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大聯盟澳洲棒球學院計畫: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台灣棒球維基館
Micheallin15(對話 | 貢獻) |
|||
第4行: | 第4行: | ||
==曾參與此賽事之台灣選手== | ==曾參與此賽事之台灣選手== | ||
− | :*[[蔡孟修]]( | + | :*[[蔡孟修]](2008、2009)、[[黃偉晟]](2008)、[[王躍霖]] (2009)、[[徐志維]](2009)、[[洪聖欽]](2009)、[[紀品宏]](2009)、[[陳品捷]](2009)、[[王梓安]](2009) |
==相關頁面== | ==相關頁面== |
2009年9月14日 (一) 00:20的修訂版本
• 目前所在分類: 主分類 > 棒球 > 組織 > 國外組織
大聯盟澳洲棒球學院計畫(Major League Baseball Australian Academy Program,MLBAAP),創建於2001年,由於澳洲棒球協會(Australian Baseball Federation)會依據球員年齡成立分級聯盟來比賽,其中AA (U/17) 與AAA (U/19)球員因為年齡符合大聯盟海外球員簽約最低年齡限制,所以大聯盟會邀請符合年齡之合適選手來來參加此賽事,並與球員談簽約。但這裡並不是只有澳洲當地球員,由於此賽事分為三階段,從6月初直到7月底。而台灣因為早期旅美球員簽約時間有可能在高中就學期間,導致有些參與國內高中相關賽事之球員身份引起爭議,故現今簽約時間多在球員高中畢業後,時間約在6月初至6月中,加上後續仍須辦理一些手續,此時已趕不上加入新人聯盟開賽時間,故球團會選擇將球員派往大聯盟澳洲棒球學院計畫參加比賽。
曾參與此賽事之台灣選手
相關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