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對本文的任何修改或轉貼都是不被允許的。
2005年4月14日,淡江大學資圖所數位典藏研究小組著啟動一項計畫,利用嶄新的方式來建設一個收藏棒球史料的數位博物館。這個計畫所使用的是一種名為維基(註1)的軟體,這軟體的特色是讓任何透過網路連線到該網站的使用者,都能夠自由的新增、刪改、潤飾原有的內容,知名的維基百科(註2)也是使用這軟體建置的。這個以全心概念所建造的數位博物館,就是「台灣棒球維基館」(以下簡稱「維基館」)。
維基館的主要編輯群來自各行各業,有警察、老師、學生、業務員……等,也有部份內容是由棒球選手、棒球教練、棒球作家等專業人士所編撰,但所佔的比例並不高。編輯者的年齡層則散佈五、六、七、八年級生,可說是目前會使用網路的幾個世代都有人參與維基館的編輯。他們的唯一共同特徵是:所有的編輯者都對「棒球」這項主題感興趣,並且願意無償貢獻心力來充實館內內容,為記錄棒球發展的歷史共同努力。
這樣的運作模式顛覆了過去棒球史料的編撰模式,以往以一個或多個專家所編寫,呈現單一觀點的棒球史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群「半專家」、「業餘球迷」及「有興趣者」,透過「協作」(註3)的方式,一點一滴的累積數位化的棒球史料。至2007年2月22日為止,館內已有8804個合乎標準的頁面,每個頁面平均被編輯6.52次,總編輯次數達到138698次,共有超過23145774人次瀏覽過該館。
由於任何人(甚至不必註冊)都可以自由的編輯館內的資料,所以維基館的館藏內容是不斷變動的,但也因其非「權威性」的關係,維基館的資料是有可能出錯的。以「吳清和」頁面為例,2007年2月22日的歷史頁面有以下一段文字『吳清和因抄襲「足球」一文而被解雇,但隨即由該報生活組續聘。』但事實上,吳清和並沒有被該報生活組續聘。由於維基館隨時可以更新的特性,這段錯誤馬上就在2月23日被更正為『吳清和因抄襲「足球」一文而被解雇。』,並且新增了釐清該錯誤的資料來源:「終極邊疆BLOG » 吳清和被解雇事件後續」的外部連結。
維基館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質、量兼具的數位棒球資料館,而要達成這個目標需要大量的編輯者來新增與檢驗相關資料,有越多的編輯者加入,達成這個理想的速度就會越快。如果你對棒球有興趣,想對棒球貢獻心力,現在就來編輯台灣棒球維基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