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使用者:Good boy/110年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慢速壘球賽
台灣棒球維基館
< 使用者:Good boy(重定向自110年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慢速壘球賽)
• 目前所在分類: 主分類 > 棒球 > 賽事 > 國內賽事 > 全國原住民運動會
目次[隱藏] |
[編輯] 賽事簡介
{"pagename":"%E4%BD%BF%E7%94%A8%E8%80%85%3AGood+boy%2F110%E5%B9%B4%E5%85%A8%E5%9C%8B%E5%8E%9F%E4%BD%8F%E6%B0%91%E6%97%8F%E9%81%8B%E5%8B%95%E6%9C%83%E6%85%A2%E9%80%9F%E5%A3%98%E7%90%83%E8%B3%BD","localurl":"%2Fwiki%2Findex.php%3Ftitle%3D","ymp":0,"human":1,"row6":0,"countdown":0,"arg1":"2021%2F03","id":"DGPK-FC","title":"","from":"2021%2F03%2F20","to":"2021%2F03%2F22","more":"","shift":"","st":{"placeholder":null,"div":"margin-left%3A40px%3Bfloat%3Aright%3B"},"links":{"placeholder":null},"p-links":{"placeholder":null},"n-links":{"placeholder":null}}
2021/3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編輯] 賽事資訊
- 賽事名稱:Good boy/110年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慢速壘球賽
- 競賽宗旨:發展原住民族體育,提升原住民族體能,鼓勵原住民族積極參與運動,提供原住民族切磋、觀摩學習與傳承原住民族文化。
- 比賽日期:2021年03月20日~22日
- 比賽場地:宜蘭縣羅東鎮慢速壘球場(宜蘭縣羅東鎮河濱路 82 號)
- 參賽球隊:24 隊
- 公開男子組 15 隊
- 公開女子組 9 隊
[編輯] 相關單位
- 主辦機關:教育部。
- 承辦機關:宜蘭縣政府。
- 協辦單位:宜蘭縣議會、原住民族委員會、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中華民國田徑協會、中華民國籃球協會、中華民國棒球協會、
中華民國柔道總會、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中華民國慢速壘球協會、中華民國射箭協會、中華民國摔角協會、中華民國拔河運動協會、
中華民國角力協會、中華民國槌球協會、宜蘭縣體育會。
[編輯] 賽事規則
- 比賽規則:採用中華民國慢速壘球協會審定之最新慢速壘球規則。
- 比賽用球:採用中華民國慢速壘球協會審定用球。
- 比賽球棒:採用中華民國慢速壘球協會比賽合格木棒。
- 參賽資格:
- 一、 戶籍規定:
- (一) 凡中華民國國民具有原住民身分,並以原住民身分於民國109年9月20日前在其代表縣市設籍,且連續滿6個月以上者,均可代表該單位參賽。
- (二) 凡設籍未達6個月者,仍可代表原設籍單位參賽。
- (三) 報名時應繳交新式戶口名簿或由報名單位開立同等效力之證明文件,備註欄不可空白,新式戶口名簿應於註冊截止日前一個月,即為109年11月15日以後申請才有效。
- 二、 年齡規定:
- (一) 參加公開組選手:限民國94年8月31日以前出生者。
- (二) 參加青少年組選手:限民國94年9月1日至97年8月31日出生者。
- (三) 參加少年組選手:限民國97年9月1日至99年8月31日出生者。
- (四) 各競賽種類技術手冊另有規定者,依其規定辦理。
- (四) 各競賽種類技術手冊另有規定者,依其規定辦理。
- 三、 身體狀況:應經醫院檢查,由參賽單位認定可以參加劇烈運動者。
- 四、 參賽選手應由參賽單位遴選,取得參賽資格,未滿20歲,即民國90年3月20日以後出生者之選手,報名時須由家長或監護人於運動員保證書暨個人資料授權同意書上簽名具結,
但未滿20歲已結婚者不受此限。 - 五、 參賽選手如具學生身分時,應由參賽單位行文通知各參賽選手之就讀學校。
- 比賽細則
- (一)比賽時間:每場比賽時間限 60分鐘,二好三壞制(一好一壞開始),採 7 局制,屆時若未完賽,則以屆滿時間這局為最後 1局(時間屆滿前大會及裁判不負通告之責及義務)。
- 滿 4 局相差 10分(含)以上、滿 5 局相差 7 分(含)以上,則提前結束比賽。
- 若採單(雙)敗淘汰制,每場比賽皆須分出勝負『無和局』,若三或四隊循環賽制則有和局,勝一場得 2 分、和局得 1 分、敗場得 0 分。
(三或四隊循環賽有和局制,如果戰績相同時則以:- 1. 兩隊勝負關係
- 2. 淨得分(總得-總失分)較多者
- 3. 總得分較多者
- 4. 總得分較少者
- 5. 兩隊抽籤決定。)
- 時間到或是 7 局結束仍平手時,次局起採突破僵局制(滿壘一出局開賽,上一局前三棒分佔一、二、三壘)。
- 若是上半局打完,下半局後攻之隊伍若分數較高或三出局前分數超 過對方,則判獲勝且比賽結束。
[編輯] 參賽隊伍
[編輯] 公開男子組
1 新北市 |
2 桃園市 |
3 花蓮縣 |
4 彰化縣
|
5 宜蘭縣 |
6 基隆市 |
7 南投縣 |
8 苗栗縣
|
9 臺北市 |
10 臺東縣 |
11 新竹縣 |
12 高雄市
|
13 臺中市 |
14 屏東縣 |
15 臺南市
|
[編輯] 公開女子組
1 宜蘭縣 |
2 新北市 |
3 臺東縣
|
4 南投縣 |
5 基隆市 |
6 花蓮縣
|
7 臺北市 |
8 桃園市 |
9 屏東縣
|
[編輯] 參賽名單
[編輯] 公開男子組
[編輯] 公開女子組
[編輯] 臺北市
[編輯] 新北市
[編輯] 基隆市[編輯] 桃園市
[編輯] 南投縣 |
[編輯] 屏東縣
[編輯] 宜蘭縣
[編輯] 花蓮縣
[編輯] 臺東縣 |
[編輯] 賽程表
[編輯] 公開男子組
|
[編輯] 公開女子組
|
[編輯] 裁判名單
- 裁判長:吳榮飛。
- 審判委員:呂清祿、周光富、許志賢、粟爵文、葉進興。
- 裁判員:王宗印、王旼昶、王進結、吳國華、呂建德、林日紹、林正來、林志聰、林泳霖、
- 林神福、姜雅富、洪武雄、孫立岳、高勇偉、張少鑫、張鳳忠、許政斌、許堯峯、
- 郭金柱、陳有擇、陳坤池、陳銘松、陳興漢、曾文明、曾憲中、鄭鈞鴻、鄭鶴田、
- 鮑鵬行、龍智銘、薛芳琪、黄明亮。
[編輯] 各類獎項
[編輯] 相關頁面
[編輯] 相關新聞
[編輯]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