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粉絲專頁

台北棒球史/台北市國中棒球運動發展史

分享此網頁到Facebook
分享此網頁到Plurk
分享此網頁到百度搜藏
分享此網頁到Twitter
分享此網頁到Del.icio.us
最近作者:台灣阿成 2006年9月19日 (星期二)16:10 ;歷來作者:子毓貓Archi其他...
台灣棒球維基館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台北市的棒球運動發展甚早,民國61年即由台北市少棒隊獲得世界冠軍,而首座青少棒世界冠軍則在民國62年由華興中學獲得。民國58年,金龍少棒隊在美國威廉波特勇奪世界冠軍,蔣宋美齡女士應家長的請求,國人的殷望,特准全體隊員進入華興中學就讀,請來兩名當時在國內相當受到好評的陳秀雄和方水泉兩位教練託負重任,並親手簽發聘書 。華興中學棒球隊的成立,除了立刻在台北市稱霸外,並讓台北市的國中棒球隊得以與其他縣市對抗。華興中學棒球隊於民國58年成立,歷經三十餘年的蓬勃發展,但終究抵擋不了現實的殘酷。由於棒球隊員全是公費,造成學校經費上相當大的負擔,再加上國中棒球聯賽自81學年度起,對於一年級新生或轉學生的參賽資格限定為設學籍於該縣市聯盟滿3年 ,使得華興無法吸收外縣市優秀選手,造成選手的斷層,種種因素使董事會有了解散球隊的念頭,在校友會的力爭下,華興青棒得以延續,但青少棒於92學年起停止招生,為其傳奇的35年歷史寫下一個句點。

  民國57年,軟式棒球列為國中體育科授課教材內容 ,因此時國內盛行軟式棒球,硬式棒球尚未普及,民國58年我國首度參加世界少棒賽,該比賽是採用硬式球,於是硬式棒球開始在台盛行,民國61年版本體育科亦將教材內容將軟式棒球改為「棒球」 ,實際反應了社會的需求。根據台北市教育局於民國72年完成的台北市國民中、小學及高級中學體育設施現況調查研究,台北市國中共有222個運動社團,平均每校3.89個,參加社團人數佔總人數之10.9%,這些運動社團的項目包括棒球、田徑、籃球、等19項,同時台北市57所國中共有棒球、田徑、籃球等18種代表隊251隊 。

  民國69年7月台北市教育局成立第五科,專職體育業務,並在民國70年(69學年度)舉辦了首屆的中小學棒球賽,此項比賽每年舉辦一次,直至民國94年,從未間斷,並多次成為台北市代表隊選拔賽。台北市青少棒賽除了一年一度的中小學棒球賽外,另有台北市棒球委員會舉辦的中正盃、市長盃,此外自民國80年後更有國中棒球聯賽,比賽可說是相當多元。

  民國57年前,開南一直是台北市冠軍的常客;而華興中學成立棒球隊後,立刻成為台北市實力最好的球隊。民國70年代,萬華和士林時常進行「老二之爭」;民國80年後,大理、成德、相繼成立棒球隊,為台北市國中棒球帶來新氣象,尤其是大理,甚至威脅到華興的霸業;民國90年重慶國中和陽明國中崛起,而華興中學則受限於經費,自92學年度停止招生,為其三十多年的霸業畫下句點,此時台北市便由大理、重慶和陽明稱霸。總計民國56至94年間,實力較好的球隊大致為開南、華興、士林、萬華、建成、成德、大理、新民、重慶、北投、陽明。民國80年國中棒球聯賽開打,台北市的青少棒隊數有所增加,但依舊未能超越10隊,在各項獎金的補助下,依舊不能吸引學校組隊參賽,顯然除了經費外,台北市棒球運動發展尚受到其他的限制。

