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粉絲專頁

澳洲棒球聯盟: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分享此網頁到Facebook
分享此網頁到Plurk
分享此網頁到百度搜藏
分享此網頁到Twitter
分享此網頁到Del.icio.us
最近作者:馬克 2025年2月1日 (星期六)22:29 ;歷來作者:Yhw91銷牽筆基其他...
台灣棒球維基館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澳洲棒球聯盟(ABL)
歷年冠軍
 
(由43名用戶作出的182個中途修訂版本未被顯示)
第1行: 第1行:
{{導覽條2|組織|國外組織}}
+
{{導覽條2|組織|國外組織}}{{前往相片集}}
[[Image:Australian Baseball League.jpg|thumb|150px|澳洲棒球聯盟LOGO]]
+
[[Image:2024 ABL1.png|thumb|150px|澳洲棒球聯盟]]
[[Image:ClaxtonShield.jpg|thumb|200px|克拉克斯頓盾牌]]
+
  [[澳洲棒球聯盟]]原名為(Australian Baseball League,ABL),是澳洲最高級別的全國棒球聯盟,成立於[[1989年]],取代原先Claxton Shield全國錦標賽,於[[1999年]]聯盟經濟盛衰,因此轉賣權利而被收購,結束為期十年運作,[[2010年]]澳洲棒球聯盟(ABL)重新建立。
+
  
  '''Claxton Shield'''此名稱是因為澳洲體育慈善家[[Norrie Claxton]]曾於[[1913年]]至[[1923年]]擔任南澳大利亞聯賽主席,為了紀念此名人而命名。
+
==聯盟簡介==
 +
  '''澳洲棒球聯盟(Australian Baseball League,ABL)'''是澳洲最高級別的全國棒球聯盟,成立於[[1989年]]
  
  Claxton Shield於[[1934年]]開始舉行,但在[[1989年]]澳洲棒球聯盟(Australian Baseball League,ABL)成立後,Claxton Shield被取代。
+
  澳洲於[[1934年]]起設立克拉斯頓盾(Claxton Shield)全國棒球錦標賽。賽事名稱是來自澳洲體育慈善家[[Norrie Claxton]],其人曾於[[1913年]]至[[1923年]]擔任南澳大利亞聯賽主席,並於任期內捐贈獎盃作為賽事冠軍獎勵,之後賽事名稱也為了紀念Claxton而加以命名。該賽事一直持續到[[1989年]]澳洲棒球聯盟成立後,才被取而代之。澳聯於[[1999年]]因財務問題,將權利轉售予前大聯盟球星[[Dave Nilsson]],更名為澳洲國際棒球聯盟(International Baseball League of Australia,IBLA)。但聯盟只續營兩年,就再度因財務不佳而解散,之後於[[2003年]]起重新以克拉斯頓盾全國聯賽的模式運作,直至[[2010年]]始再以澳洲棒球聯盟的名義重新建立。
  
  [[1999年]],前大聯盟球星[[Dave Nilsson]]收購後澳洲棒球聯盟權利,更名為澳洲國際棒球聯盟(International Baseball League of Australia,IBLA),但只運作兩年就解散,[[2003年]]01月再度回歸到Claxton Shield模式運作。
+
  重建後的澳聯,除爭取成為他國職棒球員尋求[[冬季聯盟]]出賽機會的選項外,也積極與亞洲地區的職棒聯盟進行交流。[[2011年]]澳聯首度參與[[亞洲職棒大賽]],並在[[2013年]]由[[坎培拉騎兵隊]]首度奪下[[亞洲職棒大賽]]冠軍。此外自[[2017年]]起,澳聯也主動與[[中華職棒]]多次洽詢組隊參加賽事的可能性,[[2018年]]更正式向中職官方遞交加盟申請書,希望至少能先於[[二軍]]層級出賽,達成在[[2020年]]參加[[一軍]]賽事的目標。
  
 +
==所屬球隊(澳洲棒球聯盟,ABL)==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style="width:100%; text-align:right;"
 +
|- align=middle style="line-height:1.25em; color:#000000; background-color:#00FF7F;"
 +
|隊徵||英文隊名||中文隊名||州||城市||主場
 +
|- align=middle
 +
|[[Image:2024 Adelaide Giants.png|60px]]||Adelaide Giants||阿德萊德巨人隊||南澳大利亞州||阿德萊德||Diamond Sports Stadium
 +
|- align=middle
 +
|[[Image:2024 Brisbane Bandits.png|60px]]||Brisbane Bandits||布里斯本俠盜隊||昆士蘭州||布里斯本||Viticon Stadium Holloway Field
 +
|- align=middle
 +
|[[Image:2024 Canberra Cavalry.png|60px]]||Canberra Cavalry||坎培拉騎兵隊||澳大利亞首都特區||坎培拉||MIT Narrabundah Ballpark
 +
|- align=middle
 +
|[[Image:2024 Melbourne Aces.png|60px]]||Melbourne Aces||墨爾本王牌隊||維多利亞州||墨爾本||Victorian Baseball & Softball Centre
 +
|- align=middle
 +
|[[Image:2024 Perth Heat.png|60px]]||Perth Heat||伯斯熱火隊||西澳大利亞州||伯斯||Perth Harley-Davidson Ballpark
 +
|- align=middle
 +
|[[Image:2024 Sydney Blue Sox.png|60px]]||Sydney Blue Sox||雪梨藍襪隊||新南威爾斯州||雪梨||Blacktown Baseball Stadium
 +
|}
  
==目前已知球隊(澳洲棒球聯盟(ABL)(2010~2011)==
+
==消失球隊==
:{|border=1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style="width:100%; text-align:right;"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00FF7F" align=middle
+
|- align=middle style="line-height:1.25em; color:#000000; background-color:#F0FFF0;"
!隊徽!!英文隊名!!中文翻譯!!城市!!球場
+
||英文隊名||中文隊名||||城市||主場
|- bgcolor="#FAFAD2"
+
|- align=middle
|[[Image:Adelaide Bite.jpg|60px]]||Adelaide Bite||阿德來德咬||南澳大利亞||Coopers Stadium
+
||Auckland Tuatara||奧克蘭喙頭蜥隊||紐西蘭||奧克蘭||North Harbour Stadium
|- bgcolor="#FAFAD2"
+
|- align=middle
|[[Image:Brisbane Bandits.jpg|60px]]||Brisbane Bandits||布里斯班土匪||昆士蘭||Brisbane Exhibition Ground
+
||Geelong-Korea||吉朗韓國隊||維多利亞州||吉朗||Geelong Baseball Centre
|- bgcolor="#FAFAD2"
+
|[[Image:Canberra Cavalry.jpg|60px]]||Canberra Cavalry||坎培拉騎兵||(首都)||Narrabundah Ballpark
+
|- bgcolor="#FAFAD2"
+
|[[Image:Melbourne Aces.jpg|60px]]||Melbourne Aces||墨爾本王牌||維多利亞||Melbourne Showgrounds
+
|- bgcolor="#FAFAD2"
+
|[[Image:ABL-Heat.png|60px]]||Perth Heat||伯斯熱火||西澳大利亞||Baseball Park (Perth)
+
|- bgcolor="#FAFAD2"
+
|[[Image:ABL Sydney Blue sox.png|60px]]||Sydney Blue Sox||雪梨藍襪||新南威爾士||Blacktown Baseball Stadium
+
 
