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放球點
台灣棒球維基館
在2017年12月3日 (日) 08:20由220.143.253.103(對話)所做的修訂版本
名稱由來
- 美:Release Point
- 日:
- 中文翻譯:放球點、出手點
- 放球點指的就是投手的出手位置(arm slot),如果將放球點和距離地面高度差距由高往低排列,並以虛擬時鐘加以描述,大概可以這樣敘述:
- 1.上肩投球(高壓投法)(over hand):通常出手角度會在1點鐘左右,而這樣的出手角度,縱向角度大,如果再加上投手人高手長,會讓打者感覺到球就像從二樓投出,而這類投手投出的變化球,縱向變化也遠比水平變化來得大。但是因為每次投球都要高舉手臂,肩膀負荷大,所以在球賽後段投手必須注意,有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因為失去體力,導致肩膀高度較原先來得低,使放球點降低,球的軌跡變得較平。
- 2.斜肩投球(四分之三投法)(three quarter):因從3點至12點形成90度直角,四分之三(THREE QUARTER)的位置恰好在2點鐘方向,所以就以此命名,現今東西方都以此為主流,而又稱為斜肩投法,而其成為主流原因是因為他擁有大多數投法的眾合優點,而再細分又分為四分之三高壓及四分之三側肩。
- 面對與投手同樣慣用手之打者,四分之三側肩(四分之三側投)較四分之三高壓投出之球路更容易產生平移效果。 按理來說四分之三投法因犧牲一點速度來換取球路的游動,所以球速應較高壓投法慢(從球的旋轉來看)。但可能是因為對肩膀負荷較小,所以包括諾恩萊恩(四分之三高壓)、藍迪強森(四分之三側投)都是知名的速球王。
- 3.側肩投球(側肩投法)(sidearm):出手角度常在3點鐘左右,側肩投法因出手方式,容易造成比上述方式更大的水平位移量(應可說是所有投法之最)。所以球投出時,與投手相同慣用手之打者會感覺球好像從背後而來(尤其遇到速球投手更可怕),有些側肩投法投手在面對相反慣用手之打者會改採取四分之三投法,但也有些知名投手則是採取將速球塞入打者內側,再以控制在打者外側的球路(變速球)解決打者,變速球也是目前現今投手對付和自己相反慣用手打者的利器。
- 4.低肩投球(下勾投法)(under hand):出手角度在4點鐘左右,有部分投手出手角度會在5點鐘,甚至有些投手出手位置比5點鐘更低,如日本職棒千葉羅德隊投手渡邊俊介。此類投手的出手方式是由下往上,且由於球的旋轉方式,所以他的速球真的會往上升,而他的曲球則是最厲害的,前半段是往上升,後半段因重力影響又會掉下來,但若以下墜曲球的握法投出,球是真的會一直往上飄,成為真正的上飄球。
- (3)韓國投手鄭大鉉之投球動作分解圖
- http://www.baseballtaiwan.net/pitchers/daitoa/jungdaehyun/motion.htm
(低肩投球補充:在棒球界裡使用低肩投球(下勾投法)的投手,其實出手點為極端的低,我們更常從轉播、相關資料中聽到、看到的為「低肩側投」,而低肩側投與下勾投球的差別在哪?如果要從其中刻意的抓出差別,可以仔細的觀察前兄弟象投手廖于誠、前日本職棒千葉羅德海洋隊,現為日本業餘球隊投手教練的渡辺俊介,他們的出手點都是逼近五點鐘,甚至渡邊偶爾還會低到「五點半快六點鐘」,這類極端投球法就可直接稱為「下勾投球」;再來觀察現富邦悍將隊投手林晨樺以及前Lamigo桃猿隊的曾琮萱,他們的起始動作都是像準備要進行下勾投球但是出手點卻比想像中的來的高了一些,大約為四點鐘或是「三點半快四點鐘」,偶爾再來個「下勾」作為混淆,這類型的投手就可以稱為「低肩側投」。而下勾投球的球路位移的「上飄感」較為明顯,而低肩側投的球路以右打者視角來看比較像是「稍微內竄」。而這兩種投球法可以統稱為「低肩投球」,不過在稱呼上面當然也不必太過要求,只是在辨別與資料蒐集上,希望可以讓以後的資料更為詳細與分明。)
投手投球分解動作網站
- 投手空間(曲永健先生建立)
- Pitching Video Clips(前小聯盟投手,Steve Ellis建立)
- 投球肩膀高度的傷害關係
- 棒球投手在投球時的運動傷害部位經常發生在手肘內側,那是因為在出手瞬間手往內轉的力量都是由韌帶來吸收,當這個力量過強加上長時間累積的疲勞時,韌帶將有可能斷裂,而當手肘過低時,這個力量會特別大,也特別容易產生運動傷害。
- 另一方面,當球出手前我們身體腰部傾斜的角度也會影響到手肘的高度,手肘高度相對影響了手肘內翻力矩的大小。根據研究結果顯示,最好的投球角度有三種,一是手肘高於肩膀10度,身體向前傾10度;二是手肘跟肩膀一樣高,身體向前傾20度;三是手肘跟肩膀一樣高,身體向前傾30度。這三種情況作用在手肘內側的力量較小,也比較不會產生運動傷害,當然,必須提醒的是,這個數據僅適用於肩上投球者跟四分之三投球者,側投與下勾投手並不適用。
- 當身體向後傾時,手肘必須抬高到高於肩膀10度到20度才有可能讓手肘內側力量減少,若照一般人最常投的與肩膀呈水平,力矩會偏高,也較容易產生運動傷害,因此,當我們在投球時,以往教練都一直要我們寧可肩膀向本壘傾斜也不要向後倒,因為這樣會影響控球力跟球速,其實,這樣子去投球也容易對手肘內側施加太大的壓力。
- 常見的肩關節運動傷害危險因子-GIRD
- 文章內提到當投球時手肘高度過度高於肩膀高度,肩膀關節受傷機率會加大。投手完成動作期(Follow-through) 這個動作是讓投手在球離手後能將投球側上肢及雙側下肢肌肉在短時間順利放鬆不收縮做功,僅跟隨整體剩餘的慣性移動,才不會對肩關節後側的軟組織造成額外的負荷。
投 手 投 球 方 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