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世界棒壘球總會
• 目前所在分類: 主分類 > 棒球 > 組織 > 國外組織
目次 |
簡介
世界棒壘球總會(World Baseball Softball Confederation,簡稱WBSC),是2013年4月在日本原國際棒總末代執委會上成立的新組織。由原國際棒總和國際壘總合併而成;為棒、壘球運動的國際管理組織,當初成立目的以棒壘球成為奧運會必辦項目為目標。原國際棒總會長法卡利為現任會長。共有143會員國。總部設於瑞士洛桑。
國際棒總時期
國際棒球總會(International BAseball Federation,簡稱IBAF),成立於西元1938年,最早名稱也為「國際棒球總會」,與現名相同,英文也為International Baseball Federation,但縮寫為IBF。1944年改名為「國際業餘棒球總會」(簡稱FIBA),1973年~1975年間分裂為原本就有的國際業餘棒球總會(FIBA),和新成立的世界業餘棒球總會(FEMBA),並於1976年合併為國際棒球協會(簡稱AINBA或IBA),1993年才改名為國際棒球總會(IBAF)。共有119會員國。
主要辦理國際棒球相關賽事,如世界12強棒球賽、奧運會棒球賽等;而在奧運比賽中,西元1992年第二十五屆巴塞隆納奧運會,棒球首次成為正式比賽項目,該屆比賽中華隊獲得銀牌,也是目前中華隊在奧運會棒球賽中所得到最佳的名次。
另外也負責主辦U-18(相當於「青棒」)、U-15(青少棒)和U-12(少棒)等三項世界盃以及世界盃女子棒球賽等國際重要賽事。2006年起,並且與美國職棒大聯盟合作舉辦世界棒球經典賽,有十六個國家的棒球菁英與會,為世界棒球史上最大的盛事。
另外也曾經主辦過世界盃棒球錦標賽(1938~2011年)、洲際盃棒球賽(1973~2010年)和會長盃棒球賽(1988~1993年)。
世界棒壘球總會
ISF於2012年10月31日時,在美國休士頓召開臨時年會,經表決以44比30票通過將和IBAF合併。同年12月12日,IBAF全體會員國一致贊成和ISF合併。同年12月17日,IBAF和ISF會長法卡利和波特在瑞士洛桑宣布兩總會將正式合併,定名為世界棒壘球總會(World Baseball Softball Confederation,WBSC)。
IBAF於2013年4月14日在東京舉行的執委會中正式通過WBSC的憲章並發表新標誌,宣告WBSC成立;IBAF和ISF走入歷史。原IBAF及ISF會長法卡利和波特轉任WBSC共同主席。
2013年9月8日正式加入國際奧會。2014年5月11日在突尼西亞突尼斯舉行首屆執委會,前國際棒總會長;共同主席之一法卡利當選WBSC首任會長。同年9月,網站(www.wbsc.co)正式上線,但仍保留原IBAF和ISF網頁。原ISF改制為WBSC壘球部並搬遷至瑞士洛桑WBSC總部。2015年11月,網站改版(www.wbsc.org),原IBAF和ISF網頁下線關閉。
爭取棒壘球返奧和調整國際賽事
2005年及2009年棒球項目被國際奧會逐出2012年倫敦和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後,如何讓棒球在2020年重返奧運,成為時任IBAF會長法卡利任內最重要的目標,法卡利後和大聯盟合作從整併國際賽事著手,經國際棒總2011年12月4日大會決議計畫為:
- 第三屆世界棒球經典賽(WBC)增加資格賽賽制,使參賽球隊增為28隊,並取代原世界盃。
- 主辦U-12、U-15、U-18和U-21世界盃。(U-12、U-15、U-18為原世界少棒、青少棒和青棒賽更名)
- 主辦世界12強棒球賽。(自2015年起,四年一屆)
但由於IOC對棒壘球合為一個項目不表贊同(仍屬二單項總會管理),法卡利和時任國際壘總會長波特於2012年7月會商決定將組織新單項國際總會,並以新名稱爭取棒壘球返奧。
2013年4月WBSC成立後,5月國際奧會在俄羅斯將棒壘球列入2020年奧運候選項目。WBSC雖積極遊說;但9月8日國際奧會年會投票表決。以24:49票敗給角力。棒壘球再度和奧運正式項目絕緣。不過隨著東京拿下2020年奧運主辦權後,IOC主席巴赫於2013年11月表示可以考慮棒壘球項目出現在該屆奧運會。返奧之路出現轉機。
2014年2月,IOC在俄羅斯索契舉行的年會中通過「2020計畫」的奧運改革草案,擬刪除現行28大項的比賽項目上限並讓主辦城市可選擇自辦大項。該草案在12月8日於摩納哥舉行的臨時年會中以98票全數贊成通過。一般認為棒壘球項目保證重返2020年東京奧運。
