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世界盃棒球賽
• 目前所在分類: 主分類 > 棒球 > 賽事 > 國際賽事 |
成棒國際賽事 |
---|
奧運 | 經典賽 | 12強賽 | 女子世界盃 | U23世界盃 | 亞錦賽 | 亞運會 | 亞冠賽 | 哈連盃 | 港口盃 | 勞工盃 | 台美賽 | 義大利賽 | 洲際大賽 |
三級棒球國際賽事列表 | 國際棒球項目列表 | 台灣棒球賽事列表 | 台灣停辦棒球賽事列表 |
目次[隱藏] |
賽事簡介
世界盃棒球賽(Baseball World Cup)是由國際棒球總會(IBAF)所主辦的國際賽事,從1938年舉行第一屆比賽,至2011年共舉辦了三十九屆的比賽。
「世界盃棒球賽」六十餘年來僅有四次由亞洲國家承辦(1980年在日本、1982年在韓國,2001年、2007年在中華民國)。前二十屆名稱為世界業餘棒球賽(Amateur World Series),由「國際業餘棒球總會」(英文:International Amateur Baseball Federation;西語:Federación Internacional de Béisbol Amateur, 簡稱FIBA)所主辦。早年的比賽多由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國家參與,歐洲球隊(荷蘭除外)在加入不久後,感受到拉丁美洲國家似乎不太歡迎他們加入國際棒球的成員,義大利遂於1973年發起一名為洲際盃棒球賽的新賽事,並於賽事期間成立世界業餘棒球總會(英文:World Amateur Baseball Federation;西語:Federación Mundial de Béisbol Amateur, 簡稱FEMBA),導致1973年~1975年間國際業餘棒球總會的分裂。
除了原本就有的國際業餘棒球總會(FIBA)(以古巴為首)持續舉辦賽事外,新成立的世界業餘棒球總會(FEMBA)(以美國為首)也辦理自己的比賽,其中1973年由國際業餘棒球總會(FIBA)在古巴舉行的為『第21屆世界業餘棒球賽』,而1973年與1974年由世界業餘棒球總會(FEMBA)分別在尼加拉瓜和美國舉行的則定名為『第1屆世界棒球錦標賽』與『第2屆世界棒球錦標賽』(World Championship)。直到1976年雙方才合併為國際棒球協會(International Baseball Association, 簡稱AINBA或IBA),而原本的『第1屆世界棒球錦標賽』與『第2屆世界棒球錦標賽』則延續屆次改為『第22屆世界棒球錦標賽』與『第23屆世界棒球錦標賽』,從此世界業餘棒球賽於是改名為世界棒球錦標賽(World Championship)。而在國際業餘棒球總會分裂期間,中華隊僅參加以美國為首的世界業餘棒球總會(FEMBA)所舉辦的比賽,因而未參加1973年的第二十一屆世界棒球錦標賽;另1978年、1980年則是因為奧會會籍問題未能參賽。
1993年國際棒球協會(AINBA或IBA)改名為國際棒球總會(International Baseball Federation, 簡稱IBAF),並在1996年投票通過開放讓職業球員參賽。而1998年起世界棒球錦標賽則改名為世界盃棒球賽(Baseball World Cup),並且首度開放讓職業球員參賽。之所以定名為「世界盃」,就是希望可以像世界盃足球賽般蓬勃發展。但這項賽事並不像世界盃足球賽或世界盃橄欖球賽那樣地為大眾所熟悉與受歡迎。在2006年第一屆世界棒球經典賽(World Baseball Classic)即將舉行的幾個月前,許多球評甚至還稱呼經典賽為「棒球界的世界盃」。也許他們並不知道已經有一個叫做世界盃的棒球賽事,而且它已經存在快七十年了。
第一屆世界盃於1938年在英國舉行,由英國與美國進行五戰三勝系列賽,在第四戰中英國贏得勝利也拿下的第一個「世界盃」冠軍,次年「紅色閃電」古巴開始稱霸世棒賽。古巴自1952年第13屆以來,創下在有參加的世界盃賽事中二十連奪冠的紀錄,直到2007年於中華民國舉辦的第37屆始中斷。在這之中1965年因哥倫比亞右翼政派的緣故拒發給古巴球員簽證而未參加、1973~1975年間國際業餘棒球總會分裂時只參加國際業餘棒球總會(FIBA)所辦的比賽、1982年因抵制韓國(因韓國抵制1980年莫斯科奧運)而未參加,若非這幾次因故未參加,恐怕還要多擁幾座冠軍獎盃。
