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2008年蘭陽盃全國少年硬式棒球錦標賽: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台灣棒球維基館
第20行: | 第20行: | ||
====賽事規則==== | ====賽事規則==== | ||
+ | :*比賽規則:採用中華民國棒球協會審定之學生棒球規則。 | ||
+ | :*比賽用球:採用中華民國學生棒球運動聯盟認定合格之少年硬式比賽用球。 | ||
+ | :*比賽局數:六局。 | ||
+ | :*提前結束:四局相差 <tt>10</tt> 分以上、五局相差 <tt>7</tt> 分以上。 | ||
+ | :*勝負名次判定及計分方法: | ||
+ | ::: ㈠ 預賽採循環賽制(採六局制比賽,每場限制以不超過<tt>100</tt>分鐘為限,以主審宣告為準)。<br> 勝隊<tt>2</tt>分、和局<tt>1</tt>分、敗隊<tt>0</tt>分。以積分多寡判定名次;若因積分相同無法產生名次時,依下列順序處理: | ||
+ | ::::: <tt>1.</tt> 兩隊積分相同時,以勝隊為先。 | ||
+ | ::::: <tt>2.</tt> 以該分組循環賽中之總場次計算所得之失分率較低者為先。(失分率=總失分數÷總守備局數) | ||
+ | ::::: <tt>3.</tt> 以該分組循環賽中之總場次計算所得之得分率較高者為先。(得分率=總得分數÷總攻擊局數) | ||
+ | ::::: <tt>4.</tt> 擲銅板以決定名次。 | ||
+ | ::: ㈡ 決賽採淘汰賽制,比賽需分出勝負,無時間限制,必要時得採強迫取分賽制(為節省時間,<tt>PK</tt>採奧運模式)。 | ||
+ | |||
+ | :*投手須受下列之限制:(不受賽程或賽制變化之影響,亦即延續至決賽) | ||
+ | ::: ㈠ 投手每場比賽至多可投六局;且投手不得投變化球 | ||
+ | ::: ㈡ 投手投球受隔場限制(二局內不受此限) | ||
+ | ::: ㈢ 投手離開投手板擔任野手後(投手不下場),於該場比賽中均可再擔任投手乙次。 | ||
====本屆賽制==== | ====本屆賽制==== | ||
第85行: | 第101行: | ||
==外部連結== | ==外部連結== | ||
:*[http://tina3737.pixnet.net/blog/post/25658556 金毛ken&tina媽咪] | :*[http://tina3737.pixnet.net/blog/post/25658556 金毛ken&tina媽咪] | ||
+ | ::*[https://blog.xuite.net/michaelgmax/twblog/179332138 競賽規程] | ||
{{頁面品質1|完整度-中}} | {{頁面品質1|完整度-中}} | ||
[[Category:所有賽事]][[Category:國內賽事]][[Category:蘭陽盃全國棒球錦標賽]] | [[Category:所有賽事]][[Category:國內賽事]][[Category:蘭陽盃全國棒球錦標賽]] |
2019年5月18日 (六) 23:30的修訂版本
• 目前所在分類: 主分類 > 棒球 > 賽事 > 國內賽事 > 蘭陽盃全國棒球錦標賽
蘭陽盃全國棒球錦標賽 | ||||||||||||||||||||||||||||||||||
| ||||||||||||||||||||||||||||||||||
第1屆 | 第2屆 | 第3屆(少棒、青少棒) | 第4屆(少棒、青少棒) | 第5屆(少棒、青少棒) | 第6屆(少棒、青少棒、青棒) | 第7屆(少棒、青少棒) 第8屆(少棒、青少棒) | 第9屆(少棒、青少棒、青棒) | 第10屆(少棒、青少棒、青棒) | 第11屆(少棒、青少棒) | 第12屆(少棒、青少棒) | 第13屆(少棒、青少棒) 第14屆 | 第15屆 | 第16屆 | 第17屆 | 第18屆 | 第19屆 | ||||||||||||||||||||||||||||||||||
