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花蓮縣: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台灣棒球維基館
(→各級學校棒球隊) |
|||
第3行: | 第3行: | ||
[[Image:Hlxn.gif|right]] | [[Image:Hlxn.gif|right]] | ||
[[Image:HLX.jpg|150px|right]] | [[Image:HLX.jpg|150px|right]] | ||
+ | |||
+ | ==城市簡介== | ||
+ | 花蓮古稱奇萊,其面積雖為台灣各縣之冠,但為多山地形,平原僅有全面積的百分之10。多數人口都集中在平原一帶。漢人至花蓮開墾是清朝咸豐元年(1851年),相較臺灣其他地方遲。在1932年臨海道路(今蘇花公路之前身)通車前,往來花蓮通常需要乘船、而有「陸上離島」之稱。直至北迴鐵路通車後,花蓮的交通終獲大幅度改善。因自然環境因素及選手先天優異條件,運動人才眾多且均屬於速度與爆發力型,非常適合發展棒球運動。花蓮縣政府推動基層棒球運動,縣內國小部分正規訓練球隊計中原、中正、水源、豐濱、光復、太巴塱、富源、瑞穗等8隊;國中部份有化仁、光復、瑞穗等3隊;高中部分有花蓮體中1隊;大學部分有大漢技術學院1隊,轄區則有花蓮縣標準棒球場地有縣立棒球場1座,提供各項棒球運動服務,增進棒球運動學習品質。 | ||
==重要球場== | ==重要球場== | ||
第43行: | 第46行: | ||
*球星:[[謝佳賢]]、[[張建銘(1980)|張建銘]]、[[黃忠義(1967)|黃忠義]]、[[孫昭立]]、[[周思齊]]、[[劉家齊]]、[[劉義傳]]、[[吳俊達]]、[[陳執信]]、[[羅世幸]]、<br> [[陳金茂]]、[[林芳勇]]、[[王光輝]]、[[王光熙]]、[[王勇熙]]、[[羅敏卿]]、[[黃浩然]]、[[游宗龍]]、[[陳國樑]]、[[杜寅傑]]、<br> [[林禮雄]]、[[武建州]]、[[羅仁成]]、[[劉文貿]]、[[陳建村]]、[[高政華]]、[[陳興昌]]、[[陳俊傑]]、[[鄭兆行]]、[[楊進雄]]、<br> [[楊仁明]]、[[羅仁成]]、[[高松山]]、[[徐余偉]]、[[張賢智]]、[[葉長龍]]、[[侯明坤]]、[[林智平]]、[[陽新國]]、[[周惠盛]]、<br> [[羅國華(1986)|羅國華]]、[[黃恩賜(1988)|黃恩賜]]、[[江俊傑]]、[[邱俊瑋]]、[[鄭承浩]]。 | *球星:[[謝佳賢]]、[[張建銘(1980)|張建銘]]、[[黃忠義(1967)|黃忠義]]、[[孫昭立]]、[[周思齊]]、[[劉家齊]]、[[劉義傳]]、[[吳俊達]]、[[陳執信]]、[[羅世幸]]、<br> [[陳金茂]]、[[林芳勇]]、[[王光輝]]、[[王光熙]]、[[王勇熙]]、[[羅敏卿]]、[[黃浩然]]、[[游宗龍]]、[[陳國樑]]、[[杜寅傑]]、<br> [[林禮雄]]、[[武建州]]、[[羅仁成]]、[[劉文貿]]、[[陳建村]]、[[高政華]]、[[陳興昌]]、[[陳俊傑]]、[[鄭兆行]]、[[楊進雄]]、<br> [[楊仁明]]、[[羅仁成]]、[[高松山]]、[[徐余偉]]、[[張賢智]]、[[葉長龍]]、[[侯明坤]]、[[林智平]]、[[陽新國]]、[[周惠盛]]、<br> [[羅國華(1986)|羅國華]]、[[黃恩賜(1988)|黃恩賜]]、[[江俊傑]]、[[邱俊瑋]]、[[鄭承浩]]。 | ||
*其他:[[羅沙威]]、[[羅道厚]]、[[葉天送]]、[[林文城]]、[[張茂三]]、[[謝良貴]]、[[丁舒恩]]、[[楊喬娟]]。 | *其他:[[羅沙威]]、[[羅道厚]]、[[葉天送]]、[[林文城]]、[[張茂三]]、[[謝良貴]]、[[丁舒恩]]、[[楊喬娟]]。 | ||
+ | |||
{{縣市列表(下)}} | {{縣市列表(下)}} | ||
− | {{頁面品質1|完整度- | + | |
+ | {{頁面品質1|完整度-中}} | ||
[[Category:所有地點]][[Category:花蓮縣]] | [[Category:所有地點]][[Category:花蓮縣]] | ||
+ | |||
+ | [[de:Landkreis Hualien]] | ||
+ | [[en:Hualien County]] | ||
+ | [[fr:Comté d'Hualien]] | ||
+ | [[it:Contea di Hualien]] | ||
+ | [[ja:花蓮県]] | ||
+ | [[ko:화롄 현]] | ||
+ | [[nl:Hualián (xiàn)]] | ||
+ | [[zh:花蓮縣]] |
2011年10月16日 (日) 09:01的修訂版本
北部:基隆市 臺北市 新北市 宜蘭縣 桃園市 新竹市 新竹縣 中部:苗栗縣 臺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東部:花蓮縣 臺東縣 南部:嘉義市 嘉義縣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離島:澎湖縣 金門縣 連江縣 其它:台灣各地棒球史 | |||||||||||||
• 目前所在分類: 主分類 > 棒球 > 地點 > 國內地點
城市簡介花蓮古稱奇萊,其面積雖為台灣各縣之冠,但為多山地形,平原僅有全面積的百分之10。多數人口都集中在平原一帶。漢人至花蓮開墾是清朝咸豐元年(1851年),相較臺灣其他地方遲。在1932年臨海道路(今蘇花公路之前身)通車前,往來花蓮通常需要乘船、而有「陸上離島」之稱。直至北迴鐵路通車後,花蓮的交通終獲大幅度改善。因自然環境因素及選手先天優異條件,運動人才眾多且均屬於速度與爆發力型,非常適合發展棒球運動。花蓮縣政府推動基層棒球運動,縣內國小部分正規訓練球隊計中原、中正、水源、豐濱、光復、太巴塱、富源、瑞穗等8隊;國中部份有化仁、光復、瑞穗等3隊;高中部分有花蓮體中1隊;大學部分有大漢技術學院1隊,轄區則有花蓮縣標準棒球場地有縣立棒球場1座,提供各項棒球運動服務,增進棒球運動學習品質。 重要球場本縣市轄內的主要棒球場地列表如下: 各級學校棒球隊本縣市轄內的各級學校棒球隊列表如下: *備註:以100年度各級棒球聯賽報名為準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中職校: 大專院校: 已解散球隊:
相關組織設址於本縣市的棒球組織、機關列表如下:
本地名人誕生於本縣市的棒壇重要人物列表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