中華民國於1972年首度進軍世界盃,1978年、1980年兩度因奧會會籍問題未能參賽,也無法參加世界各項成棒賽,同時期亞洲棒球錦標賽也因故停辦,那段期間,中華民國棒球幾乎完全喪失與世界列強互動的機會。重返國際棒壇之後,中華隊歷屆均有參賽,歷屆最佳名次是1984年的亞軍,1998年最慘,退到第十三名。中華隊在世界盃歷史上,總共參加了十八屆比賽,累計出賽171場,獲得87勝69敗戰績、勝率0.558。
不過由於棒球目前暫時為非奧運項目(2012年、2016年),為了重返2020年奧運,IBAF和MLB合作更新國際賽賽制並推展全球棒運發展,IBAF除擬仿足球和籃球舉辦分齡賽外,並於2011年9月決定停辦世界盃,獨尊WBC為真正的世界級比賽,2011年第三十九屆比賽於巴拿馬舉辦後,世界盃即走入歷史。
歷屆概況
- 世界業餘棒球賽(Amateur World Series)
年度 | 屆別 | 比賽地點 | 參賽國 | 冠軍球隊 | 亞軍球隊 | 季軍球隊 | 殿軍球隊 | 中華隊名次 | 中華隊戰績 |
---|---|---|---|---|---|---|---|---|---|
1938年 | 第1屆 | 聯合王國 | 2 | 聯合王國 | 美國 | 無 | 無 | 未參賽 | 無 |
1939年 | 第2屆 | 古巴 | 3 | 古巴 | 尼加拉瓜 | 美國 | 無 | 未參賽 | 無 |
1940年 | 第3屆 | 古巴 | 7 | 古巴 | 尼加拉瓜 | 美國 | 委內瑞拉 | 未參賽 | 無 |
1941年 | 第4屆 | 古巴 | 9 | 委內瑞拉 | 古巴 | 墨西哥 | 巴拿馬 | 未參賽 | 無 |
1942年 | 第5屆 | 古巴 | 5 | 古巴 | 多明尼加 | 委內瑞拉 | 墨西哥 | 未參賽 | 無 |
1943年 | 第6屆 | 古巴 | 4 | 古巴 | 墨西哥 | 多明尼加 | 巴拿馬 | 未參賽 | 無 |
1944年 | 第7屆 | 委內瑞拉 | 8 | 委內瑞拉 | 墨西哥 | 古巴 | 巴拿馬 | 未參賽 | 無 |
1945年 | 第8屆 | 委內瑞拉 | 6 | 委內瑞拉 | 哥倫比亞 | 巴拿馬 | 尼加拉瓜 | 未參賽 | 無 |
1947年 | 第9屆 | 哥倫比亞 | 9 | 哥倫比亞 | 波多黎各 | 尼加拉瓜 | 墨西哥 | 未參賽 | 無 |
1948年 | 第10屆 | 尼加拉瓜 | 8 | 多明尼加 | 波多黎各 | 哥倫比亞 | 墨西哥 | 未參賽 | 無 |
1950年 | 第11屆 | 尼加拉瓜 | 12 | 古巴 | 多明尼加 | 委內瑞拉 | 巴拿馬 | 未參賽 | 無 |
1951年 | 第12屆 | 墨西哥 | 11 | 波多黎各 | 委內瑞拉 | 古巴 | 多明尼加 | 未參賽 | 無 |
1952年 | 第13屆 | 古巴 | 13 | 古巴 | 多明尼加 | 波多黎各 | 巴拿馬 | 未參賽 | 無 |
1953年 | 第14屆 | 委內瑞拉 | 11 | 古巴 | 委內瑞拉 | 尼加拉瓜 | 多明尼加 | 未參賽 | 無 |
1961年 | 第15屆 | 哥斯大黎加 | 10 | 古巴 | 墨西哥 | 委內瑞拉 | 巴拿馬 | 未參賽 | 無 |
1965年 | 第16屆 | 哥倫比亞 | 9 | 哥倫比亞 | 墨西哥 | 波多黎各 | 巴拿馬 | 未參賽 | 無 |
1969年 | 第17屆 | 多明尼加 | 11 | 古巴 | 美國 | 多明尼加 | 委內瑞拉 | 未參賽 | 無 |
1970年 | 第18屆 | 哥倫比亞 | 12 | 古巴 | 美國 | 波多黎各 | 哥倫比亞 | 未參賽 | 無 |
1971年 | 第19屆 | 古巴 | 10 | 古巴 | 哥倫比亞 | 尼加拉瓜 | 波多黎各 | 未參賽 | 無 |
1972年 | 第20屆 | 尼加拉瓜 | 16 | 古巴 | 美國 | 尼加拉瓜 | 日本 | 第八名 | 九勝六敗 |
1973年 | 第21屆* | 古巴 | 8 | 古巴 | 波多黎各 | 委內瑞拉 | 多明尼加 | 未參賽 | 無 |
- 世界棒球錦標賽(World Championship)
年度 | 屆別 | 比賽地點 | 參賽國 | 冠軍球隊 | 亞軍球隊 | 季軍球隊 | 殿軍球隊 | 中華隊名次 | 中華隊戰績 |
---|---|---|---|---|---|---|---|---|---|