|}
 
|}
  
 
==現行賽制==
 
==現行賽制==
===澳洲棒球聯盟(ABL)===
+
*[[美國職棒]](MLB)與澳洲棒球協會合作重新建立澳洲棒球聯盟(ABL),由[[美國職棒]](MLB)佔有75%股權([[2016年]]08月澳洲棒協宣布取得100%股權),於[[2010年]]11月06日開打,球隊共有六支省會城市隊伍,為布里斯班、雪梨、墨爾本、阿德萊德、珀斯、坎培拉。六支城市隊名公開由球迷票選。
*[[美國職棒]]與澳洲棒球協會將合作重新建立澳洲棒球聯盟(ABL),屆時[[美國職棒]]將佔75%股權,於[[2010年]]11月06日開打,球隊將有六支省會城市隊伍,為布里斯班、雪梨、墨爾本、阿德萊德、珀斯、坎培拉。
+
*2010~11年球季各隊出賽40場,隔年01月底為季後賽,球季取前四名晉級季後賽(三戰兩勝制),對戰組合由球季前兩名球隊對戰,獲勝方晉級總冠軍賽,落敗方在與跟球季三~四名球隊的獲勝方進行挑戰賽,冠軍將有克拉克斯頓盾獎盃作為獎勵。
+
  
*2010~11年球季聯盟球員登錄除了當地球員外,還包含有日本、韓國、印度、美國、加拿大、義大利、荷蘭、德國、南非等外籍球員加入。
+
===例行賽與季後賽===
*2010~11年球季球季末舉行"抗洪"賑災[[明星賽]],本季期間澳洲部分地區因天災造成水患,於01月16日舉行,由坎培拉騎兵隊(Canberra Cavalry)出戰全明星隊。
+
*2023-24年球季聯盟共有六隊,球季於11月中旬開打,隔年01月底為季後賽,冠軍將有克拉克斯頓盾獎盃作為獎勵。
*2011年,首度參與[[亞洲職棒大賽]],由2010~11球季冠軍[[伯斯熱火隊]],代表澳洲聯盟參賽。
+
:*季後賽制度:前四名晉級三戰兩勝制系列賽,第一輪排名交叉對戰(1X4、2x3),獲勝晉級總冠軍賽。
 +
:*主場分配:第一輪賽事,最高種子球隊(戰績最佳)擁有所有主場優勢;總冠軍系列賽,最高種子擁有第二場和第三場(如有需要)賽事主場。
  
<b>(1989年~1999年)期間:</b>
+
===登錄規定===
<b>參與球隊:</b>
+
*2018-19年球季取消外籍球員人數登錄限制,改採團隊登錄積分制度,依球員資歷分配積分,在10週賽程能有150分積分登錄球員,每週計算一次。
*Adelaide Giants、Brisbane Bandits、Perth Heat、Waverley Reds、Gold Coast Clippers(Gold Coast Cougars)
+
:*看板球員:0
*Melbourne Monarchs (1989~1990)
+
:*澳洲國家隊資歷:-1
*Parramatta Patriots (1989~1990)
+
:*澳洲/本土球員:-2
*Sydney Metros (1989~1991) 
+
:*亞洲球員:1
*Melbourne Bushrangers (1991年取代Melbourne Monarchs)
+
:*大聯盟系統/派遣:2
*Sydney Blues (1991年取代Parramatta Patriots)  
+
:*其他外籍:4
*Sydney Wave (1992年取代Sydney Metros)(1992~1994)
+
*吉朗韓國隊韓國籍球員以及奧克蘭喙頭蜥隊紐西蘭籍球員,皆視為本土球員。
*Hunter Eagles (1994年取代Sydney Wave)
+
*看板球星歸類為[[大聯盟]]、[[日本職棒]]、[[韓國職棒]]、[[中華職棒]]至少在聯盟出賽五年以上或入選明星賽出賽過的看板球員。各隊能替換看板球員,被替換掉後本季就無法重新登錄。
*[[1999年]]由於缺乏贊助和門票收入,不斷增長的債務澳洲棒球協會而賣掉的權利,由前大聯盟球星[[Dave Nilsson]]收購,並更名為澳洲國際棒球聯盟(International Baseball League of Australia,IBLA)。
+
*團隊薪資上限為10萬澳幣,每隊有兩位不受薪資及積分限制的看板球員。
 +
 
