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嘉義農林棒球隊: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歷屆成員) |
|||
第17行: | 第17行: | ||
*第一代教練:[[近藤兵太郎]] | *第一代教練:[[近藤兵太郎]] | ||
*嘉義農林棒球隊自[[1928年]]成軍以來歷屆球員: | *嘉義農林棒球隊自[[1928年]]成軍以來歷屆球員: | ||
− | + | :*台灣人-[[李詩計]]、[[蘇正生]]、[[吳明捷]]、[[劉蒼麟]]、[[丁公輝]]、[[吳昌征]]、[[張萬居]]、[[楊元雄]]、[[廖登燕]]、[[鄭登臨]]、[[薛永順]]、[[陳良臣]]、[[蔡炳蘭]]、[[洪太山]]、[[林煥洲]]、[[劉正雄]]、[[王錦竹]]、[[葉立旺]]、[[林淇祥]]、[[邱德雄]]、[[蔡金塗]]、[[蔡崇文]]、[[蔡溪松]]、[[卓榮祥]]、[[林泰岳]]、[[蕭繼燈]]、[[吳新燃]]、[[吳新享]]、[[蔡汝庚]]、[[楊溪祥]]、[[黃長興]]、[[吳國柱]]、[[施金章]]、[[陳裕雄]]、[[蔡清輝]]、[[莊秋懷]]、[[黃水田]]、[[陳俊彥]]、[[黃俊卿]]、[[李謀金]]、[[賴木川]]、[[黃水盛]]、[[吳輝煌]]、[[謝振芳]]、[[黃燈燦]]、[[洪啟南]]、[[許金松]]。 | |
− | + | :*原住民-[[陳耕元]]、[[拓弘山]]、[[藍德和]]、[[南信彥]]、[[羅保農]]、[[楊吉川]]、[[藍德明]]、[[郭光也]]、[[郭壯馬]]、[[柳盛遠]]、[[林清嵐]]、[[方慶祥]]、[[武年昌]]、[[汪豐富]]、[[陳家光]]、[[高武漢]]、[[武野仁]]、[[汪有義]]、[[汪光輝]]、[[安振乾]]、[[楊年勝]]、[[安初生]]。 | |
− | + | :*日本人-鈴木孝一、谷口邦男、[[過茂]]、[[小里初雄]]、[[福島又男]]、[[川原信男]]、[[谷井公好]]、[[崎山敏雄]]、[[里正一]]、[[積真哉]]、谷口達議、紫田浩、木村靖、日高岩男、町田純高、今久留主淳、高木光夫、兒玉玄、盛福彥、杉田健、長谷川武、黑丸次男、奧田元、河野博、義正夫、高岸國治、園部久、平田創、井出泰二、小林正二、紫田繁雄、草野武彥、中?孝、富士豐、堀田金太郎、岡本末雄、戶田大介、谷一、河野幸雄、黑丸節郎、佐佐田利雄、今久留主功、小林一郎、松本正義、[[岡本良雄]]、[[岡本武雄]]、今久留主逸夫、[[後藤健三]]、[[谷口邦雄]],進藤晉。 | |
==歷屆甲子園出場球員名單== | ==歷屆甲子園出場球員名單== | ||
第66行: | 第66行: | ||
==職棒校友== | ==職棒校友== | ||
− | + | *[[吳昌征]] | |
− | + | *[[今久留主淳]] | |
==相關頁面== | ==相關頁面== |
2006年10月22日 (日) 15:44的修訂版本
• 目前所在分類: 主分類 > 棒球 > 球隊 > 日據時期球隊
1928年台灣尚處於日治時期,「台灣公立嘉義農林學校」(簡稱「嘉農」,為現今國立嘉義大學前身)成立了該校第一支棒球隊「嘉義農林棒球隊」。1931年嘉農在日本甲子園名將近藤兵太郎的調教下,勇奪甲子園大賽的台灣代表權,打破當時台灣棒壇「冠軍錦旗不過濁水溪」的傳統。該年嘉農遠征甲子園,以精湛的球技和旺盛的鬥志打入冠亞軍爭奪賽,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現台灣地區代表隊爭奪甲子園冠軍頭銜,最後雖僅奪得亞軍(準優勝),卻已是當時台灣棒壇有史以來最輝煌的紀錄,同時,其拼鬥精神和耐戰韌性也引起日本棒壇極大稱讚,並給予「天下嘉農」之美譽。除1931年外,嘉農尚曾在1933年、1935年及1936年春、夏兩次,前後總共五次打進甲子園大賽,是台灣棒球史早期非常重要的一支棒球勁旅。
嘉農的崛起同時也奠定了「嘉義」成為台灣棒球發展重鎮之一的基石,在嘉農成立的四十餘年後,1969年首度獲得威廉波特世界少棒賽冠軍的「台中」金龍少棒隊,其實是以一支以嘉義大同國小為主體的少棒隊伍,後來卻陰錯陽差以台中金龍少棒隊名義參加威廉波特的世界少棒賽並獲得冠軍,燃燒起台灣三級棒球的熱潮,榮耀卻歸於台中,使嘉義棒壇長久以來一直耿耿於懷。(參見:金龍少棒隊)
目次 |
隊史
