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粉絲專頁

殘壘: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分享此網頁到Facebook
分享此網頁到Plurk
分享此網頁到百度搜藏
分享此網頁到Twitter
分享此網頁到Del.icio.us
最近作者:Yoshi 2010年1月6日 (星期三)16:29 ;歷來作者:Uncle2140.133.13.138其他...
台灣棒球維基館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由3名用戶作出的3個中途修訂版本未被顯示)
第7行: 第7行:
 
<b>說明</b>:
 
<b>說明</b>:
  
指該半局結束後,進攻方仍留在壘上的人數。
+
殘壘數的主要統計分兩項:
  
規則說明:[[擊球員]]擊出[[一壘安打]]上壘後,後續棒次沒有建樹,造成殘壘。英文草體小寫的L就是殘壘的代號。
+
一為個人殘壘數,一為隊伍殘壘數。個人殘壘數為該擊球員在完成打席後而未能上壘時,進攻方仍留在壘上的人數。隊伍殘壘數則指該半局結束後,進攻方仍留在壘上的人數。因此全隊的個人殘壘數的總和往往比隊伍殘壘數的總和還要多。
  
 
{{頁面品質1|完整度-低}}
 
{{頁面品質1|完整度-低}}
 
[[category:統計用語]]
 
[[category:統計用語]]

2010年1月6日 (三) 16:29的最新修訂版本

• 目前所在分類: 主分類 > 棒球 > 術語 > 統計用語

術語left on bases

縮寫代碼LOB

說明

殘壘數的主要統計分兩項:

一為個人殘壘數,一為隊伍殘壘數。個人殘壘數為該擊球員在完成打席後而未能上壘時,進攻方仍留在壘上的人數。隊伍殘壘數則指該半局結束後,進攻方仍留在壘上的人數。因此全隊的個人殘壘數的總和往往比隊伍殘壘數的總和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