 +
===聯盟記事===
 +
*[[2010年]] -- 2010~11年球季聯盟球員登錄除了當地球員外,還包含有日本、韓國、印度、美國、加拿大、義大利、荷蘭、德國、南非等外籍球員加入。
 +
*[[2010年]] -- 2010~11年球季球季末舉行"抗洪"賑災[[明星賽]],本季期間澳洲部分地區因天災造成水患,於01月16日舉行,由坎培拉騎兵隊(Canberra Cavalry)出戰全明星隊。
 +
*[[2014年]] -- 08月14日首次舉行新人選秀會。
 +
*2014年12月初,日本社會人明星隊(JABA)前往澳洲分別與布里斯本俠盜隊及雪梨藍襪隊進行交流賽。
 +
*[[2015年]] -- 08月13日第二次舉行新人選秀會。
 +
*[[2015年]] -- 2015~16年球季聯盟增加場次,各隊出賽56場。
 +
*[[2017年]] -- 11月宣布在2018-19年球季擴展至八隊計畫,聯盟對於亞洲市場即為感到興趣,將帶來越來越多亞洲球員加入聯盟,也讓北半球的休賽期間帶給球員一個尋求表現及打球機會的舞台。此外紐西蘭將納入擴編球隊之一,球隊設置於奧克蘭。另一項計畫,開放六支球隊獨立經營權(ABL聯盟重新開打,球隊是由各州棒協管理),得以符合職業運動聯盟商業慣例。
 +
*[[2017年]] -- 12月31日[[坎培拉騎兵隊]]對戰[[伯斯熱火隊]],以10:32的比數打破聯盟紀錄。
 +
*[[2018年]] -- 05月14日聯盟與[[中華職棒]]交流,受邀派出球員參與[[中華職棒]][[明星賽]]。
 +
*[[2018年]] -- 04月23日雪梨藍襪隊由當地商人Adam Dobb取得經營權。
 +
*[[2018年]] -- 04月29日坎培拉騎兵隊宣佈由原本球隊總經理阿莫迪歐(Dan Amodio)、執行長麥可麥克爾(Donn McMichael)號召下,領導著一個由坎培拉社區成員投資組成的所有權組織,成為獨立經營權球隊。
 +
*[[2018年]] -- 05月20日韓國由新成立公司(Winterball Korea)與運動行銷公司(Happy Rising)合作成立第七隊,並且確保在聯盟出賽至少五年,球員由韓國籍為主。
 +
*[[2018年]] -- 05月31日布里斯本俠盜隊由原本球隊(CEO)Mark Ready取得經營權。
 +
*[[2018年]] -- 06月04日阿德萊德鯊魚隊由澳式足球阿德萊德烏鴉隊(澳洲澳式足球聯盟,AFL)取得球隊經營權。
 +
*[[2018年]] -- 06月04日聯盟宣布由布里斯本俠盜隊[[Logan Wade]]、[[Andrew Campbell]]參與[[2018年中華職棒紅白明星對抗賽]]五項戰技[[全壘打大賽]]。
 +
*[[2018年]] -- 06月05日紐西蘭確定組隊成為聯盟第八隊,紐西蘭組隊加盟澳洲運動組織包括橄欖球、足球、籃球等運動。成立球隊後除了與一些體育界名人士建立關係,其以吸引年輕的好手加入紐西蘭隊。其中最主要組織與美國職棒(MLB)的球團建立合作關係,也計劃在韓國和台灣的職棒球團進行接觸。
 +
*[[2018年]] -- 08月09日伯斯熱火隊由當地商人取得球隊經營權,08月15日墨爾本王牌隊由FS Entertainment公司取得許可,於2019-20年球季成為球隊完全經營權,2018-19年球季還是由維多利亞州棒協營運。
 +
*[[2018年]] -- 09月04日澳洲棒球協會(Baseball Australian,BA)提出申請加盟[[中華職棒]],由執行長Cam Vale向中職官方遞交加盟申請書,並且舉辦加入中華職棒企劃書記者會。另外也邀請台灣組隊加盟澳洲棒球聯盟(ABL)。
 +
*[[2018年]] -- 聯盟於2019-2020年球季計畫擴展球隊至10隊,新球隊之一會以吉朗韓國隊方式成立隊伍,向日本、台灣邀請組隊加盟,其中塔斯馬尼亞州被選為亞洲設置球隊預定地。
 +
*[[2018年]] -- 10月31日宣布與台灣[[ELEVEN SPORTS]]達成協議,轉播2018-19年球季賽事。
 +
*[[2019年]] -- 01月15日澳洲棒協向中華職棒正式發函、表示經審慎評估及後勤支援考量,確認無法加盟中職。澳洲棒協執行長維爾(Cam Vale)強調,依然會持續努力加入中華職棒為目標。
 +
*[[2019年]] -- 2018-19年球季布里斯本俠盜隊拿下冠軍,成為聯盟首支四連霸球隊。
 +
*[[2019年]] -- 08月27日阿德萊德鯊魚隊(Adelaide Bite)宣佈2019-20年球季更換隊名為阿德萊德巨人隊(Adelaide Giants),此隊名曾在1989年時期的澳洲棒球聯盟是創始球隊之一,經過三十年之後,球團與球迷研究及討論後決定更換隊名。
 +
*[[2019年]] -- 11月20日奧克蘭噱頭蜥隊宣布在轉播的合約下,在2019-20球季中的主場比賽試辦七局制,季後賽則恢復九局制。
 +
*[[2020年]] -- 2019-20年球季觀眾人數比起上一季提升21%,其中布里斯本俠盜隊平均1,507人,為所有球隊最高。
 +
*[[2020年]] -- 11月因疫情(COVID-19)影響,奧克蘭噱頭蜥隊、吉朗韓國隊相繼退出2020-21年球季。
 +
*[[2021年]] -- 因疫情(COVID-19)影響,導致國內邊境管制不穩定,取消2021-22球季。
 +
*[[2023年]] -- 4月21日奧克蘭喙頭蜥隊宣布退出聯盟;08月15日吉朗韓國隊宣布退出聯盟。
 +
*[[2023年]] -- 2023-24年球季,恢復六隊取消分區。
 +
 
 +
==歷年冠軍==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style="width:80%; text-align:right;"
 +
|- align=middle style="line-height:1.25em; color:#FFFFFF; background-color:#696969;"
 +
||英文隊名||中文隊名||奪冠次數||奪冠賽季
 +
|- align=middle
 +
||Perth Heat||伯斯熱火隊||'''4'''||2010-11、2011-12、2013-14、2014-15
 +
|- align=middle 
 +
||Brisbane Bandits||布里斯本俠盜隊||'''4'''||2015-16、2016-17、2017-18、2018-19
 +
|- align=middle
 +
||Melbourne Aces||墨爾本王牌隊||2||2019-20、2020-21
 +
|- align=middle
 +
||Adelaide Giants||阿德萊德巨人隊||2||2022-23、2023-24
 +
|- align=middle
 +
||Canberra Cavalry||坎培拉騎兵隊||2||2012-13、2024-25
 +
|- align=middle
 +
||Sydney Blue Sox||雪梨藍襪隊||0||-
 +
|- align=middle
 +
||Geelong-Korea||吉朗韓國隊||0||-
 +
|- align=middle
 +
||Auckland Tuatara||奧克蘭喙頭蜥隊||0||-
 +
|- align=middle
 +
|}
 +
 
 +
==過去組織==
 +
===澳洲棒球聯盟(ABL,1989年~1999年)時期===
 +
*聯盟成立後被國際棒球棒總(IBA)、澳洲棒球協會、日本業餘棒球協會(JABA)和[[大聯盟]]等機構認可。與[[大聯盟]]球團通過球員參與聯盟的方式建立了強大的關係。
 +
*聯盟1989-90年球季平均觀眾人數約1500人,在1993-94年球季達到平均4000人,當時更有單場上萬人以上進場看球的盛況。
 +
*此時期業餘球員持鋁棒,而有職業合約球員持木棒。
 +
*[[1999年]]由於缺乏贊助和門票收入,不斷增長債務的澳洲棒球協會因而賣掉經營權,由前大聯盟球星[[Dave Nilsson]]收購,並更名為澳洲國際棒球聯盟(International Baseball League of Australia,IBLA)。
 +
*<b>參與球隊:</b>
 +
:*Adelaide Giants、Brisbane Bandits、Perth Heat、(Waverley Reds→Melbourne Reds)、(Gold Coast Clippers→Daikyo Dolphins→Gold Coast Cougars)
 +
:*Melbourne Monarchs(1989~1990)
 +
:*Parramatta Patriots(1989~1992)
 +
:*Sydney Metros(1989~1990) 
 +
:*Melbourne Bushrangers(1991年取代Melbourne Monarchs)
 +
:*(Sydney Blues→Sydney Storm)(1992年取代Parramatta Patriots)
 +
:*Sydney Wave(1990年取代Sydney Metros)(1990~1992)
 +
:*Hunter Eagles(1994年取代Sydney Wave)
  
