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使用者:台灣阿成/我的個人聲明
文:台灣阿成
雖然再過幾個小時我就要出國了,不過在得知維基館今天發生了一些事之後,我還是抽空寫下這篇聲明。
看來幻象兄這回離去的意志是堅定的,如果在這裡的編輯已經成為一種負擔、或者上傳的照片被引用已經成為一種困擾,那麼我個人尊重幻象兄離去和刪除自己所拍照片的決定。如同本站免責聲明裡所寫的:「...台灣棒球維基館的參與者是自由的...」、「...您沒有與任何人有契約關係...」,所以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的來去。台灣棒球維基館是一個Wiki平台,強調的是協同創作、知識共享,如果大家覺得在這個平台上分享知識是一件快樂的事,就來參與;如果覺得是個負擔,隨時都可離去。
關於他站轉貼本館宣告為ARR的照片一事,等這陣子的事忙完後會設法進行道德勸說,以降低其繼續發生的可能性(請恕本站無法替使用者進行法律訴訟)。往後,如果使用者非常在意自己的版權問題,請勿再上傳這類的照片了,以免造成日後困擾。
再者,首頁的棒球教室(和台灣棒球一級棒)裡第一個奪得台灣甲子園代表權的隊伍,並不是嘉農,而是建中的前身台北一中;嘉農是日治時期台灣第一個「打入甲子園決賽」的隊伍(也是唯一一個),感謝幻象兄的指正。(可否請Yoshi幫忙更正一下相關內容。還有,研究團隊成員應不斷充實自己的棒球知識,以增加對棒球的瞭解!)
過幾天(7/24),棒協有一個新書發表記者會,研究團隊和棒協近來的合作成果也會有一個簡單的報告,但因我屆時並不在國內,所以兩、三天前即擬妥了一篇文稿,轉請棒協代為宣讀,現在順便在此公告給大家週知(見附錄)。
最後,個人還是非常肯定與感謝幻象兄這一年多來對維基館的貢獻,沒有幻象兄的付出就沒有維基館的今天。此外,也要在此誠摯的呼籲大家,如果您認同本館的理念,請您繼續熱情的參與,因為,如沒有大家的參與,維基館也會沒有明天。(遺失的圖片連結就麻煩大家一起幫忙修復了,謝謝!)
附錄:台灣棒球數位典藏計畫簡介
by 淡江大學資圖系副教授 林信成
主持人,各位女士、先生:大家好!
我是淡江大學資圖系副教授林信成,也是國科會台灣棒球數位典藏計畫主持人。首先非常感謝棒協提供這個機會讓我們能介紹這個為期三年的研究計畫,但因個人目前不在國內,無法親臨現場,僅能委由代理人幫忙宣讀此份資料,非常抱歉。
台灣棒球數位典藏計畫的目的是希望能藉由資訊科技之助,建立一個具有文化保存價值的台灣棒球數位典藏庫。自2004年起,我開始帶領研究生組成研究團隊投入這個研究計畫案。一開始我們很幸運的取得聯合知識庫合法授權相關資料,再由研究小組建置一個名為「台灣棒球運動珍貴新聞檔案數位資料館」的網站(網址在http://ndap.dils.tku.edu.tw/ ),至今約收錄了35,000篇歷史性棒球新聞和1,200幅照片,今年預計增加到50,000篇/1,500幅。
不過,因為新聞報導有其侷限性,為了彌補新聞資料之不足,以便能提供更深入、更完整的台灣棒球發展脈絡給讀者,我們自第二年(2005年)起開始建立另一個名為「台灣棒球維基館」的加值應用網站(網址為http://twbsball.dils.tku.edu.tw/ ),並開放供所有人士合力撰寫更多元化的內容。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台灣棒球維基館」目前已有六千多個棒球相關頁面,總點閱率更高達一千多萬次。使用者投入編輯的情況相當踴躍,目前為止共有九萬多次的編輯記錄,其中編輯最多的使用者是高達兩萬餘次的「幻象兩千」。此外,在Google的棒球詞彙檢索中,「台灣棒球維基館」亦經常名列前茅,成為人們熟知的熱門網站,這是當初建立這個網站時所始料未及的。
第三年(2006年)起,我們覺得除了媒體提供的新聞資料庫和網友協同創作的知識庫之外,如果能尋求相關單位或人士的合作,徵集到更具權威性的史料加入這個數位典藏庫中,必定更能提升其利用價值。於是在謝仕淵老師的居中協助下,研究小組與中華民國棒球協會取得了聯繫和合作默契,由棒協提供相關棒球文物,包括歷屆獎牌、獎盃、錦旗、簽名球、比賽紀錄等,而研究小組則將此批文物分類整理、拍照存檔、後製上網,以供所有對棒球有興趣的人士瀏覽、查閱。
各位今天看到的這段影片,是研究小組利用聯合知識庫提供的照片和棒協提供的文物所製作出來的,當然,還有一些珍貴的老照片是由棒壇先進如蘇正生先生、洪太山先生、簡永昌先生、黃仁惠先生等授權謝仕淵老師間接提供的。這是一個講求團隊合作的時代,我們認為只有在眾人的通力合作之下,才能發揮眾志成城的力量,也才能建立一個完善的台灣棒球數位典藏庫。在此除了感謝棒協給予研究小組這個發表機會外,也感謝相關單位和相關人士在各方面的協助,更要感謝眾多棒壇先進的努力才讓台灣棒球擁有如此豐碩的文化成果。
謝謝各位。
如果您對此篇聲明有任何回應,請寫在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