|
目次 |
賽事簡介
賽事資訊
{"pagename":"2008%E5%B9%B4%E8%98%AD%E9%99%BD%E7%9B%83%E5%85%A8%E5%9C%8B%E5%B0%91%E5%B9%B4%E7%A1%AC%E5%BC%8F%E6%A3%92%E7%90%83%E9%8C%A6%E6%A8%99%E8%B3%BD","localurl":"%2Fwiki%2Findex.php%3Ftitle%3D","ymp":0,"human":1,"row6":0,"countdown":0,"arg1":"2008%2F12","id":"DGPK-FC","title":"","from":"2008%2F12%2F01","to":"2008%2F12%2F05","more":"","shift":"","st":{"placeholder":null,"div":"margin-left%3A40px%3Bfloat%3Aright%3B"},"links":{"placeholder":null},"p-links":{"placeholder":null},"n-links":{"placeholder":null}}
相關單位
- 指導單位:教育部、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中華民國棒球協會、中華民國學生棒球運動聯盟
- 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
- 協辦單位:宜蘭縣體育會暨棒球委員會、宜蘭縣聯賽工作小組、三星鄉公所、三星鄉體育會暨棒球委員會、三星國小家長會
- 承辦單位:宜蘭縣立三星國民中學
賽事規則
- 比賽規則:採用中華民國棒球協會審定之學生棒球規則。
- 比賽用球:採用中華民國學生棒球運動聯盟認定合格之少年硬式比賽用球。
- 比賽局數:六局。
- 提前結束:四局相差 10 分以上、五局相差 7 分以上。
- 勝負名次判定及計分方法:
- ㈠ 預賽採循環賽制(採六局制比賽,每場限制以不超過100分鐘為限,以主審宣告為準)。
勝隊2分、和局1分、敗隊0分。以積分多寡判定名次;若因積分相同無法產生名次時,依下列順序處理:- 1. 兩隊積分相同時,以勝隊為先。
- 2. 以該分組循環賽中之總場次計算所得之失分率較低者為先。(失分率=總失分數÷總守備局數)
- 3. 以該分組循環賽中之總場次計算所得之得分率較高者為先。(得分率=總得分數÷總攻擊局數)
- 4. 擲銅板以決定名次。
- ㈡ 決賽採淘汰賽制,比賽需分出勝負,無時間限制,必要時得採強迫取分賽制(為節省時間,PK採奧運模式)。
- ㈠ 預賽採循環賽制(採六局制比賽,每場限制以不超過100分鐘為限,以主審宣告為準)。
- 投手須受下列之限制:(不受賽程或賽制變化之影響,亦即延續至決賽)
- ㈠ 投手每場比賽至多可投六局;且投手不得投變化球
- ㈡ 投手投球受隔場限制(二局內不受此限)
- ㈢ 投手離開投手板擔任野手後(投手不下場),於該場比賽中均可再擔任投手乙次。
本屆賽制
- 預賽:22 隊分為 7 組,進行分組單循環賽,每組取兩隊晉級複賽。
- 複賽:14 隊進行單淘汰賽。
參賽隊伍
1 東縣豐年 |
2 中市忠孝 |
3 北縣光華
| |
4 北縣新埔 |
5 北市社子 |
6 中縣北勢
| |
7 南市崇學 |
8 中市力行 |
9 宜縣竹林
| |
10 宜縣柯林 |
11 北市東園 |
12 中市大仁
| |
13 北市福林 |
14 桃縣龜山 |
15 北縣汐止
| |
16 北縣民安 |
17 東縣太平 |
18 宜縣三星
| |
19 竹縣關西 |
20 北縣興穀 |
21 桃縣中平 |
22 南縣善化
|
賽程表
預賽
決賽
各類獎項
類別 | 獎項 | 獲獎者 |
---|---|---|
團體獎 | 球隊名次 |
1 北縣興穀2 台南崇學3 北縣新埔4 台中大仁
|
個人獎 | 打擊獎 |
1 2 3
|
投手獎 | ||
教練獎 |
相關頁面
相關新聞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