 
===克拉克斯頓盾牌(CLAXTON SHIELD)時期===
 
===克拉克斯頓盾牌(CLAXTON SHIELD)時期===
 
<b>1934年~1988年期間:</b>
 
<b>1934年~1988年期間:</b>
 
*於1940年至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取消比賽。
 
*於1940年至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取消比賽。
*[[1989年]]澳大利亞棒球聯盟(Australian Baseball League,ABL)成立後,Claxton Shield被取代。
+
*[[1989年]]澳大利亞棒球聯盟(Australian Baseball League,ABL)成立後,Claxton Shield被取代。
  
 
<b>2002年~2010年期間:</b>
 
<b>2002年~2010年期間:</b>
 
*[[2008年]]聯盟採取主客場制,六支球隊分成兩組進行。
 
*[[2008年]]聯盟採取主客場制,六支球隊分成兩組進行。
*2009/2010年球季,共有五支球隊,每隊共打24場,於2009年11月06日開打,一月底進行季後賽,比在分為主客場制,比賽分部在週末五、六、日舉行。前三名將晉級季後賽,採取3戰兩勝制。季後賽先進行第2~3名挑戰賽,獲勝晉級冠軍賽。
+
*2009/2010年球季,共有五支球隊,每支隊伍需進行24場賽事,於2009年11月06日開打,一月底進行季後賽,區分主客場制,賽事安排在週五、六、日舉行。前三名將晉級季後賽,採取三戰兩勝制。季後賽先進行第2~3名挑戰賽,獲勝晉級冠軍賽。
{|border=1  
+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style="width:40%; text-align:right;"
|-style=
+
|- align=middle style="line-height:1.25em; color:#FFFFFF; background-color:#696969;"
 
!colspan=3|2009/2010年 球隊
 
!colspan=3|2009/2010年 球隊
|-
+
|- align=middle
|Perth HEAT||伯斯熱火隊隊
+
!英文隊名!!中文隊名!!又稱隊名
|-
+
|- align=middle
|Victoria Aces||維多利亞王牌隊
+
|Perth Heat||伯斯熱火隊||西澳大利亞代表隊
|-
+
|- align=middle
|NSW Patriots||新南威爾士愛國者隊
+
|Victoria Aces||維多利亞王牌隊||維多利亞代表隊
|-
+
|- align=middle
|Queensland Rams||昆士蘭公羊隊
+
|NSW Patriots||新南威爾士愛國者隊||新南威爾士代表隊
|-
+
|- align=middle
|South Australia||南澳大利亞隊
+
|Queensland Rams||昆士蘭公羊隊||昆士蘭代表隊
 +
|- align=middle
 +
|South Australia||南澳大利亞隊||
 
|}
 
|}
  
*[[2010年]]11月澳洲棒球聯盟重新開打,2009/2010年CLAXTON SHIELD球季被認為是為籌備澳洲棒球聯盟2010/2011球季。
+
*[[2010年]]11月澳洲棒球聯盟重新開打,2009/2010年Claxton Shield球季被認為是籌備澳洲棒球聯盟球季。
  
===澳洲國際棒球聯盟(IBLA)時期(1999~2001)===
+
===澳洲國際棒球聯盟(IBLA)時期(1999~2001)===
*[[2000年]] -- 第二季聯盟改變賽制模式,參賽隊伍4隊,分別為澳洲隊、美國隊(由[[小聯盟]]明星隊組成)、國際隊(由美國、日本、南韓球員組成)、中華隊(由中華培訓隊組成)。
+
*[[1999年]] -- 1999-20年聯盟依(Claxton Shield)模式進行,除了西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昆士蘭州、新南威爾斯州、南澳大利亞,五州傳統代表隊;另外新南威爾斯州多組一隊,平衡聯盟六隊架構。
*[[2001年]] -- 09月因美國911恐怖事件等因素,取消球季,於[[2002年]]04月聯盟解散。
+
*[[2000年]] -- 2000-01年第二季聯盟改變賽制模式,分成國內聯盟(Claxton Shield)與國際聯盟,國際聯盟設置在昆士蘭州黃金海岸作為基地,參賽隊伍4隊,分別為澳洲隊、美國隊(由[[小聯盟]]明星隊組成)、國際隊(由美國、日本、南韓球員組成)、中華隊(由培訓隊組成,名單詳見:[[使用者:馬克/澳洲國際棒球聯盟臺灣隊名單|IBLA中華隊]])。
 +
*[[2000年]] -- 原本12月舉行的國內聯盟(Claxton Shield),因比賽場地條件不佳而停賽。
 +
*[[2001年]] -- 09月因美國911恐怖事件等因素,取消國際聯盟球季,國內聯盟在2002年02月02日至02月09日舉辦短期Claxton Shield錦標賽。於[[2002年]]04月聯盟解散。
  
==歷年排名==
+
==曾效力的台灣職棒兩聯盟球員==
 +
:*中華民國籍:[[胡金龍]]、[[陳敏賜]]、[[倪福德]]、[[林晨樺]]、[[黃思漢]]、[[陽冠威]]、[[張泰山]]、[[林智勝]]、[[邱品睿]]、[[蔣智賢]]、[[陳鴻文]]、[[陳冠任(1982)|陳冠任]]、
 +
:*      [[羅嘉仁]]、[[申皓瑋]]、[[陳育軒]]、[[郭峻偉]]、[[蔡奕玄]]、[[許基宏]]、[[林克謙(1986)|林克謙]]、[[曾仁和]]、[[翁瑋均]]、[[余謙|余 謙]]、[[黃弘毅(2001)|黃弘毅]]、[[林丞軒]]、
 +
:*      [[王奕凱]]、[[劉俊緯]]、[[王順和]]、[[趙璟榮]]、[[林子崴(1995)|林子崴]]、[[林耀煌]]、[[蔡佳諺]]、[[林家鋐]]、[[拿莫.伊漾]]、[[楊祥禾]]、[[姚杰宏]]、[[李家明(2000)|李家明]]、
 +
:*      [[王苡丞]]、[[謝葆錡]]。([[使用者:馬克/澳洲國際棒球聯盟臺灣隊名單|IBLA中華隊成員]])
 +
:*澳洲籍:[[白瑞德B.C|白瑞德]]、[[麥克利J.M|麥克利]]、[[保羅P.G|保 羅]]、[[費格森G.F|費格森]]、[[彼得P.M|彼 得]]、[[阿丁B.U|阿 丁]]、[[湯姆T.B|湯 姆]]、[[克里斯C.M|克里斯]]、[[薛伯特S.B|薛伯特]]
 +
:*    [[葛雷G.W|葛 雷]]、[[保羅P.W|保 羅]]、[[湯瑪仕B.T|湯瑪仕]]、[[奔薩A.B|奔 薩]]、[[克雷頓C.B|克雷頓]]、[[湯肯S.T|湯 肯]]、[[索爾R.S|索 爾]]。
 +
:*其 他:[[派特P.A]]、[[昂斯N.U]]、[[默菲R.M]]、[[摩爾B.N.M]]、[[捍力士T.H]]、[[何南德G.H]]、[[克蘭頓M.M]]、[[達斯汀D.C]]、[[凱爾K.S]]、
 +
:*    [[銳力R.T]]、[[包林傑R.B]]、[[多猛T.D]]。
 +
:*備 註:[[黃暐傑(199309)|黃暐傑]](球季取消,未加入)、[[吳承諭]](業餘)、[[曹錦輝]](取消登錄,無出賽紀錄)、[[張家豪(1972)|張家豪]](參與組織待查)、
 +
:*    [[林子偉(1994)|林子偉]](曾效力[[美國職棒]])、[[陽岱鋼]](曾效力[[日本職棒]])、[[林暉盛]]、[[林家正(199706)|林家正]]、[[張景淯]]
  
