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粉絲專頁

TwBsBall:參訪/2006-05-29首度走訪棒協

分享此網頁到Facebook
分享此網頁到Plurk
分享此網頁到百度搜藏
分享此網頁到Twitter
分享此網頁到Del.icio.us
最近作者:幻象兩千 2006年6月3日 (星期六)03:07 ;歷來作者:Qweaz台灣阿成其他...
台灣棒球維基館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目次

[編輯] 棒協參訪記

  • 日期:2006-05-29
  • 目的:參訪棒協,以徵集更深入的棒球史料
  • 地點:忠孝東路四段270號16F(中華民國棒球協會

[編輯] 與會者

[編輯] 參訪過程、心得

文:台灣阿成

  上週在本館第一次聚會後不久,我向謝老師表達了參訪棒協的意願,謝老師非常爽快的答應幫忙居中聯繫,直到上週五下班前終於敲定了今日的拜訪行程。

  今日十點大夥兒準時抵達棒協後直上十六樓,一出電梯映入眼簾的是一尊少棒小選手的雕像,牆上除棒協標誌外,另有美孚建設字樣。謝老師告訴我此乃因目前棒協理事長是由美孚建設彭誠浩董事長出任,這棟大樓是美孚建設所蓋,十六樓的左側是棒協辦公室,右側則是美孚建設辦公室;每回棒協改選理事長後,辦公室便會隨新任理事長搬遷。聊著聊著,接待人員已引領我們進入會議室了。

  首先,由林宗成秘書長代表棒協歡迎我們的到訪;接著由執行秘書黃敏老師向我們說明目前棒協在籌備台灣棒球博物館遭遇的人力、經費不足等問題;我則大略說明了台灣棒球數位典藏計畫和台灣棒球維基館的建置始末。在雙方交換一些意見之後,謝老師提議先去倉庫參觀、尋寶,再回來討論後續問題。

  棒協的倉庫就在馬路對面,謝老師先前曾告訴過我倉庫並無人管理,許多獎盃、錦旗、檔案都隨意堆放;剛剛黃老師也一再強調棒協的困境是人力不足,實在無力整理。我們一行人大概因為都已有了心理建設,所以當進入頂樓加蓋的倉庫後,看到一堆堆未妥善分類的棒球文物,和一箱箱未加以整理的檔案資料時,並沒有太過震驚。不過,當謝老師指了一塊擱在窗台邊的獎牌說「金龍的」,我隨手拿來一瞧,上面已然褪色的「1969」幾個阿拉伯數字赫然映入眼簾時,我仍免不了悸動了一下,這可是1969年金龍少棒隊的冠軍獎牌呢!若說這個「世界冠軍」所掀起的棒運狂熱,造就了台灣棒球今日的局面並不為過,於是我趕緊請renee過來為這塊獎牌拍個紀念照;在另一邊,yarachen則如獲至寶的翻箱倒櫃,察看簽名球、獎章、獎狀、錦旗 ... 等物品;此時,因半路塞車的幻象兄也來到了現場,找到歷屆比賽記錄簿,一邊為我們解釋上面的紀錄,一邊不停的喃喃自語:「我就是在找這個,我就是要找這個」,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看來這一趟收穫不少。

  回到會議室,黃老師也一再表達希望能藉由我們這邊的人力來協助整理這些資料,我保守的回應說會先和謝老師研商細節再進行,其實我心理顧慮的是研究團隊是否還能抽出人力來協助整理這批資料?不過辭別棒協後,在搭電梯下樓時,我心裡就想如果此時不整理,將來這批資料的狀況只會更糟,難道要等它散盡了或毀損了再來後悔嗎?於是一出電梯我馬上就向謝老師表達:打鐵趁熱,乾脆下週一就來動手整理吧。

[編輯] 回應

今天大家去棒協有什麼心得、感想,或其他沒能一起去的朋友,有什麼建議、看法,都可以在此提出來分享。 --台灣阿成(Talk) 23:28 2006年5月29日


我是沒有去啦!!可惜每個禮拜一都有六堂課..要幫忙也只能暑假嚕~>.<不過既然那些有價值的東西棒協沒能好好保管..維基館一定要趁這些東西還存在時好好紀錄..來個網路博物館吧@@" --Tzuyi(Talk) 23:33 2006年5月29日


