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對戰優質率: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台灣棒球維基館
小 (→注意事項) |
|||
第1行: | 第1行: | ||
{{導覽條1|術語}} | {{導覽條1|術語}} | ||
− | + | ||
+ | <b>英文名稱</b>:[[TQB]](Team Quality Balance) | ||
==說明== | ==說明== |
2015年10月10日 (六) 23:45的修訂版本
英文名稱:TQB(Team Quality Balance)
說明
對戰優質率常在數隊勝負場數相同,用來判別名次的方法。
- 得分率 = 總得分 ÷ 攻擊局數
- 失分率 = 總失分 ÷ 防守局數
- 對戰優質率(TQB) = 得分率 - 失分率
應用時機
應用時機取決主辦單位在賽前所公佈的賽制,通常應用在數隊勝負場數相同時。 這又分成兩種情況:
- 三隊勝負場數相同且互咬,則比較三隊之間的 TQB,不計與其它球隊對戰的情況。
- 數隊勝負場數相同,且無對戰記錄(例如單淘汰賽制裡,相同勝負場數的球隊未必曾經交手),則比較這些球隊在整場賽事裡的 TQB。
注意事項
TQB 的排序意義必須參考主辦單位的規定,以目前 WBSC 名下的賽事而言,TQB 並不是用來決定名次,而是用來淘汰。
例如 A、B、C 三隊勝負場數一樣且對戰勝負關係為互咬情況,進而套用 TQB,若計算出來的 TQB 值為 A>B>C,這並不代表三隊的名次為 A 第一、B 第二、C 第三,而是根據 TQB 值將 C 淘汰,然後 A、B 兩隊回到前一項排序條件,也就是比較 A、B 之間的勝負關係;在許多賽事裡,有可能出現 TQB 是 A>B>C,但回頭比較 A、B 兩者勝負關係時是 B 贏了 A,故正確的排名便是 B 第一、A 第二、C 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