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粉絲專頁

指定打擊: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分享此網頁到Facebook
分享此網頁到Plurk
分享此網頁到百度搜藏
分享此網頁到Twitter
分享此網頁到Del.icio.us
台灣棒球維基館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第2行: 第2行:
 
'''DH,designated hitter'''
 
'''DH,designated hitter'''
  
[[指定打擊]]制度([[DH]]制),指在[[打擊順序]]上,有一名專門擔任打擊任務,而不須上場擔任防守任務的球員,指定打擊主要是讓[[投手]]不需要上場擔任[[擊球員]],而只要專心負責[[投球]]的工作,同時也可以讓更多的球員上場。
+
  [[指定打擊]]制度([[DH]]制),指在[[打擊順序]]上,有一位專門擔任打擊任務而不須上場防守的球員,指定打擊主要是讓[[投手]]專心負責[[投球]]的工作,而不需要上場擔任[[擊球員]],減少[[投手]]受傷的機會,而同時也可以讓更多的球員上場。
 +
 
 +
  指定打擊制度(DH制)最早出現於[[1973年]]04月06日,由[[美國職棒]]的[[美國聯盟]]率先採行此一制度;[[日本職棒]]的太平洋聯盟,則是於[[1975年]]的球季開始實施。台灣於[[1976年]](民國六十五年)九月開始採用指定打擊制度,但是實施的範圍也僅止於[[成棒]]而已,[[三級棒球]]部分仍維持投手必須上場打擊的舊制度,至今仍未改變。
 +
 
 +
  值得一提的是,[[金龍旗]]青棒賽曾經破天荒的出現可以使用指定打擊的規定,為[[三級棒球]]中罕見的特例。成立於[[1990年]]的[[中華職棒]]與成立於[[1997年]]的[[台灣大聯盟]],均採用指定打擊制度,與美日同時擁有兩個職棒不同制度的做法大相逕庭。
  
 
{{頁面品質1|完整度-中}}
 
{{頁面品質1|完整度-中}}
 
[[category:術語]]
 
[[category:術語]]

2005年11月19日 (六) 05:00的修訂版本

• 目前所在分類: 主分類 > 棒球 > 術語 DH,designated hitter

  指定打擊制度(DH制),指在打擊順序上,有一位專門擔任打擊任務而不須上場防守的球員,指定打擊主要是讓投手專心負責投球的工作,而不需要上場擔任擊球員,減少投手受傷的機會,而同時也可以讓更多的球員上場。

  指定打擊制度(DH制)最早出現於1973年04月06日,由美國職棒美國聯盟率先採行此一制度;日本職棒的太平洋聯盟,則是於1975年的球季開始實施。台灣於1976年(民國六十五年)九月開始採用指定打擊制度,但是實施的範圍也僅止於成棒而已,三級棒球部分仍維持投手必須上場打擊的舊制度,至今仍未改變。

  值得一提的是,金龍旗青棒賽曾經破天荒的出現可以使用指定打擊的規定,為三級棒球中罕見的特例。成立於1990年中華職棒與成立於1997年台灣大聯盟,均採用指定打擊制度,與美日同時擁有兩個職棒不同制度的做法大相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