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四大天王: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台灣棒球維基館
(→簡介) |
|||
第1行: | 第1行: | ||
{{導覽條1|特殊名詞}} | {{導覽條1|特殊名詞}} | ||
==簡介== | ==簡介== | ||
− | [[1990年]][[中華職棒]] | + | [[1990年]][[中華職棒]]開打,在當時[[棒球]]環境尚未國際化,從球迷、[[球員]]到教練、球團均不易接觸美日[[職棒]]資訊,[[投手]]分工不完全,各項制度也都付之闕如的情況下,四支隊伍的[[王牌投手]][[黃平洋]]([[味全]])、[[陳義信]]([[兄弟]])、[[謝長亨]]([[統一]])、[[涂鴻欽]]([[三商]]),因為業餘時代的知名度,以及從今日角度看來,不可思議的頻繁出賽及過量投球數所得到的突出戰績(所幸四人生涯均未出現嚴重傷痛),猶如明星,被並稱為「[[四大天王]]」。[[1996年]][[涂鴻欽]]因「[[黑虎事件]]」離開[[職棒]],[[1997年]][[黃平洋]]、[[陳義信]]轉檯投效[[台灣大聯盟]],僅剩[[謝長亨]],[[四大天王]]正式瓦解。<br><br>1990年代後半、2000年代前半[[中華職棒]]雖然分別有:[[張泰山]]、[[吳俊良]]、[[陳慶國]]、[[黃文博]](NIKE公司曾贊助四人球衣、球具及營養金),及[[陽建福]]、[[林英傑]]、[[潘威倫]]、[[吳偲佑]]八人分別被稱為「[[四小天王]]」,但因當時[[棒球]]環境已國際化、選手分工機制已建立,八人當中有人長期為傷所困,以及操守方面等問題,除[[張泰山]]、[[潘威倫]]的成就可與前輩比擬外,其他六人的[[棒球]]路都不算順遂,[[陳慶國]]、[[吳偲佑]]更因涉賭而提早結束[[棒球]]生涯。<br><br>2004年[[雅典奧運]]前,媒體亦將入選[[雅典奧運]]的四位業餘[[投手]][[林岳平]]、[[杜章偉]]、[[林恩宇]]、[[耿伯軒]]封為業餘四小天王(與[[王建民(1980)|王建民]]、[[曹錦輝]]、[[張誌家]]等成名英雄相比),唯四人日後的[[職棒]]路都不算順遂,杜章偉在創下不少負面紀錄後因涉賭草草結束職棒路,林岳平雖偶有佳作,但因曾動心臟手術僅能勝任救援,林恩宇長期被傷所困,耿伯軒旅美僅到高階1A就被釋出。目前棒球環境已高度國際化,再加上台灣棒球大環境不佳,簽賭問題一直無法有效解決,在優秀青棒選手大多出國發展的情況下,已很難再塑造如職棒初期的「[[四大天王]]」。 |
==相關頁面== | ==相關頁面== |
2010年4月30日 (五) 21:01的修訂版本
簡介
1990年中華職棒開打,在當時棒球環境尚未國際化,從球迷、球員到教練、球團均不易接觸美日職棒資訊,投手分工不完全,各項制度也都付之闕如的情況下,四支隊伍的王牌投手黃平洋(味全)、陳義信(兄弟)、謝長亨(統一)、涂鴻欽(三商),因為業餘時代的知名度,以及從今日角度看來,不可思議的頻繁出賽及過量投球數所得到的突出戰績(所幸四人生涯均未出現嚴重傷痛),猶如明星,被並稱為「四大天王」。1996年涂鴻欽因「黑虎事件」離開職棒,1997年黃平洋、陳義信轉檯投效台灣大聯盟,僅剩謝長亨,四大天王正式瓦解。
1990年代後半、2000年代前半中華職棒雖然分別有:張泰山、吳俊良、陳慶國、黃文博(NIKE公司曾贊助四人球衣、球具及營養金),及陽建福、林英傑、潘威倫、吳偲佑八人分別被稱為「四小天王」,但因當時棒球環境已國際化、選手分工機制已建立,八人當中有人長期為傷所困,以及操守方面等問題,除張泰山、潘威倫的成就可與前輩比擬外,其他六人的棒球路都不算順遂,陳慶國、吳偲佑更因涉賭而提早結束棒球生涯。
2004年雅典奧運前,媒體亦將入選雅典奧運的四位業餘投手林岳平、杜章偉、林恩宇、耿伯軒封為業餘四小天王(與王建民、曹錦輝、張誌家等成名英雄相比),唯四人日後的職棒路都不算順遂,杜章偉在創下不少負面紀錄後因涉賭草草結束職棒路,林岳平雖偶有佳作,但因曾動心臟手術僅能勝任救援,林恩宇長期被傷所困,耿伯軒旅美僅到高階1A就被釋出。目前棒球環境已高度國際化,再加上台灣棒球大環境不佳,簽賭問題一直無法有效解決,在優秀青棒選手大多出國發展的情況下,已很難再塑造如職棒初期的「四大天王」。
相關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