登於12月號老爺雜誌的報導。

Jacobs在這項實驗的導言頁上寫道:「我的構想是,寫一篇粗糙的草稿,然後Jimmy Wales (Wikipedia創辦人)會把文章貼上網站,歡迎Wikipedia社群改寫、編輯。」他說,老爺雜誌會把這篇報導「修改前」與「修改後」的模樣刊出,作個對照。

結果,根據刊登Jacobs報導的Wikipedia網頁,該文一發表後,24小時之內就被修改了224次,次日又改了149次。最後的版本在9月23日定稿,隨後鎖住,阻止進一步修改眾多使用者合力完成的大作。

最後的版本寫道:「民眾真的會把耶穌基督的包皮當聖蹟膜拜嗎?什麼地方把大象踩死人當作一種行刑方式?......這些答案你在大英百科都找不到。只有一處全都錄:Wikipedia。這部開放式的線上百科已成為史上規模最大、最包羅萬象也最自由不羈的工具書。」

在編修的過程中,Wikipedia社群遵照Jacobs訂的遊戲規則:「用一種引人入勝的寫作方式,一如我們為老爺雜誌撰文的風格;請勿寫得像傳統百科詞條那麼古板。這是一篇雜誌的特稿。把文章篇幅控制在接近原稿的字數--wiki不是紙,但本文可是會印在紙上。」

網友果真配合。根據該網站統計,原文文長709字,分成14段。最後的定稿果真寫得生動有趣,總計771字,含15段。

Andy Baio在他的部落格Waxy.org指出,老爺雜誌的這項實驗,是凸顯Wiki社群力求文章盡善盡美的最佳範例。

「我認為這很棒,」Baio說:「瞧瞧這活動。每一個事實錯誤,短短數分鐘內就被糾正過來。然後焦點轉向修飾文句、表達得更明白曉暢,提高整篇文章的可讀性。」

Wikipedia創始人Wales認為,這項實驗可當作雜誌與讀者互動、共同創造一篇完整報導的範例。他說:「如果時代雜誌(Time)這類刊物撰文報導選舉季,並邀請讀者參與,可能很有趣。」

但Wales指出,媒體必須審慎選擇容許哪些人參與文章的編修。他舉洛杉磯時報最近模仿Wikipedia模式,嘗試由讀者共同撰述社論的作法為例說:「那幾乎可說是糟透了。因為他們平日沒有培養社群,只是開放讓一大堆素質良莠不齊的人士參與。結果因為恣意塗鴉搗蛋的人太多,而不得不移除。」

Wikipedia使用者Kelly Martin也加入修改Jacobs原文的行列。他認為,Jacobs實驗成功的一大因素是,方向和遊戲規則訂得比較明確。

Martin說:「我認為,社群這次更清楚目標何在,所以我們結合更多的資源,共同監看文章是否改得不妥當。」(唐慧文)

網路工具讓Wiki百科面目一新

CNET新聞專區:Alorie Gilbert  2005/11/30 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102828,00.htm

人人都能參與編纂的線上百科全書維基百科(Wikipedia)廣受歡迎,已催生各式各樣的增補工具。

其中一種稱為Gollum,是免費提供的網路應用程式,其作者Harald Hanek稱之為維基百科的「瀏覽器」。此工具提供一種去蕪存菁的維基百科使用者介面,把搜尋功能置於前端和中央,並允許使用者作一些個人化的設定。

家住德國紐倫堡的Hanek在Gollum網站上的貼文中說:「依我之見,維基百科的介面太繁複,讓人眼花撩亂。所以,何不設計一種簡易的介面來用。」

這個程式起初是Hanek為女兒設計,作為與維基百科迅速互動的方式。後來,他透過全球資訊網對外發布,成為一種開放原始碼計畫,最近他的網站更推出英語版。

但其實Gollum不算是網頁瀏覽器,因為此程式只把訪客帶到維基百科的網頁。Gollum也需要搭配標準的網頁瀏覽器,例如Internet Explorer或Firefox,才能使用。


