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TwBsBall:關於本站/網站日誌/二年
台灣棒球維基館
< TwBsBall:關於本站 | 網站日誌
台灣棒球維基館網站日誌 |
---|
維基館紀元前 | 維基館元年 | 維基館二年 | 維基館三年 | 維基館四年 | 維基館五年 | 維基館六年 | 維基館七年 | 維基館八年 | 維基館九年 | 維基館十年 | 維基館十一年 | 維基館十二年 | 維基館十三年 | 維基館十四年 | 維基館十五年 | 維基館十六年 | 維基館十七年 | 維基館十八年 | 維基館十九年 | 維基館二十年 | 維基館二十一年 | 維基館二十二年 |
目次 |
維基館二年
2007年01月
- 01.06:台灣阿成與Yoshi於「現代圖書館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從文化資產保存角度探討百年來台灣棒球書籍出版概況」。
- 01.10:中研院CC小組主辦「開放與自由:公眾創用國際研討會」(Open and Free),本館參與協辦,研究團隊亦受邀與會,分享台灣棒球數位典藏和台灣棒球維基館建置經驗。(「開放與自由」國際研討會實況報導)
- 01.15:全站點閱數突破2100萬次。
2007年02月
- 02.02:全站點閱數突破2200萬次。
- 02.03:台中好棒-棒球歷史回顧特展靜態展演開展,此展覽中引用許多本館的資料。
- 02.06:經濟日報報導本館,採用創用CC授權方式,建立一個記錄台灣棒運發展軌跡的資訊平台,予以加值利用,供社會大眾查詢利用。新聞1、新聞2。
- 02.19:運動生理週訊第236期刊載「運動競賽制度的建立」一文,其中引用許多本館資料做為參考文獻來源,顯現本館資料日益重要。因此,本館參與者皆應互相惕勵,以進一步提升本館資料的正確性與權威性為己任。
- 02.20:全站點閱數突破2300萬次。
2007年03月
- 03.03:維基百科用戶「魔法設計師」於Intelligent Times發表「WIKI站大檢閱」一文,提及:「棒球維基館 ... 目前在台灣可見的華文wiki站中,恐怕是除了維基百科以外編撰最活絡的一個站了 ...」。
- 03.04:本館使用者子毓貓(即棒球作家陳穎)投稿「棒球? 來寫吧!」一文,內容為推廣本館,獲自由時報刊登。
- 03.08:全站點閱數突破2400萬次。
- 03.10:參與「典石成金!NDAP 2.0」~重返福爾摩沙~主題特展(故宮博物院B1)。
- 展覽情形
- 03.17:註冊用戶數突破700人。
- 03.19:台灣棒球數位典藏計畫研究成果入選國科會數位典藏計畫之「首選珍藏」(見:首選珍藏 : 台灣棒球101)
- 03.21:全站頁面突破9000頁。以下摘自Special:Newpages
- 03.23:全站點閱數突破2500萬次。
- 03.xx:主計月刊2007年3月號於「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自由的維基百科全書」文中提及『維基百科所用的系統平台,也可用於特定領域,藉以產生更精緻的知識內容。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研究所為執行國科會「台灣棒球運動珍貴新聞檔案數位資料館之建置」計畫的加值成果,建置了「台灣棒球維基館」(http://twbsball.dils.tku.edu.tw ),就是一個很好的運用。該站台上,提供了台灣棒球史的各項寶貴資料,包括人物、事件、比賽、文物等等,期望能使大家對台灣棒球能有更深刻的認識。參與的編輯者都是來自台灣各地、甚或旅居國外的棒球愛好者。筆者以代表台灣近代棒球精神的「紅葉少棒隊」為例搜尋(如圖九),所得資料就比中文維基百科的質和量都來得好。「台灣棒球維基館」不啻提供了台灣的棒球迷一個絕佳的知識來源,也讓台灣有了集體撰寫棒球史的創作平台。』[1]
2007年04月
- 04.01:本館專欄作家謝仕淵老師投稿「正視棒球數位典藏計畫」一文,獲中國時報刊登。
- 04.03:網站Action log statistics再創開站以來單日新高記錄,共計198361次。
- 04.05:全站點閱數突破2600萬次。
- 04.17:全站點閱數突破2700萬次。
- 04.29:全站點閱數突破2800萬次。
2007年05月
- 05.12:全站點閱數突破2900萬次。
- 05.18:Xuite日誌「張阿廢她家0420唬人的網路特輯(2)」專文介紹本館:http://blog.xuite.net/wnnchang/wnn/11742592
- 05.19:參與「擁抱數位.湧現台灣-95年度內容開發公開徵選計畫成果展」(誠品信義旗鑑店)
- 05.25:全站點閱數突破3000萬次。
- 05.27:全站頁面突破10000頁。以下摘自Special:Newpages
- 第9999頁:棒球新聞/2005/03/17 <-- 12:55 2007年5月27日 by Shchuang38
- 第10000頁:棒球新聞/2005/03/18 <-- 12:56 2007年5月27日 by Shchuang38
- 第10001頁:崔東秀 <-- 12:57 2007年5月27日 by Yushih
2007年06月
- 06.01:淡江網路新聞報刊載「台灣棒球數位典藏計畫」讓你更了解棒球一文,報導本計畫網站。
- 06.06:全站點閱數突破3100萬次。