  民國 61年我國首度參加LLB所舉辦的世界青少棒賽,並舉辦了全國選拔賽,將全國分為東、西、南、北等四區,由各區獲勝的隊伍參加全國賽,全國冠軍者取得國家代表隊資格,欲取得代表權可謂困難重重,這樣的賽制一直到沿用至民國72年,直至民國73年才改由以全國中正盃為選拔賽。中正盃暨選拔賽比賽通常分為二至三階段,由前6名晉級第二階段,前4名晉級第三階段。台北市從民國61年至74年,均只有華興參與全國選拔賽,民國75年後,才有建成、士林、萬華、陽明等隊參與。民國80年國中棒球聯賽開打,LLB選拔賽則由聯賽全國前8名進行選拔賽(民國84、85年分別由83學年度和84學年度聯賽硬式組冠軍獲得代表權)。台北市在民國61年至72年,全部都由華興代表出賽。在首屆比賽屈取亞軍,但隔年立刻獲得全國冠軍,甚至獲得台北市第1座世界青少棒冠軍獎盃,並在民國66年兩度獲得世界冠軍,但之後連續8年未能取得全國選拔賽冠軍,直至民國75年才第3度在全國選拔賽封王,並贏得世界冠軍。民國82年及84年,華興獲得第四、五次的全國選拔賽冠軍。在北區的比賽中,華興從民國61年至67年間,完成7連霸,但自榮工民國68年設籍台北縣後,華興就一直屈居北區第2,直至民國73年取消北區預賽前,未曾再擁抱冠軍盃 。

  民國78年,國際棒球總會(International BAseball Federation,簡稱IBAF,以下稱為國際棒總)為了使各國各級棒球隊能有機會在世界賽中碰頭交手,真正印證彼此的實力,於是在日本東京舉辦了第1屆IBA世界青少棒賽,比賽嚴格限制球員年齡為13至15歲,來自各國的國家菁英代表隊,使得這項比賽的水準更具世界性,而選拔賽於民國78年4月16日在台北市立棒球賽舉行 ,此乃我國首次以聯隊方式組青少棒國家代表隊。

  民國82年,我國加入小馬聯盟,小馬聯盟依照年齡分級,每2歲為一級,共分七級。以往參加世界青少棒賽,在各隊為爭成績下,都由三年級球員為主體,國一、國二的球員很少有機會打世界青少棒賽,小馬聯盟因等級不同,將給這些方由少棒升級的小球員多個參加國際賽試煉球技的機會 。

  81學年度,東園國小棒球隊獲得全國亞軍,陣中多位主力選手為華興、榮工2支傳統青少棒勁旅吸收,但卻有更多的小選手們無球可打。周文宗在獲悉這個情形之後,連同東園國小教練林文明,兩手聯手多方奔走,從雙園國中到萬華國中的探路都無結果,最後找到大理國中願意接納這批選手,讓他們的棒球夢得以持續不輟 。民國84年台北市中小學棒球賽,大理擊敗華興 ,一舉獲得冠軍,成為台北市另一個棒球強隊。民國89年台北市立棒球場告別紀念賽由社子國小封王,在社子地區引起熱烈迴響。為使社子地區棒球運動能篷勃發展,在台北市議員陳碧峰先生以及社區人士陳文尚先生的奔走下,重慶國中成立了棒球隊,以吸收社子這批選手。學校為發展棒球運動,在台北市棒球協會的協助下,聘請了多位教練,另外也提供了社子島棒球聯盟的場地,並且為棒球隊找來了宿舍 ,在各項條件均優的情況下,重慶國中在民國93年一舉獲得全國冠軍。

  台北市自民國56年改制以來,在全國選拔賽中共獲得數次冠軍,但除了民國93年由大理和重慶組成的台北市隊獲得全國冠軍外,其餘均是由華興獲得,這顯示台北市國中棒球的發展極為不平衡,有像華興這種超強隊伍,表面上可以刺激台北市國中棒球的水準,但好選手多會往華興靠攏,相對壓縮了其他學校的生存空間,在招收不到好球員的情形下,也連帶影響學校組隊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