維基百科是當紅的網站,最大的魅力是任何讀者都能修改詞條、加入自己的註解。非營利組織維基百科基金會(Wikipedia Foundation)說,共有1.3萬人積極參與編纂這部線上百科全書,每天產出數千篇的文章,以及數萬筆訂正。

維基百科基金會知道有Gollum這個計畫,但並未參與其事。

Hanek用一種稱為AJAX的程式設計語言編寫Gollum,這種語言協助程式設計師為網路應用程式打造功能先進的介面。另一個採用AJAX技術的維基百科相關程式是Placeopedia,把維吉百科上的文章與Google Maps整合。(唐慧文)

Wikipedia的成長挫折

CNET新聞專區:Daniel Terdiman  2005/12/06 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102987,00.htm

對維基百科(Wikipedia)創始人Jimmy Wales而言,上周可說很難熬。因此,他決定修改基本規則,雖保留人人都能參與編輯這部百科全書的精神,但也略加設限。

先是在11月29日,曾任羅伯.甘乃迪行政助理投書今日美國報,批評這部線上百科的一個詞條竟暗示他涉嫌參與暗殺羅伯和約翰甘乃迪。緊接著,12月1日又傳出,前MTV VJ兼播客(podcasting)先驅Adam Curry以匿名身分,從一篇談論新數位媒體的文章中,把提及他人對推廣播客貢獻的那部分刪掉。

對Wikipedia的批評者而言,上述消息再度證明,採開放編纂模式的Wikipedia對內文不負責任,在嚴肅的資訊蒐集領域不占有一席之地。

前羅伯.甘乃迪助理John Seigenthaler的投書寫道:「Wales堅稱,他的網站負責任,而他擁有成千上萬的志願編輯,可在數分鐘之內訂正錯誤。但我的經驗卻不是這一回事。Wikipedia把我描述成刺客嫌犯長達四個月之久。」

對於外界的批評指教,Wales很在乎。他深知,許多人擔心,Wikipedia的自我監看過程恐怕不可能跟上大量新文章冒出和修改更新的腳步。目前,wikipedia包容數百萬篇文章,單是英語版就將近85萬篇。10月份,英語版Wikipedia的網站每天新增1,515篇文章。

但Wales強調,Seigenthaler事件只是失常。

他說:「就此個案而言,系統有疏失。劣質的詞條維持原狀一段時日,直到(Seigenthaler) 自己動手更正為止。我只能說,基本上,我們已調查這起事件,檢討出錯之處。看來關鍵問題在於,我們正遭遇成長期的痛楚。」

Wikipedia文章首次刊出時,會在特別的網頁上顯示,讓熟悉該特定領域的新網頁的監督者監看、挑錯。

Wales指出,提及Seigenthaler的那篇文章不但躲過監看員的注意,而且長時間無人訂正,因為該篇文章未與Wikipedia???其他文章連結,瀏覽人數少,以致未受到密切檢視。

另一異常之處是,該詞條由匿名使用者上傳,但大多數新文章都由註冊會員發表,這些人比較可能為自己撰寫的文章負責任。

為了避免未來再出狀況,Wales計劃修改規定,禁止匿名使用者張貼新文章,只有註冊會員可發表新文章。他宣布,新的改變自周一(12月5日)起生效,但匿名使用者仍可修改既有的詞條。

Wales說,改變並不大,因為目前,大多數新文章都已經是由註冊的會員執筆,且大多數匿名使用者的活動都以修改現成的文章為主。

同時,Curry修改播客一文則引起新的問題:如果Wikipedia的文章提到某人或某人曾經參與的計畫,那麼此人能夠撰寫或修改該篇文章嗎?

