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第五棒: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台灣棒球維基館
小 |
|||
第4行: | 第4行: | ||
同時,第五棒以及[[第三棒]]、[[第四棒]]則常被稱為一支球隊的[[中心打者]]。 | 同時,第五棒以及[[第三棒]]、[[第四棒]]則常被稱為一支球隊的[[中心打者]]。 | ||
+ | |||
+ | ==相關頁面== | ||
+ | :[[第一棒]]、[[第二棒]]、[[第三棒]]、[[第四棒]]、[[第六棒]]、[[第七棒]]、[[第八棒]]、[[第九棒]] | ||
{{頁面品質1|完整度-低}} | {{頁面品質1|完整度-低}} | ||
[[Category:術語]][[Category:特殊名詞]] | [[Category:術語]][[Category:特殊名詞]] |
2009年3月28日 (六) 14:42的最新修訂版本
• 目前所在分類: 主分類 > 棒球 > 術語 > 特殊名詞
第五棒在棒球中,代表先發上場的九位球員裡第五位登上打擊區的打擊者。為了一舉送回壘上的跑壘員,第五棒最被要求的是超越其他球員的長打能力,尤以能量產全壘打者為佳。也因為第五棒較不被要求選球能力,某些具有長打能力,但是打擊率不佳,無法勝任第四棒的球員,通常也會被以第五棒啟用。
同時,第五棒以及第三棒、第四棒則常被稱為一支球隊的中心打者。
[編輯] 相關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