1973年 | 第22屆* | 尼加拉瓜 | 11 | 美國 | 尼加拉瓜 | 波多黎各 | 哥倫比亞 | 第五名 | 七勝三敗 |
1974年 | 第23屆* | 美國 | 9 | 美國 | 尼加拉瓜 | 哥倫比亞 | 多明尼加 | 第六名 | 三勝五敗 |
1976年 | 第24屆 | 哥倫比亞 | 11 | 古巴 | 波多黎各 | 日本 | 尼加拉瓜 | 第七名 | 五勝五敗 |
1978年 | 第25屆 | 義大利 | 11 | 古巴 | 美國 | 韓國 | 日本 | 未參賽 | 無 |
1980年 | 第26屆 | 日本 | 12 | 古巴 | 韓國 | 日本 | 美國 | 未參賽 | 無 |
1982年 | 第27屆 | 韓國 | 10 | 韓國 | 日本 | 美國 | 中華 | 第四名 | 六勝三敗 |
1984年 | 第28屆 | 古巴 | 13 | 古巴 | 中華 | 美國 | 日本 | 第二名 | 七勝五敗 |
1986年 | 第29屆 | 荷蘭 | 12 | 古巴 | 韓國 | 中華 | 美國 | 第三名 | 八勝三敗 |
1988年 | 第30屆 | 義大利 | 12 | 古巴 | 美國 | 中華 | 日本 | 第三名 | 九勝四敗 |
1990年 | 第31屆 | 加拿大 | 12 | 古巴 | 尼加拉瓜 | 韓國 | 波多黎各 | 第六名 | 四勝五敗 |
1994年 | 第32屆 | 尼加拉瓜 | 16 | 古巴 | 韓國 | 日本 | 尼加拉瓜 | 第六名 | 四勝四敗 |
- 世界盃棒球賽(Baseball World Cup)
賽事年度 | 屆次 | 比賽日期 | 比賽地點 | 參賽國 | 中華隊成績 | 冠軍 | 亞軍 | 季軍 | 殿軍 | 賽事連結 | 備註 |
---|---|---|---|---|---|---|---|---|---|---|---|
1998年 | 33 | 07月21日~08月02日 | 義大利 | 16 | 第十三名 | 古巴 | 韓國 | 尼加拉瓜 | 義大利 | Link | |
2001年 | 34 | 11月06日~11月18日 | 中華民國 | 16 | 季軍 | 古巴 | 美國 | 中華 | 日本 | Link | |
2003年 | 35 | 10月12日~11月25日 | 古巴 | 15 | 第四名 | 古巴 | 巴拿馬 | 日本 | 中華 | Link | |
2005年 | 36 | 09月02日~09月17日 | 荷蘭 | 18 | 第十一名 | 古巴 | 韓國 | 巴拿馬 | 荷蘭 | Link | |
2007年 | 37 | 11月06日~11月18日 | 中華民國 | 16 | 第八名 | 美國 | 古巴 | 日本 | 荷蘭 | Link | |
2009年 | 38 | 09月09日~09月27日 | 歐洲** | 22 | 第八名 | 美國 | 古巴 | 加拿大 | 波多黎各 | Link | |
2011年 | 39 | 10月1日~10月15日 | 巴拿馬 | 16 | 第十三名 | 荷蘭 | 古巴 | 加拿大 美國 |
無 | Link | 最終屆 |
- 註1:*1973年~1975年間國際業餘棒球總會分裂,1973年『第21屆世界業餘棒球賽』由國際業餘棒球總會(FIBA)主辦;1973年『第22屆世界棒球錦標賽』與1974年『第23屆世界棒球錦標賽』由世界業餘棒球總會(FEMBA)主辦。
- 註2:**2009年第三十八屆世界盃棒球錦標賽由捷克、荷蘭、德國、義大利、克羅埃西亞、西班牙、瑞典、聖馬利諾等歐洲八國負責共同承辦,這是世界盃史上唯一一次不是由單一會員國負責承辦的比賽。
排名概況
對戰成績
- 中華隊歷史戰績為:87勝69敗,勝率0.558。
- 迎戰亞洲球隊戰績:11勝14敗,勝率0.458。
- 迎戰美洲球隊戰績:46勝47敗,勝率0.495。
- 迎戰歐洲球隊戰績:23勝 7敗,勝率0.786。
- 迎戰非洲球隊戰績: 4勝 0敗,勝率1.000。
- 迎戰大洋洲球隊戰績:3勝 1敗,勝率0.750。
- 更多詳細資料頁面:世界盃棒球錦標賽中華隊對戰結果明細。
參考資料
- 相關網站:原國際棒球總會
- 相關網站:中華民國棒球協會
- 相關網站:職棒雜誌:世界杯棒球賽細說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