部落格作者與播客先驅Dave Winer說:「Wikipedia通常被視為有權威性。這種觀念現在必須終止。其中的包篇文章都應被視為有預設立場的,可能由某個涉及利益衝突的人士所寫。再者,在這個網際網路上人人是作家的時代,我們必須重新檢視什麼叫作權威。」

Wales說:「這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因為一方面,就播客這類議題而言,通常參與撰寫相關詞條的人,對該領域瞭若指掌。但另一方面,當某人修改某篇敘述自己親身參與活動的文章時,他們又很難保持客觀中立。」

他指出,傳統上Wikipedia不鼓勵使用者參與撰寫這樣的詞條,若真的要做,就必須抱持著成熟與嚴謹的態度為之。

Wales說:「但這方面我們沒有訂規則,因為即使訂了也難以落實,可能也不是好主意。」 (唐慧文)

《維基》資料出錯 收緊上載條例

香港文匯報[2005-12-07]

 著名網上百科全書《維基百科》出現「資料錯誤」情況,被錯誤資料「中傷」的是美國前司法部長羅伯特肯尼迪的行政助理西根薩勒,他在《今日美國報》專欄投訴《維基》內的個人履歷資料出錯。

 《維基》中指出,西根薩勒曾被懷疑牽涉羅伯特的暗殺案,更指他與羅伯特兄長、前美國總統肯尼迪暗殺案有關。其生平資料亦誤指他曾居於前蘇聯,被網友冠以「納粹」稱號。錯誤資料被刊登了132天,網站接到投訴後已作修改。

 《維基》周一宣佈收緊上載資料條例,保障資料準確但這次出錯已影響該網站的公信力。現時若有用戶欲在網站上載新資料或文章,須先行在網站註冊,但用戶則可在未有登記的情況下,隨時更改現有的資料或文章。 ■綜合外電消息

維基百科上亂寫 男子道歉丟飯碗 名報人批評百科可信度

【東森新聞報 記者管淑平/編譯】2005/12/12 (星期一)

網路「維基百科」開放讓大家都可以撰寫詞條解釋,但是可別亂寫,美國一名男子在維基百科上胡謅一名知名記者涉入暗殺甘迺迪案,不但為此公開道歉,還丟了工作!這名38歲男子切斯今年五月在維基百科的田納西新聞前發行人、今日美國報社論版前主編,退休記者席根塔勒(John Seigenthaler Sr.)的個人介紹中寫道,席根塔勒與甘迺迪總統暗殺案有關係,還說席根塔勒在1971年到1984年曾經住在蘇聯。

席根塔勒日前查詢維基百科發現自己的傳記被加上這一段胡謅的內容後,向維基百科抗議,也表示要找出造謠的人。

田納西新聞11日引述切斯的道歉聲明,「我從新聞得知,席根塔勒先生要找出是誰寫的,是我寫的,所以我需要讓他知道,特別是這並非有人刻意針對他而來,這是一個錯得離譜的笑話。」

切斯說,他不知道這個免費的網路百科被嚴肅認真的當作參考工具,亂寫這些內容,只是要愚弄一名和席根塔勒家族熟識的同事。

切斯道歉後,也辭去在田納西一家物流公司的營運經理的工作,可算是損失不小。

這起事件引起席根塔勒在今日美國報撰文批評維基百科的可信度,他說他是甘迺迪之弟羅伯‧甘迺迪的好友,也曾為甘迺迪總統做事,「讓他們以為我涉嫌謀殺,這是最令人感到痛苦的。」

席根塔勒說,他不打算對切斯採取法律行動,也支持不要對網路定下太多規範,但是他擔心「維基百科讓不負責的破壞者對任何人寫任何他們想寫的內容,卻正招來對網路做更嚴厲的限制。」

針對席根塔勒的批評,維基百科上周立刻做出回應,縮緊編輯權,原本開放任何網友都能新增和修改百科內容的做法,改為新增內容必須先登記註冊使用者名稱,但是修改既有內容就不需要註冊。

維基百科創辦人威爾斯說,他們希望要求註冊能夠限制新增詞條,同時義工們將加強審查,以提高維基百科的品質。

不過,席根塔勒認為,即使要求註冊,仍然無法改善有心人士刻意造謠誹謗的情況。

堅持開放與匿名撰寫 維基百科面臨可信度危機

【東森新聞報 記者管淑平/編譯】2005/12/12 (星期一)