上午手拿著那些獎盃的心情,我想和當初那些選手們領獎的心情是一樣 -- 真是超興奮的咧,看著一屋子年紀比我大的東西,第一個念頭是.....突然好想給它分類哦(噗..職業病又犯了),這些充滿球迷們回憶的獎盃、簽名球、獎章、獎狀、錦旗等被關在房間裡,實在是太可惜了,它是該出來透透氣囉,讓想念它們的球迷們回顧回顧。此外,那些記錄性的資料,在電腦尚未發達的那個時代,紙本的記錄更是十分珍貴的,我想這對在往後棒球運動演進的回溯及展望上都是十分有助益的。當然,在這次的參訪中,我也感受到了棒協方面對於這批資料想好好維護及永續傳承的理念,我想,只要秉持球迷的那鼓熱情作為原動力,從現在開始,一切都不會太遲的。棒協~~我來啦~~~--Yarachen(Talk) 00:21 2006年5月30日


聽起來棒協真的是苦無人力對於龐大的資料做有系統的整理,怎奈時間不對盤,畢竟非假日還是要乖乖的上學,不然如果用實際的行動,躍入這段歷史的長河中親自徜徉,相信應該比單單欣賞他人的文字紀錄好上千百倍。但是如果最後能夠順利取得以文字記載的業餘相關紀錄,我也很樂意替保存這段歷史-將其數位化盡一份心。 - 櫻華亂舞(Talk) 01:09 2006年5月30日


之前有聽新聞介紹棒協經費及人力有限,沒想到狀況如此的嚴重,既然大家都說棒球是我們的國球,那麼政府應該要仔細想想如何將這些棒球的灰色文獻及相關資源善加徵集與典藏,否則就抹煞了當年那些國手們為國爭光的辛勞與努力了;很可惜我因為出差沒辦法跟大家去參觀,否則我也想去看看這些獎盃的真面貌(如果可以拿在手上那就更好了);我跟Yarachen一樣,直覺的想要把這些資料分類整理一下,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讓我們棒球的歷史得以被完整的延續與紀錄,單靠我們的力量其實有限,希望可以藉此喚起政府對這些資料的重視。--Redhair(Talk) 13:42 2006年5月30日


說真的看到那些東西躺在地上,散在各地。很難想像它們當初是有多麼風光、是多少人目光的焦點。結果現在只是靜靜的躺在那邊,慢慢的生鏽、腐蝕,害我想到一些修復的東西。(那東西果然很重要!)這次去棒協,聽了一些大人們的對談,沒想到棒球博物館真有這麼難生阿!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歐?果然沒錢說什麼都難。不過現在我們可以先將這些文物整理整理,不要讓它們再繼續爛下去了。聽說之前淹水還丟掉很多東西,合庫也把一堆東西都丟掉,聽了還真讓人心痛,台灣人對於文化資產的觀念果然不夠普遍。好! 好好來做吧~ 能碰到這些東西的人還真不多。(頓時都得意了起來~~) --kkii(Talk) 15:11 2006年5月30日


文:renee
  在一進入傳說中收藏許多棒球珍貴的寶物的倉庫時,我完全”傻眼”啦!!!!真的還蠻心痛的。這些東西一一都代表我們國家的榮耀,如今卻毫無保護的攤放在地上,這是怎麼一回事啊!(心想)。當老師叫我趕緊為金龍少棒隊的冠軍獎牌照相時,心裡真是感嘆我們應該要好好維護這些歷史的記錄才對。台灣棒球至今已經100年了!這些東西就是當年的記憶啊!!!--Renee(Talk) 17:47 2006年5月30日


文:Qweaz
  老師,如果是下週一(06/05)要去棒協的話,如果不嫌添麻煩,可否帶我ㄧ起去見見世面。想不到大家都很衝勒,真開心。^^--Qweaz(Talk) 10:01 2006年6月1日


