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粉絲專頁

棒球專欄/開港講棒球/012-片格轉動間的棒球、歷史與認同-關於公共電視「台灣棒球百年風雲」紀錄片

分享此網頁到Facebook
分享此網頁到Plurk
分享此網頁到百度搜藏
分享此網頁到Twitter
分享此網頁到Del.icio.us
台灣棒球維基館
在2006年10月11日 (三) 22:34由台灣阿成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2006年,適逢台灣棒球發展一百年,百年來,原本由日本人所引進的棒球,經歷了不同時代的轉折與變遷,無論是日治時期的嘉農與能高,戰後初期的六行庫、台灣聯隊、中華隊,乃至七零年代以降的紅葉、金龍、三冠王,甚至近二十幾年來的奧運與職棒,以及當下的王建民現象,棒球已不僅是台灣人日常休閒的餘興,也是爭取榮耀、凝聚認同、行銷台灣的憑藉與手段。

  超越族群、性別與年齡的棒球,無疑是台灣的國球。由於台灣近代史的曲折與多變,形成了台灣島民的歷史經驗與記憶的不同認知,唯讀棒球是超越政治、社會與文化藩籬的共同交集,於是棒球文化與歷史的建構,也是一條建構島民集體記憶的台灣認同之路,正如同棒球上的一百零八道縫線,棒球不僅凝聚了台灣人的心,也編織了台灣人的夢想、熱情與驕傲。

  然而,台灣棒球歷史的見證者大多年邁,而在文字記載的傳統中,卻缺乏棒球活動的記載,此因日本殖民者對於日治時期棒球的報導偏重日本人,而戰後統治者則對棒球不熟悉,棒球同樣淪為文字記錄的邊緣,如此一來,七八十歲的老前輩反而成為過去歷史的最佳報導者。然而,投入棒球文化資產的資源實在有限,加上彼此之間缺乏聯繫,使得工作成果的累積往往趕不上老前輩的凋零,這不僅是棒球歷史的空白,也由於棒球對於台灣人意義非凡,因此,棒球歷史的空白也意味著一段無比美好的記憶,可能就此失落。

  所幸,公共電視花了近兩年時間,斥資上千萬元,訪談超過百人,足跡跨越台灣、日本與美國,累積了五百多捲將近四百小時的拍攝帶,從中剪輯出八集的「台灣棒球百年風雲」系列紀錄片,其中包括「遙遠的球賽」、「呷飽看棒球」、「與國際接軌」、「小小英雄揚威國際」、「為國家榮譽而戰」、「台灣職棒熱潮」、「台灣之光」、「新世紀 新棒球」等八個主題,紀錄了台灣棒球百年歷史的關鍵時刻。

  八集的紀錄片,不僅只有台灣棒球歷史的流水帳、也不僅是棒球明星的寫真集,片格轉動間的歷史顯像,更是一段段經由主體詮釋的歷史建構。如同,在湯川充雄《台灣野球史》的殖民史觀的夾縫中,重新挖掘與定義高雄第一公學校、嘉農與能高團的成就,進而思索了台灣棒球運動的主體性;也在一九七○年代三冠王的榮耀中,認真的檢討了三冠王棒球熱潮所帶給台灣棒球的資產與負債。

  主體觀點詮釋下的棒球歷史,呈現了以台灣人為主體的庶民經驗與記憶,建構了屬於台灣的認同。於是我們在1931年嘉農揚威甲子園、1969年金龍稱霸威廉波特、2006年王建民立足紐約洋基球場等榮耀的時刻中,不僅看到了棒球場上強棒與巨投的身影,在他們的背後,我們更聽到每個世代的台灣人,所吶喊的加油聲、所投入的激昂熱情。因此,台灣棒球百年風雲其實是所有台灣人寫下的精采故事,從這一系列的紀錄片中我們都能尋找到你我他所有台灣人的記憶。

  這段紀錄台灣棒球的歷程,起於追尋百年的軌跡,筆者衷心期望棒球文化資產保存的工作,只有起源沒有終點,也但願「台灣棒球百年風雲」,能激發國人對棒球文化資產的重視與保存,在紀錄台灣棒球一百年的基礎上,走向下一個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