2016年6月,IOC執委會通過推薦棒壘球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增辦項目。於8月4日在里約熱內盧舉行的年會以85票贊成通過。棒球確定重返2020年奧運。
歷任會長
IBAF時期
- 任職期間 會長姓名
- 1938年 Leslie Mann (美國)
- 1939年-1943年 Jaime Marine (古巴)
- 1944年-1945年 Jorge Reyes (墨西哥)
- 1946年-1947年 Pablo Morales (委內瑞拉)
- 1948年-1950年 Chale Pereira (尼加拉瓜)
- 1951年-1952年 Pablo Morales (委內瑞拉)
- 1953年-1968年 Carlos M. Zecca (哥斯大黎加)
- 1969年-1973年 Juan Isa (荷屬安地列斯)
- 1973年-1974年 William Fehring (美國)
- 1975年 Carlos J. García (尼加拉瓜)
- 1976年-1979年 Manuel González Guerra (古巴)
- 1981年-1993年 Robert E. Smith (美國)
- 1993年-2006年 Aldo Notari (義大利)(任內去世)
- 2006年-2007年 彭誠浩 (中華民國)(代理)
- 2007年-2009年 Harvey Schiller (美國)
- 2010年-2012年 Riccardo Fraccari (義大利)
WBSC
- 2013年4月14日-2014年5月11日 Riccardo Fraccari (義大利)和Don Porter(美國)任共同主席
- 2014年5月11日-現任 Riccardo Fraccari (義大利)
會員國
世界各大洲會員國及各洲棒協分布如下:
亞洲地區,25會員國
成員名 | 成員名 | 成員名 | 成員名 | 成員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亞洲棒球總會(Baseball Federation of Asia,簡稱:BFA)
- 共有24個會員國。
成員名 | 成員名 | 成員名 | 成員名 | 成員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洋洲地區(WBSC Oceania-大洋洲棒壘球協會),15會員國
成員名 | 成員名 | 成員名 | 成員名 | 成員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美洲地區,34會員國
成員名 | 成員名 | 成員名 | 成員名 | 成員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泛美棒球聯邦(Confederación Panamericana de Béisbol,簡稱:COPABE)
- 共有30個會員國。
成員名 | 成員名 | 成員名 | 成員名 | 成員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歐洲地區(WBSC European-歐洲棒壘球協會) ,40會員國
成員名 | 成員名 | 成員名 | 成員名 | 成員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洲地區,24會員國
成員名 | 成員名 | 成員名 | 成員名 | 成員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準會員
- 美國業餘棒球大會(American Amateur Baseball Congress,AABC)
- 法語棒壘球協會(Association Francophone de Baseball et Softball,AFBS)
- 澳洲棒球聯盟(Australia Baseball League,ABL)
- 中華職業棒球聯盟(Chinese Professional Baseball League,CPBL)
- 多明尼加職業棒球聯盟(Liga de Béisbol Profesional de la República Dominicana,LIDOM)
- 韓國棒球委員會(Korea Baseball Organization,KBO)
- 墨西哥棒球聯盟(Liga Mexicana de Beisbol,LMB)
- 墨西哥太平洋聯盟(Mexican Pacific League,LMP)