以集合所有網友力量共同編撰的網路百科全書「維基百科」(Wikipedia),推出後迅速成長,但是在美國知名報人席根塔勒傳記遭人捏造假內容後,維基百科面臨可信度的危機。

維基百科成立宗旨是作為一個免費,而且「來源開放」的多語言版本全球網路百科,網友可以以個人所知編寫百科內容,內容維護主要仰賴一群義工過濾。

正如其名’Wiki’在夏威夷語中所代表的「快速」,維基百科2001年推出後迅速成長,根據尼爾森市場調查公司的調查,到九月為止,美國有1270萬名維基百科使用者,比去年同期增加300%,Alexa.com評選為全球最多人造訪網站排名第35。

維基百科至今詞條超過200萬個,其中英語版有85萬個﹔共有200種語言版本,其中詞條超過5萬筆以上的有10種語言版本:英文,德文,法文,日文,波蘭文,義大利文,瑞典文,荷蘭文,葡萄牙文和西班牙文。

維基百科正式員工只有三人,不過威爾斯說,「有數百名」義工協助維護百科內容的正確性和中立性,威爾斯當初投入50萬美元創立,現在網站運作靠著「維基媒體基金會」募款維持。

作為一個開放來源的網路百科,維基百科創辦人威爾斯認為,這種「互通有無」的做法,有助於創造出更好的產品,使用者往往對於維持這個網站的「中立觀點」有共識,他說,「維基百科最好內容,就是從辯論和對話過程中產生...部分最佳詞條來自於與不認同的使用者的辯論過程。」

威爾斯說,維基百科要求「大英百科甚至更好的品質」,但是他也承認這一點還沒達到。

在發生個人傳記遭捏造事件後,維基百科也不得不加強控制內容,並對網友撰寫百科做出限制,威爾斯也承認,席根塔勒事件顯示網站運作過程出現了問題。

曾經擔任美國報業編輯協會會長的席根塔勒在今日美國報批評維基百科假內容事件說,「我不知道哪個心理有毛病的人捏造這個假的、匿名的『傳記』,而且顯然放在維基百科我的名字下達132天。」

威爾斯說,席根塔勒事件後,他們已經緊縮網站內容監控,也要求使用者必須先註冊才能增加內容,但是維基百科仍將維持匿名性,整體的運作政策也仍然不變。

維基百科也在網站上貼出自省式的公告,承認百科收到抱怨指稱「明顯的缺乏可信度,完整性和權威性」,不過「維基百科的編輯過程認為,讓許多人參與編輯終會帶來精確性。」

維基百科的開放性之前就曾遭到批評終將引來這類的毀謗造謠,一個名為「觀察維基百科」網站站長布蘭特就說,「根本問題在於,不論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信託人或者與維基百科有關的義工,都不認為他們對內容有責任」,此外,「任何人都可以編輯詞條,意味著無法保證你閱讀的任何詞條沒有被出於惡意的編輯過。」

市場研究公司皮尤網路暨美國生活計劃研究顧問康恩斐認為,除了近日的爭議外,維基百科已經成為「很大的成功故事」,它與Google在搜尋引擎,或者全錄在影印機領域一樣,「已經成了(網路百科)的同義詞。」

不過他也認為,維基百科必須想辦法確保其可信度,就算這代表他們需要大幅加強內容監控,「這次是第一次危機,但是有危機就有成長,如今有足夠多的人使用並做出貢獻,所以應該能夠集眾人之力的解決辦法。」

網路維基百科走紅同時面臨可信度危機

【法新社 王思捷】2005/12/12 (星期一)

(法新社華盛頓十一日電) 由全球網友共同在線上編撰而聞名的網路百科全書「維基百科」(Wikipedia),在迅速竄紅的同時,也因為一則錯誤的人物自傳,面臨內容可信度危機。