 +
{{澳洲棒球聯盟的台灣選手}}
  
==相關頁面==
+
==組織==
===人物===
+
====曾效力的台灣職棒兩聯盟球員====
+
:*[[湯姆T.B|湯姆]]、[[克雷頓C.B|克雷頓]]、[[彼得P.M|彼得]]、[[阿丁B.U|阿丁]]、[[薛伯特S.B|薛伯特]]、[[保羅P.G|保羅]]、[[費格森G.F|費格森]]、[[博德B.P|博德]]、[[卡文C.C|卡文]]、[[海帝士H.D|海帝士]]、[[葉多力E.E|葉多力]]、[[克里斯C.M|克里斯]]、[[白瑞德B.R|白瑞德]]、[[湯肯S.T|湯肯]]、[[麥克利J.M|麥克利]]、[[David Welch|大 衛]]。
+
 
+
====曾打過澳聯的台灣球員====
+
:*[[楊清瓏]]、[[張家豪]]。
+
 
+
===組織===
+
 
:*[[澳洲棒球學院]]
 
:*[[澳洲棒球學院]]
 +
 +
==相關新聞==
 +
<DIV STYLE="column-count:2;-moz-column-count:2;-webkit-column-count:2;column-gap:10px;padding-left:22px;font-size:8pt">
 +
:*[http://sports.ltn.com.tw/news/paper/954214 2016-01-30 打澳職薪酸 球員需兼差]【自由時報】
 +
:*[http://www.nownews.com/news/20171120/2647951/ 2017-11-20 體育署證實 澳聯經官方管道探加盟可能]【NOWnews】
 +
:*[http://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290735 2017-12-22 揭開澳聯神秘面紗 陳冠任差點成為中職第一人]【自由時報】
 +
:*[http://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299105 2017-12-31 澳職》伯斯熱火單場狂得32分 比大聯盟、中職還威]【自由時報】
 +
:*[http://tw.sports.appledaily.com/realtime/20180509/1349900/ 2018-05-09 中職明星賽五項戰技賽 澳職將派球員參加]【蘋果日報】
 +
:*[http://tw.sports.appledaily.com/realtime/20180707/1386934/ 2018-07-07 台灣球員加盟反應佳 澳職俠盜將有中文轉播]【蘋果日報】
 +
:*[http://sports.ettoday.net/news/1207696 2018-07-07 不計盈虧加入中職  澳職等待中職答覆]【ETtoday】
 +
:*[http://www.nownews.com/news/20180708/2785389 2018-07-08 澳職洋炮奪全壘打王 陽耀勳:蠻丟臉的]【ETtoday】
 +
:*[http://tw.sports.appledaily.com/realtime/20180903/1423245/ 2018-09-03 第5隊有譜? 澳職明遞交加盟申請書]【蘋果日報】
 +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25308 2018-09-04 中職第5隊有譜了!澳洲聯盟提交加盟企劃書]【三立新聞】
 +
:*[http://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540643 2018-09-04 中職》為何想加盟中職? 澳職提三大理由]【自由時報】
 +
:*[http://tw.sports.appledaily.com/realtime/20180904/1423597/ 2018-09-04 澳職申請明年打中職二軍 目標兩年後升一軍]【蘋果日報】
 +
:*[http://tw.sports.appledaily.com/realtime/20180904/1423627/ 2018-09-04 澳職打中職二軍球員 50%是12強國手]【蘋果日報】
 +
:*[http://tw.sports.appledaily.com/realtime/20180904/1423886/ 2018-09-04【澳職進中職】中信、統一領隊:永續經營比較重要]【蘋果日報】
 +
:*[http://tw.sports.appledaily.com/realtime/20180904/1423937/ 2018-09-04【澳職進中職】史耐德:隊伍擴增是好事讓聯盟更強]【蘋果日報】
 +
:*[http://sports.ettoday.net/news/1251194 2018-09-04 澳職要來打二軍 也要台灣組隊打澳職]【ETtoday】
 +
:*[http://sports.ettoday.net/news/1251157 2018-09-04 澳職有違新球團加入辦法  中職將修正外國方案]【ETtoday】
 +
:*[http://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599458 2018-11-01 球迷有福了!中職球員冬天打澳職 台灣也看得到]【自由時報】
 +
:*[http://tw.sports.appledaily.com/realtime/20190116/1502077/ 2019-01-16 澳洲職棒發聲明 最快明年加入中職]【蘋果日報】
 +
:*[https://www.ltsports.com.tw/article/150153 2022-01-09 17歲小女生畢康姆真厲害 登板中繼1局無失分創澳洲職棒歷史]【麗台運動報】
 +
</DIV>
  
 
==相關連結==
 
==相關連結==
:*[http://web.theabl.com.au/index.jsp 澳洲棒球聯盟官網]
+
:*[https://theabl.com.au/ 澳洲棒球聯盟官網]
:*[http://www.baseball.org.au 澳洲棒壘球協會官網(英文版)]
+
:*[http://baseball.com.au 澳洲棒球協會]
 +
:*[http://qld.baseball.com.au 昆士蘭州棒協]
 +
:*[http://www.baseballsa.com.au 南澳大利亞州棒協]
 +
:*[http://web.theabl.com.au/content/page.jsp?ymd=20101031&content_id=15897812&sid=l595&vkey=history 澳洲棒球聯盟歷史概況]【ABL】
  
 
{{各國職棒}}
 
{{各國職棒}}
第101行: 第212行:
 
{{頁面品質2|重點頁面|完整度-中}}
 
{{頁面品質2|重點頁面|完整度-中}}
 
[[Category:所有組織]][[Category:國外組織]]
 
[[Category:所有組織]][[Category:國外組織]]
 +
 +
[[Bref:Australian Baseball League]]
 +
[[de:Australian Baseball League]]
 +
[[en:Australian Baseball League]]
 +
[[fr:Ligue australienne de baseball]]
 +
[[ja:オーストラリアン・ベースボールリーグ]]
 +
[[ko:오스트레일리안 베이스볼 리그]]
 +
[[zh:澳洲棒球聯盟]]