嘉農是一所成立超過八十年,擁有攸久歷史的學校,該校創立於1919年4月,首任校長是日人藤黑總左衛門,是一所培育農業人才的專門學校。在學校創立九年後的1928年,嘉農成立了第一支棒球,第一任的棒球隊教練是在學校裡頭教代數科目的安藤老師,然而或許只是棒球愛好者而非棒球科班的指導者,安藤老師帶領下的棒球隊,成績並不突出。雖然在1928、1929、1930年,三度的出戰(於圓山棒球場),都無法取得甲子園比賽的代表權。但卻是第一支由台灣學生所組成的參賽隊伍。
讓嘉農隊不再成為常敗軍的是一位名叫近藤兵太郎的老師,在帶領嘉農棒球隊之前,近藤曾經是甲子園名校松山商的教練,所以有這麼一位出自於名門且有多年教球經驗的老師到嘉農,似乎一夕之間就讓嘉農棒球隊脫胎換骨了。
1931年近藤帶領的嘉農隊第一次出現在球迷面前就勇奪甲子園大賽的台灣代表權,也讓過去舉行十二年的台灣地區冠軍都由北部學校包辦、「冠軍錦旗不過濁水溪」的傳統為之打破,接著1933、1935、及1936年嘉農隊四度得到這項榮譽,其中1936年春夏兩次嘉農都是代表隊,所以嘉農棒球隊總共是五次打進甲子園。
至於五次到日本比賽的成績方面,在大塚英雄所著的「台灣棒球秘史──甲子園的故事」中,對於嘉農的戰績有相當清楚的記錄,分別是1931年:三比零勝神奈川商工、一九比七勝札幌商業、十比二勝小倉商工、零比四敗於中京商業。1933年首戰零比十輸給了松山中學。1935年、四比三勝平安中學、四比五不敵松山商業。1936年春季賽七比十二輸給浦和中學、夏季大賽四比三贏小倉商工,五比七敗給育英商業。
而1931那一年的三壘手、第六棒的阿美族原住民拓弘山則對嘉農幾場戰役有精彩的描述:「八月十五日第一場比賽就遇上強敵神岡地區的代表神奈川商業,日本球迷並未看好第一次到來的嘉農,但嘉農卻以三比零旗開得勝晉級,我在第四局擊出個人在甲子園的第一支安打,從此日本觀眾才重視嘉農隊。」
八月十八日第二場比賽和第另一組晉級來自北海道的札幌商業,我們再以十九A比七大勝,驚動了全日本,我在第九局擊出一支三壘安打,助陳耕元及吳明捷回本壘連得兩分,我也盜壘成功得一分。八月二十準決賽對手是北九州地區來的強隊小倉工業,我們竟又以十比二大勝,而進入冠亞軍總決賽,這是以往台灣地區代表所沒有的戰績,我在第八局擊出一支安打,並盜二壘成功。
八月二十一日甲子園中等學校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現台灣地區代表隊爭奪冠軍戰,嘉義農林球員所展露出來旺盛的鬥志,耐戰的韌性與飛快的好腳程都讓全場球迷留下美好的稱讚。但經過長途跋涉,連續三場硬戰,大家都己疲倦不堪,而投手吳明捷連投四場,手指都已破皮,最後以零比四敗給了中京商業,只獲得準優勝(亞軍),但我隊已博得「天下嘉農」之美譽,創造了台灣野球有史以來最輝煌的紀錄。
歷屆成員
歷屆甲子園出場球員名單
西年 | 1931 | 1933 | 1935 | 1935 | 1936 |
季 | 夏 | 夏 | 春 | 夏 | 夏 |
回 | 17 | 19 | 12 | 21 | 22 |
(投) | 吳明捷 | 平野保郎 | 吳波 | 東公文 | 東公文 |
(捕) | 東和一 | 川原信男 | 今久留主淳 | 今久留主淳 | 河野博 |
(一) | 小里初雄 | 杉田健 | 草野武彦 | 杉田健 | 盛福彦 |
(二) | 川原信男 | 今久留主淳 | 日高岩男 | 日高岩男 | 脇黒丸二男 |
(三) | 真山卯一 | 高木光夫 | 高木光夫 | 高木光夫 | 奧田元 |
(遊) | 上松耕一 | 吉川武揚 | 吉川武揚 | 吉川武揚 | 吉川武揚 |
(左) | 平野保郎 | 福島又男 | 杉田健 | 吳波 | 楊元雄 |
(中) | 蘇正生 | 吳波 | 木村靖 | 木村靖 | 吳波 |
(右) | 福島又男 | 崎山敏雄 | 児玉玄 | 児玉玄 | 児玉玄 |
補 | 崎山敏雄 | 有馬純高 | 楊元雄 | 脇黒丸二男 | 戸田大介 |
里正一 | 張万居 | 脇黒丸二男 | 戸田大介 | 富士豊 | |
谷井公好 | 楊元雄 | 林其祥 | 谷一 | 園部久 | |
積真哉 | 脇黒丸二男 | 谷一 | 河野博 | 浜口壮馬 | |
劉蒼麟 | 木村靖 | 戸田大介 | 浜口光也 | ||
奧田元 |
特殊事蹟
職棒校友
相關頁面
資料來源
- 曾文誠,台灣棒球史(六) [1]
- 高正源,東昇的旭日:中華棒球發展史
-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台灣棒球史-棒球好手
- 曾文誠(2001),七十年前嘉農棒球隊的光芒。<國民體育季刊>,131期,50-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