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觸擊: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台灣棒球維基館
Jiashyan Yao(對話 | 貢獻) 小 |
|||
第1行: | 第1行: | ||
{{導覽條1|術語}} | {{導覽條1|術語}} | ||
+ | |||
<b>術語</b>:[[BUNT]] | <b>術語</b>:[[BUNT]] | ||
2021年6月5日 (六) 21:25的最新修訂版本
術語:BUNT
縮寫代碼:
說明:
擊球員不揮棒並將球棒橫握,有意輕輕用球棒觸球而使球緩行於內野的擊球。觸擊又可分為犧牲短打和突襲短打
前者主要是在壘包上有跑者時所作的戰術,讓壘包上的跑者可以安全地推進一個壘包,此時打者不記打數,稱為犧牲短打。
後者是意圖利用擊球員本身的腳程,將球碰觸到內野手較不容易防守的位置,像是三壘邊線或是一壘邊線,使得內野防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