2025年2月1日 (六) 22:29的最新修訂版本

• 目前所在分類: 主分類 > 棒球 > 組織 > 國外組織  | 前往本頁相片集

澳洲棒球聯盟

目次

[編輯] 聯盟簡介

  澳洲棒球聯盟(Australian Baseball League,ABL)是澳洲最高級別的全國棒球聯盟,成立於1989年

  澳洲於1934年起設立克拉斯頓盾(Claxton Shield)全國棒球錦標賽。賽事名稱是來自澳洲體育慈善家Norrie Claxton,其人曾於1913年1923年擔任南澳大利亞聯賽主席,並於任期內捐贈獎盃作為賽事冠軍獎勵,之後賽事名稱也為了紀念Claxton而加以命名。該賽事一直持續到1989年澳洲棒球聯盟成立後,才被取而代之。澳聯於1999年因財務問題,將權利轉售予前大聯盟球星Dave Nilsson,更名為澳洲國際棒球聯盟(International Baseball League of Australia,IBLA)。但聯盟只續營兩年,就再度因財務不佳而解散,之後於2003年起重新以克拉斯頓盾全國聯賽的模式運作,直至2010年始再以澳洲棒球聯盟的名義重新建立。

  重建後的澳聯,除爭取成為他國職棒球員尋求冬季聯盟出賽機會的選項外,也積極與亞洲地區的職棒聯盟進行交流。2011年澳聯首度參與亞洲職棒大賽,並在2013年坎培拉騎兵隊首度奪下亞洲職棒大賽冠軍。此外自2017年起,澳聯也主動與中華職棒多次洽詢組隊參加賽事的可能性,2018年更正式向中職官方遞交加盟申請書,希望至少能先於二軍層級出賽,達成在2020年參加一軍賽事的目標。

[編輯] 所屬球隊(澳洲棒球聯盟,ABL)

隊徵 英文隊名 中文隊名 城市 主場
2024 Adelaide Giants.png Adelaide Giants 阿德萊德巨人隊 南澳大利亞州 阿德萊德 Diamond Sports Stadium
2024 Brisbane Bandits.png Brisbane Bandits 布里斯本俠盜隊 昆士蘭州 布里斯本 Viticon Stadium Holloway Field
2024 Canberra Cavalry.png Canberra Cavalry 坎培拉騎兵隊 澳大利亞首都特區 坎培拉 MIT Narrabundah Ballpark
2024 Melbourne Aces.png Melbourne Aces 墨爾本王牌隊 維多利亞州 墨爾本 Victorian Baseball & Softball Centre
2024 Perth Heat.png Perth Heat 伯斯熱火隊 西澳大利亞州 伯斯 Perth Harley-Davidson Ballpark
2024 Sydney Blue Sox.png Sydney Blue Sox 雪梨藍襪隊 新南威爾斯州 雪梨 Blacktown Baseball Stadium

[編輯] 消失球隊

英文隊名 中文隊名 城市 主場
Auckland Tuatara 奧克蘭喙頭蜥隊 紐西蘭 奧克蘭 North Harbour Stadium
Geelong-Korea 吉朗韓國隊 維多利亞州 吉朗 Geelong Baseball Centre

[編輯] 現行賽制

  • 美國職棒(MLB)與澳洲棒球協會合作重新建立澳洲棒球聯盟(ABL),由美國職棒(MLB)佔有75%股權(2016年08月澳洲棒協宣布取得100%股權),於2010年11月06日開打,球隊共有六支省會城市隊伍,為布里斯班、雪梨、墨爾本、阿德萊德、珀斯、坎培拉。六支城市隊名公開由球迷票選。

[編輯] 例行賽與季後賽

  • 2023-24年球季聯盟共有六隊,球季於11月中旬開打,隔年01月底為季後賽,冠軍將有克拉克斯頓盾獎盃作為獎勵。
  • 季後賽制度:前四名晉級三戰兩勝制系列賽,第一輪排名交叉對戰(1X4、2x3),獲勝晉級總冠軍賽。
  • 主場分配:第一輪賽事,最高種子球隊(戰績最佳)擁有所有主場優勢;總冠軍系列賽,最高種子擁有第二場和第三場(如有需要)賽事主場。

[編輯] 登錄規定

  • 2018-19年球季取消外籍球員人數登錄限制,改採團隊登錄積分制度,依球員資歷分配積分,在10週賽程能有150分積分登錄球員,每週計算一次。
  • 看板球員:0
  • 澳洲國家隊資歷:-1
  • 澳洲/本土球員:-2
  • 亞洲球員:1
  • 大聯盟系統/派遣:2
  • 其他外籍:4
  • 吉朗韓國隊韓國籍球員以及奧克蘭喙頭蜥隊紐西蘭籍球員,皆視為本土球員。
  • 看板球星歸類為大聯盟日本職棒韓國職棒中華職棒至少在聯盟出賽五年以上或入選明星賽出賽過的看板球員。各隊能替換看板球員,被替換掉後本季就無法重新登錄。
  • 團隊薪資上限為10萬澳幣,每隊有兩位不受薪資及積分限制的看板球員。