維基百科以「免費、開放的多語系百科全書」為宗旨創站,近來快速成長,卻因為一項醜聞,迫使網站必須採取更嚴格的內容監控。

成立於二00一年的維基百科,原為軟體「維基」的實驗之用。

「維基」在夏威夷語中意指「快速」,此軟體使不同使用者可以在不同地點修改同一份文件。

目前維基百科已收錄兩百萬篇文章,其中英文占八十五萬篇。

它共有逾兩百種的語文版本,超過五萬篇文章的語言共有十種:英文、德文、法文、日文、波蘭???、義大利文、瑞典文、荷蘭文、葡萄牙文和西班牙文。

尼爾森網路調查顯示,維基百科至九月份止的美國使用者數為一千兩百七十萬人,是一年前使用人數的三倍;它也被alexa.com列為全球最受歡迎網站的第三十五名。

網站創辦人吉米˙威爾斯表示,維基百科的開放特性,使產品品質更加優良。

儘管該公司只有三名員工,卻有數百名「義工」協助監看內容,維持準確性和該站的宗旨「中立性」。

維基百科以「比美、甚至超越大英百科全書」為目標,但日前卻因退休記者席根塔勒的自傳錯誤,鬧出軒然大波。

席根塔勒在六零年代曾為司法部長羅伯甘迪迺的助理,一篇維基百科的文章卻直指席根塔勒「一度被認為和約翰甘迪迺、鮑比甘迪迺的謀殺案有直接關連,但無證據」,而且數週未被發現錯誤。

席根塔勒在《今日美國》報撰文表示:「我完全不知,究竟是哪一個變態寫出這篇錯誤、惡意的自傳,而且放在維基百科上一百三十二天之久。」

維基百科已引來不少批評,甚至有專門監看維基百科的網站「Wikipedia Watch」。

該網站的布朗德表示,最大的問題在於,維基百科的上上下下,沒有人認為他們應該為內容負責。

威爾斯當初以五十萬美元創辦「維基百科」,如今則接受各界捐助,並成立非營利的「維基媒體基金會」從事網站運作。

自然雜誌:網路維基百科與大英百科並駕齊驅

【法新社 王思捷】2005/12/15 (星期四)

(法新社巴黎十四日電) 英國《自然》雜誌調查報導,完全免費的網路百科「維基百科」(Wikipedia),最近雖因一則不實內容引起爭議,在科學主題上的正確度卻和收費的大英百科全書不相上下。

週四出版的自然雜誌表示,它在研究中給予受測者四十二組分別來自大英百科和維基百科的科學類文章,主題極為廣泛,從阿基米德定律、桃麗羊,到場效應電晶體和庫茲菲德─雅各氏症。

受測者被要求檢查文章內容的正確性,但並未被告知那一篇文章來自何方。

結果發現,文章中發現八個重大錯誤,包含重要觀念說明錯誤等,維基百科和大英百科各有四個錯誤。

至於事實錯誤、遺漏或容易誤導讀者的文句等小錯誤,維基百科有一百六十二個,大英百科則為一百二十三個。

自然雜誌表示,以科學知識而論,「大英百科領先維基百科的差距可能不大」,以維基百科所採取的折衷式編輯方法,此等表現是個「驚奇」。

維基百科創始於二00一年,號稱為完全開放的網路百科全書,可由全球網友共同編寫和更新。

目前它擁有兩百萬篇以上的文章,以兩百種以上的語言呈現。

自然雜誌表示,受測者對維基百科主要的批評是,它的文章結構經常不佳、令人迷惑,對於爭議性理論也給予過多讚譽。

研究:Wiki百科準確度不輸大英百科

CNET新聞專區:Daniel Terdiman  2005/12/16 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103226,00.htm

本周出刊的Nature登出一項研究報告,宣稱維基百科(Wikipedia)的準確性與權威的大英百科全書(Britannica)旗鼓相當。

過去兩周來,免費、開放的Wikipedia因為若干詞條的撰文者可信度遭到質疑,以及整體的責任問題,惹來媒體的一片撻伐聲。

特別引人側目的是,一篇由匿名者撰寫的文章誣指前新聞記者John Seigenthaler涉及暗殺羅伯和約翰.甘乃迪,但Wikipedia卻任由這篇不實的文章隻字未改地張貼四個月之久。 同時,播客(podcasting)先驅Adam Curry匿名刪除提及他人對播客貢獻的段落,也引起部落格界議論紛紛。