- 06.09:Jordi對本館使用者進行台灣棒球維基館社群使用者調查。
- 06.12:註冊用戶數突破800人。
- 06.19:全站點閱數突破3200萬次。
- 06.23:網站Action log statistics再創開站以來單日新高記錄,共計199422次。
- 06.30:全站點閱數突破3300萬次。
2007年07月
- 07.15:全站點閱數突破3400萬次。(可能是14日,但當日並未進行統計)
- 07.25:Denish對本館使用者進行台灣棒球維基館用戶訪談問卷。
- 07.26:全站點閱數突破3500萬次。
- 07.31:本館使用者兼聯合新聞網特約專欄作家子毓貓在聯合新聞網個人棒球專欄發表「替王建民作傳 大家一起來!」一文,內容除呼籲大家共同為台灣棒球寫歷史外,更大力宣揚本館理念。
2007年08月
- 08.03~08.05:Wkimania 2007(第三屆維基媒體國際會議)於台北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行。本館研究團隊(淡江大學資圖系數位典藏小組)亦一同出席與會,並由台灣阿成與Jordi共同發表論文:「台灣棒球維基館網站推展成效探討」,口頭報告由Jordi於2007/8/5上台完成。
- 08.09:全站點閱數突破3600萬次。
- 08.15:台灣阿成受邀前往高雄獅湖國小與OSSACC合辦的wiki研習營講授wiki應用課程。[2]
- 08.22:全站點閱數突破3700萬次。
- 08.28:註冊用戶數突破900人。
2007年09月
- 09.03:全站點閱數突破3800萬次。
- 09.06:網站Action log statistics再創開站以來單日新高記錄,共計200329次。
- 09.08:本館第二次聚會於師大附近雲和街的「L'Apres Midi立裴米緹咖啡」舉行,於13:30順利揭幕,17:30圓滿落幕。
- 09.10:本館使用者Tzuyi在其部落格「Tzuyi*棒球脫口秀」中發表「剖析『台灣棒球維基館』的資料正確性」一文,提出個人觀察。(延伸閱讀:本站宗旨中的四點聲明)
- 09.11:本館使用者子毓貓在其部落格「OttoCat棒球新聞雜記中」中發表「淺談台灣棒球維基館資料的正確性」一文,提供若干不同於上文的觀點。(延伸閱讀:本站宗旨中的四點聲明)
- 09.12:全站頁面突破11000頁。
- 09.14:全站點閱數突破3900萬次。
- 09.16:本館使用者micheallin15發現大陸網站「中國棒球壘球網」大量全文複製本館內容,雖發起社群討論並經本館管理員去函抗議,然該站並未作出任何因應與處理。
- 09.25:全站點閱數突破4000萬次。
2007年10月
- 10.01:生力軍Kevin加入研究團隊。(暫以本館註冊日期做為加入日期)
- 10.02:自由電子報刊載讀者投訴「中國棒球壘球網盜竊台灣棒球的心血」一文,揭露某些網站不尊重公眾授權精神之現況。
- 10.08:全站點閱數突破4100萬次。
- 10.11:本館用戶台灣阿成應邀出席「Wiki & Blog校園應用分享座談會」[3] ,分享本館建置經驗。
- 10.12:本館姐妹站「台灣棒球運動珍貴新聞檔案數位資料館」轉換至Liunx平台。
- 10.12:本館新添另一姐妹站「台灣棒球數位文物館」,並推出3D虛擬實境Beta版供大眾試用。
- 10.13:本館舉辦wiki語法教學課程(入門班),於13:00順利舉行。
- 10.20:全站點閱數突破4200萬次。
- 10.23:本館使用者共同投票通過的管理員規章初稿,由Tzuyi整理完成,並提交社群進一步討論若干未定細節,邁出「社群自治」的重要一步。
- 10.27:發現本站獲國家圖書館列入「知識之窗--網路資源選介」之中,歸類於「綜合/臺灣研究/政治社會經濟」類目下。
- 10.30:全站點閱數突破4300萬次。
2007年11月
- 11.03:註冊用戶數突破1000人。
- 11.10:全站點閱數突破4400萬次。
- 11.14:由台灣阿成所指導的kkii、Renee先後在淡江大學發表碩士論文:「台灣棒球文物數位化流程與數位典藏系統之規劃設計」、「Wiki資訊架構之可用性評估:以台灣棒球維基館為例」的Proposal。
- 11.22:全站點閱數突破4500萬次。
- 11.23:中文維基百科管理員KJ在其部落格發表「Wiki在台灣發展歷史」一文,對本站的評論為:「...這些內容,吸引了國內棒球迷的目光,並有更多的球迷參與了內容的協作,更受到球團、媒體的注意,內容豐富加上社群活躍,無疑是台灣本土最成功的wiki網站。」
- 11.24-11.25:2007年國際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吳鳳技術學院),廖清海、林志哲發表的「重返榮耀-台灣少棒隊進軍威廉波特」論文,多處引用本館、幻象兩千、陳穎(子毓貓)資料。
- 11.25:教育家電子報第12期就Web 2.0、Wiki在教育之應用專訪本站發起人台灣阿成[4]
2007年12月
- 12.1~12.2:本館隨國科會參展「96年資訊月」活動,展出台灣棒球數位典藏計畫成果,包括:台灣棒球維基館、台灣棒球數位文物館、台灣棒球運動珍貴新聞檔案數位資料館等。(詳見:TwBsBall:站務/2007年資訊月參展)
- 12.05:全站點閱數突破4600萬次。
- 12.16:全站點閱數突破4700萬次。
- 12.31:全站點閱數突破4800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