[編輯] 聯盟記事

  • 2010年 -- 2010~11年球季聯盟球員登錄除了當地球員外,還包含有日本、韓國、印度、美國、加拿大、義大利、荷蘭、德國、南非等外籍球員加入。
  • 2010年 -- 2010~11年球季球季末舉行"抗洪"賑災明星賽,本季期間澳洲部分地區因天災造成水患,於01月16日舉行,由坎培拉騎兵隊(Canberra Cavalry)出戰全明星隊。
  • 2014年 -- 08月14日首次舉行新人選秀會。
  • 2014年12月初,日本社會人明星隊(JABA)前往澳洲分別與布里斯本俠盜隊及雪梨藍襪隊進行交流賽。
  • 2015年 -- 08月13日第二次舉行新人選秀會。
  • 2015年 -- 2015~16年球季聯盟增加場次,各隊出賽56場。
  • 2017年 -- 11月宣布在2018-19年球季擴展至八隊計畫,聯盟對於亞洲市場即為感到興趣,將帶來越來越多亞洲球員加入聯盟,也讓北半球的休賽期間帶給球員一個尋求表現及打球機會的舞台。此外紐西蘭將納入擴編球隊之一,球隊設置於奧克蘭。另一項計畫,開放六支球隊獨立經營權(ABL聯盟重新開打,球隊是由各州棒協管理),得以符合職業運動聯盟商業慣例。
  • 2017年 -- 12月31日坎培拉騎兵隊對戰伯斯熱火隊,以10:32的比數打破聯盟紀錄。
  • 2018年 -- 05月14日聯盟與中華職棒交流,受邀派出球員參與中華職棒明星賽
  • 2018年 -- 04月23日雪梨藍襪隊由當地商人Adam Dobb取得經營權。
  • 2018年 -- 04月29日坎培拉騎兵隊宣佈由原本球隊總經理阿莫迪歐(Dan Amodio)、執行長麥可麥克爾(Donn McMichael)號召下,領導著一個由坎培拉社區成員投資組成的所有權組織,成為獨立經營權球隊。
  • 2018年 -- 05月20日韓國由新成立公司(Winterball Korea)與運動行銷公司(Happy Rising)合作成立第七隊,並且確保在聯盟出賽至少五年,球員由韓國籍為主。
  • 2018年 -- 05月31日布里斯本俠盜隊由原本球隊(CEO)Mark Ready取得經營權。
  • 2018年 -- 06月04日阿德萊德鯊魚隊由澳式足球阿德萊德烏鴉隊(澳洲澳式足球聯盟,AFL)取得球隊經營權。
  • 2018年 -- 06月04日聯盟宣布由布里斯本俠盜隊Logan WadeAndrew Campbell參與2018年中華職棒紅白明星對抗賽五項戰技全壘打大賽
  • 2018年 -- 06月05日紐西蘭確定組隊成為聯盟第八隊,紐西蘭組隊加盟澳洲運動組織包括橄欖球、足球、籃球等運動。成立球隊後除了與一些體育界名人士建立關係,其以吸引年輕的好手加入紐西蘭隊。其中最主要組織與美國職棒(MLB)的球團建立合作關係,也計劃在韓國和台灣的職棒球團進行接觸。
  • 2018年 -- 08月09日伯斯熱火隊由當地商人取得球隊經營權,08月15日墨爾本王牌隊由FS Entertainment公司取得許可,於2019-20年球季成為球隊完全經營權,2018-19年球季還是由維多利亞州棒協營運。
  • 2018年 -- 09月04日澳洲棒球協會(Baseball Australian,BA)提出申請加盟中華職棒,由執行長Cam Vale向中職官方遞交加盟申請書,並且舉辦加入中華職棒企劃書記者會。另外也邀請台灣組隊加盟澳洲棒球聯盟(ABL)。
  • 2018年 -- 聯盟於2019-2020年球季計畫擴展球隊至10隊,新球隊之一會以吉朗韓國隊方式成立隊伍,向日本、台灣邀請組隊加盟,其中塔斯馬尼亞州被選為亞洲設置球隊預定地。
  • 2018年 -- 10月31日宣布與台灣ELEVEN SPORTS達成協議,轉播2018-19年球季賽事。
  • 2019年 -- 01月15日澳洲棒協向中華職棒正式發函、表示經審慎評估及後勤支援考量,確認無法加盟中職。澳洲棒協執行長維爾(Cam Vale)強調,依然會持續努力加入中華職棒為目標。
  • 2019年 -- 2018-19年球季布里斯本俠盜隊拿下冠軍,成為聯盟首支四連霸球隊。
  • 2019年 -- 08月27日阿德萊德鯊魚隊(Adelaide Bite)宣佈2019-20年球季更換隊名為阿德萊德巨人隊(Adelaide Giants),此隊名曾在1989年時期的澳洲棒球聯盟是創始球隊之一,經過三十年之後,球團與球迷研究及討論後決定更換隊名。
  • 2019年 -- 11月20日奧克蘭噱頭蜥隊宣布在轉播的合約下,在2019-20球季中的主場比賽試辦七局制,季後賽則恢復九局制。
  • 2020年 -- 2019-20年球季觀眾人數比起上一季提升21%,其中布里斯本俠盜隊平均1,507人,為所有球隊最高。
  • 2020年 -- 11月因疫情(COVID-19)影響,奧克蘭噱頭蜥隊、吉朗韓國隊相繼退出2020-21年球季。
  • 2021年 -- 因疫情(COVID-19)影響,導致國內邊境管制不穩定,取消2021-22球季。
  • 2023年 -- 4月21日奧克蘭喙頭蜥隊宣布退出聯盟;08月15日吉朗韓國隊宣布退出聯盟。
  • 2023年 -- 2023-24年球季,恢復六隊取消分區。

[編輯] 歷年冠軍

英文隊名 中文隊名 奪冠次數 奪冠賽季
Perth Heat 伯斯熱火隊 4 2010-11、2011-12、2013-14、2014-15
Brisbane Bandits 布里斯本俠盜隊 4 2015-16、2016-17、2017-18、2018-19
Melbourne Aces 墨爾本王牌隊 2 2019-20、2020-21
Adelaide Giants 阿德萊德巨人隊 2 2022-23、2023-24
Canberra Cavalry 坎培拉騎兵隊 2 2012-13、2024-25
Sydney Blue Sox 雪梨藍襪隊 0
Geelong-Korea 吉朗韓國隊 0
Auckland Tuatara 奧克蘭喙頭蜥隊 0

[編輯] 過去組織

[編輯] 澳洲棒球聯盟(ABL,1989年~1999年)時期

  • 聯盟成立後被國際棒球棒總(IBA)、澳洲棒球協會、日本業餘棒球協會(JABA)和大聯盟等機構認可。與大聯盟球團通過球員參與聯盟的方式建立了強大的關係。
  • 聯盟1989-90年球季平均觀眾人數約1500人,在1993-94年球季達到平均4000人,當時更有單場上萬人以上進場看球的盛況。
  • 此時期業餘球員持鋁棒,而有職業合約球員持木棒。
  • 1999年由於缺乏贊助和門票收入,不斷增長債務的澳洲棒球協會因而賣掉經營權,由前大聯盟球星Dave Nilsson收購,並更名為澳洲國際棒球聯盟(International Baseball League of Australia,IBLA)。
  • 參與球隊:
  • Adelaide Giants、Brisbane Bandits、Perth Heat、(Waverley Reds→Melbourne Reds)、(Gold Coast Clippers→Daikyo Dolphins→Gold Coast Cougars)
  • Melbourne Monarchs(1989~1990)
  • Parramatta Patriots(1989~1992)
  • Sydney Metros(1989~1990)
  • Melbourne Bushrangers(1991年取代Melbourne Monarchs)
  • (Sydney Blues→Sydney Storm)(1992年取代Parramatta Patriots)
  • Sydney Wave(1990年取代Sydney Metros)(1990~1992)
  • Hunter Eagles(1994年取代Sydney Wave)

[編輯] 克拉克斯頓盾牌(CLAXTON SHIELD)時期

1934年~1988年期間:

  • 於1940年至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取消比賽。
  • 1989年澳大利亞棒球聯盟(Australian Baseball League,ABL)成立後,Claxton Shield被取代。

2002年~2010年期間:

