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臺北市97學年度北部七縣市青少棒校際棒球邀請賽
台灣棒球維基館
• 目前所在分類: 主分類 > 棒球 > 賽事 > 國內賽事 > 福爾摩沙盃全國青少棒邀請賽
福爾摩沙盃全國青少棒邀請賽 | ||||||||||||||||||||||||||
| ||||||||||||||||||||||||||
北部七縣市:第1屆 | 第2屆 | 第3屆 福爾摩沙盃:第1屆 | 第2屆 | 第3屆 | 第4屆 | ||||||||||||||||||||||||||
|
目次[隱藏] |
賽事簡介
賽事資訊
{"pagename":"%E8%87%BA%E5%8C%97%E5%B8%8297%E5%AD%B8%E5%B9%B4%E5%BA%A6%E5%8C%97%E9%83%A8%E4%B8%83%E7%B8%A3%E5%B8%82%E9%9D%92%E5%B0%91%E6%A3%92%E6%A0%A1%E9%9A%9B%E6%A3%92%E7%90%83%E9%82%80%E8%AB%8B%E8%B3%BD","localurl":"%2Fwiki%2Findex.php%3Ftitle%3D","ymp":0,"human":1,"row6":0,"countdown":0,"arg1":"2009%2F02","id":"DGPK-FC","title":"","from":"2009%2F02%2F16","to":"2009%2F02%2F20","more":"","shift":"","st":{"placeholder":null,"div":"margin-left%3A40px%3Bfloat%3Aright%3B"},"links":{"placeholder":null},"p-links":{"placeholder":null},"n-links":{"placeholder":null}}
2009/2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1 |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相關單位
- 指導單位:中華民國學生棒球運動聯盟、台灣棒球聯盟、中華民國棒球協會
-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 承辦單位:臺北市棒球協會、臺北市立重慶國民中學
- 協辦單位:臺北市體育處、臺北市政府水利工程處、臺北市棒球委員會、臺北市士林區體育會、臺北市立陽明高級中學、臺北市立重慶國民中學家長會
賽事規則
- 比賽用球:採用大揚HP-850硬式棒球。
- 比賽規則:採用中華民國棒球協會審定之規則。
- 計分及名次順位之排定
- (一)循環賽:
- 1. 採積分制:每場之勝隊得二分,敗隊得○分,和局各得一分,以積分多寡排定名次。
- 2. 因積分相同無法產生名次時,依下列順序處理:
- ⑴ 二隊積分相同時,以勝隊為先。(二隊以上時亦同)
- ⑵ 以該分組循環賽中之總場次之總失分較少者為先。
- ⑶ 以該分組循環賽中之總場次之總得分較多者為先。
- ⑷ 以該分組循環賽中之總場次之總安打數較多者為先。
- ⑸ 擲銅板以決定名次。
- (註:因故被褫奪比賽之球隊,其已賽之成績均不予以計算。)
- (二)淘汰賽:每場均賽至勝負為止。
- 附則:投手持球15秒內須投球,此15秒以裁判員之認定為準。若15秒內未投出,則計壞球一個。
本屆賽制
- 預賽:20 隊分為 6 組,進行分組單循環賽,每組取兩隊晉級複賽,採七局兩小時制。
- 複賽:12 隊進行單淘汰賽,採七局後PK賽。
參賽隊伍
參賽名單
大會組織
大會職員
賽程表
各類獎項
類別 獎項 獲獎者 團體獎 球隊名次 1北市重慶B
2高市大仁
3北縣新埔個人獎 打擊獎 1鄭吉宏(北縣新埔)
2蔡奕玄(北市重慶B)
3王琮立(高市大仁)全壘打獎 張 奕(北市重慶B)
黃柏瑞(北縣二重)
彭柏勳(北縣新埔)
黃健彰(北縣福營)
洪子傑(中縣光復)
李銘叡(中市向上)功勞獎 蔡奕玄(北市重慶B) 投手獎 謝孟崴(北市重慶B) 教練獎 劉明光(北市重慶B)
相關頁面
相關新聞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