其實我蠻想跟相關的聚會的,不過以我目前的狀態應該是完全沒辦法出席,真是可惜。--子毓貓(Talk) 04:51, 31 May 2006


參訪中華棒協有感

文:幻象兩千
  五月廿九日上午十點,與阿成老師、謝仕淵老師、Yarachen、Kkii、Renee、Yoshi等人一同拜訪中華民國棒球協會;這原本是廿一日那天台灣棒球維基館首次聚會,經過大家討論之後所達成的共識,目的是希望能夠尋求棒協的協助,蒐集更多、更詳細的珍貴棒球史料,以充實台灣棒球維基館的內容;後來,經由曾經與棒協有合作關係的謝仕淵老師居中牽線,因而敲定了此次棒協的參訪行程。
  令人汗顏的是,由於塞車的關係,我延遲了近半個小時才抵達棒協,實在很對不起熱愛棒球的各位。抵達棒協之後,隨著棒協執行秘書黃敏老師的引領之下,我與大家來到了棒協存放歷史資料的倉庫。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滿坑滿谷的獎盃、牌匾、錦旗、簽名球、檔案資料…等等,但都???是很整齊的陳列供人觀賞,而是隨意放置、任意堆疊,而且都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塵;一些珍貴的棒球記錄以及相關資料,也僅僅只是用幾個簡單的紙箱打包裝箱,堆放在一起,部分年代較為久遠的資料,也已經有破損的現象,很顯然並沒有專人管理這個倉庫,讓我不由得感到可惜。
  但我心中也不禁感到,我何其有幸,能夠與這些記錄台灣棒球歷史的獎盃、牌匾、錦旗、簽名球、檔案資料…等如此近距離的接觸,伸手就能拿起1969年金龍少棒隊在威廉波特獲得世界少棒冠軍的獎牌,並且抹去獎牌上陳積多年厚厚的灰塵,看看它早已日益斑剝的字跡;也能仔細檢視一些保管不善、已經略呈破損的獎盃,並試著把它拼回原本的模樣;隨手拿起一顆簽名球,上面是台灣末代威廉波特少棒冠軍成員的全隊簽名,武昭關、鄭錡鴻、蔣智聰…等人的親筆簽名字跡歷歷在目,彷彿當年的復興少棒隊又在我的眼前重演了一次奪冠的精采好球,這顆簽名球如果出現在拍賣網站上,應該也值不少錢吧!而我卻何其有幸,能夠親眼看到、親手摸到、親身體會到這些歷年國手辛苦獲得的成果,我能不感到幸運嗎?
  但我也不禁感到惋惜,如此珍貴的棒球歷史資料,多少棒球國手辛苦獲得的獎盃、牌匾、錦旗…,卻沒有一個適合公開陳列、供人展覽的地方,而是放在這個暗無天日的棒協倉庫裡,實在是非常可惜。這個倉庫裡沒有恆溫恆濕的設備,許多重要資料都已經漸漸無法承受歲月的摧殘,快要變成斷簡殘篇了。我隨手一翻,就找到當年黑鷹棒球隊(時報鷹隊的前身)晉級甲組成棒資格賽的比賽記錄,僅僅只是放在一個簡單的資料夾裡,塞在一個毫不起眼的角落中;我仔細端詳著比賽的記錄,一邊回想著當年比賽時的激烈戰況、一邊向阿成老師、Yarachen、Kkii、Renee、Yoshi等人解釋比賽記錄代碼所代表的含意,我嘗試著用我自己有限的表達能力,來讓更多熱愛棒球的朋友們更瞭解棒球;因為我真的不知道,下一次有機會接觸到這麼珍貴的棒球資料,又會是在何年何月?基於這樣的心情之下,我不由得翻箱倒櫃了起來;看到更多珍貴的資料,我的情緒就興奮了起來,但是看到已經殘缺不全、破損的資料,我的情緒又盪到了谷底;就在這情緒起伏之中,不由得希望自己能夠好好的整理這些寶貴的歷史資料,有朝一日能讓這些歷史資料重見天日。
  我曾經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台灣是一個發展棒球、卻不記錄棒球的地方。參訪過中華棒協之後,我發現台灣其實並不是不記錄棒球,而是沒有好好管理這些重要的棒球資料;如果這些重要的棒球歷史資料能夠獲得完善、有系統的管理,絕對會是我們台灣珍貴的文化資產。會後,在棒協的辦公室內看到2003年中華成棒隊在札幌亞錦賽所獲得的亞軍獎盃,我不由得拍照留念了起來;我想,如果我們這一代不能夠好好保存這些珍貴的棒球文化資產,將來我們要拿什麼告訴下一代,台灣棒球在國際間的輝煌成就呢? 【文:幻象兩千

以上文字同時發表於:

http://twbsball.dils.tku.edu.tw/wiki/images/d/d0/Mirage2000_blog.GIF
我的雅虎奇摩部落格
http://pic.wretch.cc/icon/wretch_es.gif
我的無名小站部落格
http://pics.webs-tv.net/images/logo/poweredby.gif
幻象兩千的天空部落

[編輯] 相關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