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臺東縣: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台灣棒球維基館
(→職棒球員) |
(→職棒球員) |
||
第156行: | 第156行: | ||
− | *'''2000年代出生:'''<br>[[胡冠俞]]、[[邱丹|邱 丹]]、[[陳聖平]]、[[黃弘毅(2001)|黃弘毅]]、[[張聖豪]]、[[林聖榮]]、[[邱智呈]]、[[林政華(2001)|林政華]]、[[林詠翔]]、[[林吳晉瑋]]、<br>[[余謙|余 謙]]、[[李嘉祥]]、[[毛英傑]]、[[張翔(2003)|張 翔]]、[[邱駿威]]、[[林昱珉]]、[[伍祐城]]、[[林詔恩]]、[[潘磊(2004)|潘 磊]]、[[蔡佳諺]]、<br>[[林岳谷]]、[[黃劼希]]、[[邱邦|邱 邦]]、[[李晨薰]]、[[林盛恩]]、[[王念好]]。 | + | *'''2000年代出生:'''<br>[[胡冠俞]]、[[邱丹|邱 丹]]、[[陳聖平]]、[[黃弘毅(2001)|黃弘毅]]、[[張聖豪]]、[[林聖榮]]、[[邱智呈]]、[[林政華(2001)|林政華]]、[[林詠翔]]、[[林吳晉瑋]]、<br>[[余謙|余 謙]]、[[李嘉祥]]、[[毛英傑]]、[[張翔(2003)|張 翔]]、[[邱駿威]]、[[林昱珉]]、[[伍祐城]]、[[林詔恩]]、[[潘磊(2004)|潘 磊]]、[[蔡佳諺]]、<br>[[林岳谷]]、[[黃劼希]]、[[邱邦|邱 邦]]、[[李晨薰]]、[[林盛恩]]、[[王念好]]、[[高捷(2002)|高 捷]]。 |
===職棒相關人=== | ===職棒相關人=== |
2023年8月22日 (二) 00:52的修訂版本
北部:基隆市 臺北市 新北市 宜蘭縣 桃園市 新竹市 新竹縣 中部:苗栗縣 臺中市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東部:花蓮縣 臺東縣 南部:嘉義市 嘉義縣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縣 離島:澎湖縣 金門縣 連江縣 其它:台灣各地棒球史 | ||||||||||||||||||||||||||||||||||||||||||||||||||||||||||||||||||||||||||||||||||||||||||||||||||||||||||||||||||||||||||||||||||||||||||||||||||||||||||||||||||||||||||||||||||||||||||||||||||||||||||||||||||
• 目前所在分類: 主分類 > 棒球 > 地點 > 國內地點
城市簡介台東縣位處後山東岸,早期因交通不便、難以到達,因此遲至十九世紀中葉前,均被當時統治的清帝國視為化外之地,罕有移民。1874年發生牡丹社事件後,清廷始對此區的統治改變態度,首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遠赴後山,將今日中央山脈以東一帶劃為卑南廳(後於1886年再度改制為台東直隸州)。但真正的開發與基礎設施興建,仍要等到1895年清廷與日本簽署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予日本、將台東直隸州改設為台東廳後了。日治時期間,除了西洋科技與思想的傳入,棒球運動也隨日人帶入台東,因此也陸續出現台東出身的棒球好手如陳耕元、藍德和、藍德明、郭光也等,赴外求學並加入學校球隊;1930年代陳耕元等人參與、數度打入甲子園大賽的嘉義農林棒球隊,更是為台灣棒球史上的第一波高峰期。 1945年日本戰敗後,將台灣的統治權轉予接收的中華民國政府,台東廳也於1945年隨之改制為台東縣。戰後初期由於國民政府對棒球運動的消極態度,使得全台與台東的棒運沉寂了一陣子,但1960年代由臺東縣紅葉國小少棒隊四處征戰颳起的「紅葉旋風」,使得全台再度掀起棒球熱潮;原住民人口眾多的台東縣,也因此與同為原住民聚集區的花蓮縣成為優秀球員的兩大搖籃,時至今日也出現了為數眾多能立足職棒、甚至旅外挑戰更高殿堂的好手。 重要球場本縣轄內的主要棒球場地列表如下:
各級學校棒球隊列表現存球隊
已解散球隊
相關組織設址於本縣的棒球組織、機關列表如下:
相關新聞本地名人職棒球員
職棒相關人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