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第二棒: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台灣棒球維基館
第3行: | 第3行: | ||
'''第二棒'''在棒球中,代表先發上場的九位球員裡第二位登上打擊區打擊者。傳統的棒球觀念裡,無論是[[犧牲觸擊]]、[[打帶跑]](或[[跑帶打]])等等戰術皆能忠實執行的球員,就是一位理想的二棒打者。分別保有我國職棒以及世界最多犧牲觸擊成功紀錄的[[羅國璋]]與[[川相昌弘]]即是有名的代表。 | '''第二棒'''在棒球中,代表先發上場的九位球員裡第二位登上打擊區打擊者。傳統的棒球觀念裡,無論是[[犧牲觸擊]]、[[打帶跑]](或[[跑帶打]])等等戰術皆能忠實執行的球員,就是一位理想的二棒打者。分別保有我國職棒以及世界最多犧牲觸擊成功紀錄的[[羅國璋]]與[[川相昌弘]]即是有名的代表。 | ||
− | 但在新觀念裡,由於棒球場上的出局數被視做格外珍貴,犧牲觸擊對於幫助球隊勝利而言相當不經濟,且第二棒實際上必須要助攻的機會同樣不多(意即輪為該局無人出局一壘有跑者的機會),因此近代棒球要求第二棒必須具有高[[上壘率]] | + | 但在新觀念裡,由於棒球場上的出局數被視做格外珍貴,犧牲觸擊對於幫助球隊勝利而言相當不經濟,且第二棒實際上必須要助攻的機會同樣不多(意即輪為該局無人出局一壘有跑者的機會),因此近代棒球要求第二棒必須具有高[[上壘率]],以確保中心打者打擊時壘上至少會有跑者以製造打點機會,而近年來更多球隊將長打能力與選球能力都很好的球員擺在第二棒的趨勢。 |
− | 打擊火力較為整齊的球隊,也會把[[全壘打]] | + | 打擊火力較為整齊的球隊,也會把[[全壘打]]能力中上,頗能製造[[安打]]且腳程不惡的球員放在第二棒,提早開啟球隊的攻勢。過去[[中華職棒]][[兄弟象隊]]的[[葛雷諾E.G|葛雷諾]]、[[紐約洋基隊]]的退役游擊名將[[Derek Jeter]],以及[[洛杉磯天使隊]]的[[Mike Trout]]即是較為典型的例子。 |
==相關頁面== | ==相關頁面== |
2022年4月30日 (六) 23:54的最新修訂版本
• 目前所在分類: 主分類 > 棒球 > 術語 > 特殊名詞
第二棒在棒球中,代表先發上場的九位球員裡第二位登上打擊區打擊者。傳統的棒球觀念裡,無論是犧牲觸擊、打帶跑(或跑帶打)等等戰術皆能忠實執行的球員,就是一位理想的二棒打者。分別保有我國職棒以及世界最多犧牲觸擊成功紀錄的羅國璋與川相昌弘即是有名的代表。
但在新觀念裡,由於棒球場上的出局數被視做格外珍貴,犧牲觸擊對於幫助球隊勝利而言相當不經濟,且第二棒實際上必須要助攻的機會同樣不多(意即輪為該局無人出局一壘有跑者的機會),因此近代棒球要求第二棒必須具有高上壘率,以確保中心打者打擊時壘上至少會有跑者以製造打點機會,而近年來更多球隊將長打能力與選球能力都很好的球員擺在第二棒的趨勢。
打擊火力較為整齊的球隊,也會把全壘打能力中上,頗能製造安打且腳程不惡的球員放在第二棒,提早開啟球隊的攻勢。過去中華職棒兄弟象隊的葛雷諾、紐約洋基隊的退役游擊名將Derek Jeter,以及洛杉磯天使隊的Mike Trout即是較為典型的例子。
[編輯] 相關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