- 日本野球機構(Nippon Professional Baseball,NPB)
- 美國小馬棒壘球聯盟(PONY Baseball and Softball League)
- 波多黎各羅伯托·克萊門特職業棒球聯盟(Puerto Rico Roberto Clemente Professional Baseball League,LBPRC)
- 美國特殊運動協會(United States Specialty Sports Association,USSSA )
- 委內瑞拉職業棒球聯盟(Venezuelan Professional Baseball League,LVBP)
世界棒壘球總會主辦的棒球國際賽事
- 世界12強棒球賽
- U-12世界盃棒球賽(原IBAF世界少棒錦標賽)
- U-15世界盃棒球賽(原IBAF世界青少棒錦標賽)
- U-18世界盃棒球賽(原IBAF世界青棒錦標賽)
- U-23世界盃棒球賽(原U-21世界盃改制)
- 世界盃女子棒球賽
- 另外和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協辦奧運棒球賽事和國際大學體總(FISU)協辦世界大學運動會棒球賽事以及和美國職棒大聯盟協辦世界棒球經典賽(WBC)
組織
- 棒球部
- 壘球部
- 執行委員會
執行委員會主要官員
- 首席副會長(棒球)Reynaldo GONZALEZ
古巴
- 常務副會長(棒球)Israel ROLDAN
波多黎各
- 秘書長羅周培
馬來西亞
- 棒球員代表Justin HUBER
澳洲
- 會員代表(棒球)Paul SEILER
美國、 Ron FINLAY
澳洲
棒球世界排名
- 目前最新排名:
WBSC 棒球世界排名 Top 30 Updated:2023/12/31 排名 國 家 積分 變化 1 日本 5797 -- 2 墨西哥 4764 -- 3 美國 4492 -- 4 韓國 4353 -- 5 中華 4170 -- 6 委內瑞拉 3975 -- 7 荷蘭 3288 -- 8 古巴 3121 -- 9 多明尼加 2667 -- 10 巴拿馬 2534 -- 11 澳洲 2367 -- 12 波多黎各 2355 -- 13 哥倫比亞 2105 -- 14 義大利 1939 -- 15 捷克 1900 -- 16 加拿大 1397 -- 17 德國 1223 -- 18 英國 1142 -- 19 以色列 1086 -- 20 尼加拉瓜 1021 -- 21 法國 792 -- 22 西班牙 775 -- 23 巴西 762 -- 24 中國 447 -- 25 比利時 365 -- 26 克羅埃西亞 317 -- 27 庫拉索 317 -- 28 菲律賓 316 -- 29 奧地利 295 -- 30 瑞典 280 -- WBSC 女子棒球世界排名 Updated:2024/08/06 排名 國 家 積分 變化 1 日本 1405 -- 2 美國 918 ▲2 3 加拿大 755 ▲4 4 委內瑞拉 745 ▼1 5 中華 744 ▼3 6 墨西哥 741 ▼1 7 波多黎各 490 ▼1 8 香港 377 -- 9 古巴 350 -- 10 韓國 313 -- 11 澳洲 264 -- 12 法國 180 -- 13 菲律賓 172 -- 14 中國 151 -- 15 印度 130 -- 16 印尼 109 -- 17 巴基斯坦 94 -- 18 多明尼加 72 -- 19 泰國 68 -- 20 捷克 56 --
相關頁面
相關新聞
- [2015-11-20] U21世界盃走入歷史 下屆改由U23取代【自由時報】
- [2015-11-22] 可望重返東京奧運 WBSC建議恢復8隊【自由時報】
- [2016-03-18] 台灣世界排名升至第3 三級棒球打天下【ETToday】
- [2016-03-24] 首屆U23十月墨國登場 冠軍積分大進補【TSNA】
- [2016-05-12] 世界棒壘球總會 中、日、韓文網站上線【ETToday】
- [2019-01-25] 國際棒球賽宣布重大變革 U23、U18將改7局制【ETToday】
- [2019-01-26] 對戰優質率做出改革 台灣隊曾因這點無緣金牌【自由時報】
- [2019-01-26] 國際賽改打7局 網友憶起台灣隊魔咒【自由時報】
- [2019-02-18] 兩大國際賽改7局制 WBSC:因應時代改變【蘋果日報】
- [2019-02-22] 2024年巴黎奧運 棒球再度出局【蘋果日報】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