  • 2008年聯盟採取主客場制,六支球隊分成兩組進行。
  • 2009/2010年球季,共有五支球隊,每支隊伍需進行24場賽事,於2009年11月06日開打,一月底進行季後賽,區分主客場制,賽事安排在週五、六、日舉行。前三名將晉級季後賽,採取三戰兩勝制。季後賽先進行第2~3名挑戰賽,獲勝晉級冠軍賽。
2009/2010年 球隊
英文隊名 中文隊名 又稱隊名
Perth Heat 伯斯熱火隊 西澳大利亞代表隊
Victoria Aces 維多利亞王牌隊 維多利亞代表隊
NSW Patriots 新南威爾士愛國者隊 新南威爾士代表隊
Queensland Rams 昆士蘭公羊隊 昆士蘭代表隊
South Australia 南澳大利亞隊
  • 2010年11月澳洲棒球聯盟重新開打,2009/2010年Claxton Shield球季被認為是籌備澳洲棒球聯盟球季。

[編輯] 澳洲國際棒球聯盟(IBLA)時期(1999~2001)

  • 1999年 -- 1999-20年聯盟依(Claxton Shield)模式進行,除了西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昆士蘭州、新南威爾斯州、南澳大利亞,五州傳統代表隊;另外新南威爾斯州多組一隊,平衡聯盟六隊架構。
  • 2000年 -- 2000-01年第二季聯盟改變賽制模式,分成國內聯盟(Claxton Shield)與國際聯盟,國際聯盟設置在昆士蘭州黃金海岸作為基地,參賽隊伍4隊,分別為澳洲隊、美國隊(由小聯盟明星隊組成)、國際隊(由美國、日本、南韓球員組成)、中華隊(由培訓隊組成,名單詳見:IBLA中華隊)。
  • 2000年 -- 原本12月舉行的國內聯盟(Claxton Shield),因比賽場地條件不佳而停賽。
  • 2001年 -- 09月因美國911恐怖事件等因素,取消國際聯盟球季,國內聯盟在2002年02月02日至02月09日舉辦短期Claxton Shield錦標賽。於2002年04月聯盟解散。

[編輯] 曾效力的台灣職棒兩聯盟球員


澳洲棒球聯盟的台灣選手

[編輯] 澳洲棒球聯盟的台灣選手

加盟年度 球員名 所屬球隊 守備位置 加盟前身份 備註
2011年 胡金龍 鯊魚隊 內野手 美國職棒 自由球員
2013年 陳敏賜 鯊魚隊 投手 美國職棒 球團派往
倪福德 鯊魚隊 投手 美國職棒 自由球員
2014年 林晨樺 俠盜隊 投手 中華職棒 球團派往
黃思漢 俠盜隊 投手 中華職棒 球團派往
陽冠威 俠盜隊 內野手 中華職棒 球團派往
2015年 吳承諭 王牌隊 投手 台灣高中 自由球員
2017年 張泰山 鯊魚隊 內野手 日本獨聯 自由球員
林智勝 俠盜隊 內野手 中華職棒 球團派往
邱品睿 俠盜隊 投手 中華職棒 球團派往
蔣智賢 藍襪隊 內野手 中華職棒 自由球員
張進德 藍襪隊 捕手 美國職棒 球團派往
陳鴻文 俠盜隊 投手 中華職棒 自由球員
陳冠任 鯊魚隊 外野手 業餘球員 自由球員
2018年 羅嘉仁 藍襪隊 投手 中華職棒 球團派往
申皓瑋 藍襪隊 外野手 中華職棒 球團派往
陳育軒 喙頭蜥隊 投手 中華職棒 球團派往
郭峻偉 喙頭蜥隊 捕手 中華職棒 球團派往
蔡奕玄 喙頭蜥隊 內野手 中華職棒 球團派往
許基宏 俠盜隊 內野手 中華職棒 球團派往
林克謙 俠盜隊 投手 中華職棒 球團派往
2020年 曾仁和 喙頭蜥隊 投手 美國職棒 自由球員
黃暐傑 喙頭蜥隊 投手 美國職棒 自由球員
2021年 黃暐傑 巨人隊 投手 美國職棒 自由球員
2022年 陽岱鋼 俠盜隊 外野手 美國獨聯 自由球員
林子偉 喙頭蜥隊 內野手 美國職棒 自由球員
林暉盛 喙頭蜥隊 投手 美國職棒 自由球員
翁瑋均 喙頭蜥隊 投手 中華職棒 球團派往
余 謙 喙頭蜥隊 投手 中華職棒 球團派往
黃弘毅 喙頭蜥隊 投手 中華職棒 球團派往
王奕凱 藍襪隊 投手 中華職棒 球團派往
林丞軒 藍襪隊 投手 中華職棒 球團派往
林家正 喙頭蜥隊 捕手 美國職棒 球團派往
張景淯 喙頭蜥隊 投手 美國職棒 自由球員
2024年 劉俊緯 王牌隊 內野手 中華職棒 球團派往
王順和 王牌隊 外野手 中華職棒 球團派往
趙璟榮 俠盜隊 投手 中華職棒 聯盟派往
拿莫.伊漾 俠盜隊 內野手 中華職棒 聯盟派往
王奕凱 俠盜隊 投手 中華職棒 聯盟派往
楊祥禾 俠盜隊 內野手 中華職棒 聯盟派往
林子崴 俠盜隊 投手 中華職棒 聯盟派往
姚杰宏 俠盜隊 投手 中華職棒 聯盟派往
林耀煌 俠盜隊 外野手 中華職棒 聯盟派往
李家明 俠盜隊 投手 中華職棒 聯盟派往
蔡佳諺 俠盜隊 外野手 中華職棒 聯盟派往
王苡丞 俠盜隊 內野手 中華職棒 聯盟派往
林家鋐 俠盜隊 內野手 中華職棒 聯盟派往
謝葆錡 俠盜隊 投手 中華職棒 聯盟派往

[編輯] 組織

[編輯] 相關新聞

[編輯] 相關連結

[編輯] 各國職棒聯盟速見表

各 國 職 棒 聯 盟 速 見 表 與 各國職棒戰績
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 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 荷蘭棒球聯盟
美國職業棒球小聯盟 台灣職業棒球大聯盟 法國精銳棒球聯盟
美國職棒獨立聯盟 日本野球機構 義大利棒球聯盟
加拿大美國職業棒球聯盟 韓國棒球委員會 比利時聯盟
加拿大職棒聯盟 澳洲棒球聯盟 西班牙棒球聯賽
哥倫比亞職業棒球聯盟 菲律賓聯盟 德國聯邦棒球聯賽
尼加拉瓜職業棒球聯盟 以色列棒球聯盟 英國全國棒球聯賽
波多黎各棒球聯盟 中國棒球協會 瑞典聯賽
巴拿馬職棒聯盟 亞洲冬季棒球聯盟 捷克棒球聯賽
委內瑞拉聯盟 棒球挑戰聯盟 地中海職業女子棒球聯盟
多明尼加聯盟 四國島聯盟plus 瑞士國家棒球聯賽
古巴聯賽 關西獨立聯盟
墨西哥棒球聯盟 北海道棒球聯盟
墨西哥太平洋聯盟 北海道先鋒聯盟
墨西哥韋拉克魯斯聯盟 日本海聯盟
瓜地馬拉職棒聯盟 九州亞洲聯盟
棒球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