一周內發生兩起醜聞,促使Wikipedia創始者Jimmy Wales決定調整原先讓任何人都能參與編寫這部百科全書的遊戲規則。

Wales曾堅稱,這部線上百科及其社群是建築在時時自我監督與自清門戶的基礎上,應可確保百科全書中的文章正確無誤。但批評者則常拿深具權威與公信力的大英百科為例,來對比Wikipedia作為可靠資訊來源似乎有所不足。

然而,最新一期的Nature從這兩部百科全書的網站上,分別挑選談論各式各樣主題的文章,然後傳給「相關」領域的專家審閱,但不告知文章出自於哪一部百科全書。

結果,專家比較Wikipedia和大英百科針對同一主題解釋的文章後發現,在42件有效的專家評鑑中,兩部百科全書總共只被揪出八個嚴重錯誤,例如重要觀念的誤解。其中有四個錯誤出自於Wikipedia的文章,另外四個錯誤出自於大英百科。

不過,事實謬誤、省略或容易誤導人的敘述倒是不少,總計Wikipedia在這方面被發現有162個問題,大英百科出現123個問題。

這項研究調查發現,整體而言,大英百科的平均出錯率是每篇文章2.92個錯誤,略低於 Wikipedia的3.86個錯誤。

Nature的結論是:「這項由專家主導的調查顯示,Seigenthaler和Curry這類事件,應該只是例外,而不是常態。」

Wales認為,儘管大英百科的準確度略勝一籌,但Nature的報告驗證Wikipedia的基本架構是禁得起考驗的。

他說:「我十分欣慰。我認為,對我們來說,這是對最近媒體負面報導的一大制衡,因為Nature把焦點擺在整體的品質,而不是單一的文章。」他也指出,Nature的研究也戮破大英百科內容無可置疑的迷思。(唐慧文)

維基百科計劃採取措施防止不準確信息

華爾街日報香港中文網、香港時間2005年12月20日13:48更新 http://chinese.wsj.com/big5/20051220/bus135728.asp

由志願者創立的網上百科全書維基百科(Wikipedia)計劃啟動一系列安全措施中的第一個﹐目的是限制人們隨意張貼不準確的信息。

維基百科的創立者吉米•威爾士(Jimmy Wales)說﹐從明年一月份某個時間開始﹐維基百科將在向高訪問量網頁提交發言前啟用延時功能。威爾士說﹐該系統的延時同廣播電台的7秒鐘延時非常相像﹐只不過時間是延遲10分鐘左右。

他說﹐對於重要的新聞等條目﹐公眾只會看到經過維基百科的志願者編輯委員會對準確度進行預審後的網頁。

11月29日﹐上世紀60年代曾擔任紐約參議員羅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行政助理的約翰•西根薩勒(John Seigenthaler)在《今日美國》(USA Today)上的一篇文章令維基百科陷入麻煩之中。西根薩勒寫道﹐他在維基百科發現了一條有關其生平的條目﹐其中錯誤地稱他可能同暗殺羅伯特•肯尼迪以及他的哥哥總統肯尼迪有關。一名惡作劇者後來承認張貼了這個不準確的信息。

威爾士說﹐新的安全特性不是對此意外事件做出的反應。他說﹐他和維基百科的其他組織者一年多以來一直在考慮減少這種惡作劇的方法﹐但這種惡作劇在該網站的85萬多篇文章中非常少見。他說﹐在大多數情況下﹐志願者專家會在網站中巡視﹐並迅速修改他們發現的錯誤。

威爾士表示﹐維基百科最終將由“穩定的”頁面組成﹐志願者需要保證內容的準確﹐然後才會被公眾看到。他說﹐可能還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才能將附加安全性能從高訪問量的頁面擴展到網站的其他頁面中。威爾士說﹐目前還不清楚會收到什麼效果。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週一報道了新安全措施的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