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薛永順
台灣棒球維基館
• 目前所在分類: 主分類 > 棒球 > 人物 > 球員 > 依國籍分類 > 台灣球員 | 前往本頁相片集
目次 |
[編輯] 簡介
薛永順,1916年出生,日本姓名瀬井清,效力於日本野球連盟名古屋金鯱隊,生涯主要擔任內野手,詳細資料因年代久遠而不確定。他也在1937年春季差點獲得全壘打王,以3支全壘打名列第3;1937年秋季他則排名聯盟第六。日本職棒生涯五年合計出賽311場,打擊率0.205,全壘打9,打點91,背號19。
薛永順自小跟隨經商的父親住在日本,也愛上了棒球運動,從小學起,薛永順一直是學校棒球隊的主將,日本職棒成立之初,球技出眾的薛永顯很快就被職棒羅致。以當時情況來說,如果沒有意外,以薛永順的條件很可能在日本職業棒球界出人頭地。不幸的是,日本軍閥發發動了侵華戰爭,剛興的職業棒球賽為之中斷。日本戰敗以後,薛永順返回臺灣,加入台灣實力最堅強的石炭棒球隊。薛永順當時已有三十多歲,由於球技出眾,遂被隊友推為石炭隊教練。
1948年,中華民國第七屆全國運動會在上海市舉行,台灣省代表隊組成了多達133人的代表團參加。石炭隊實力堅強,在全省總決賽中,擊敗了由中部名將組成的空軍隊,取得台灣省的代表權(台中空軍隊在杭州擊敗了一支空軍球隊,取得了全國空軍代表權,亦參加七屆全運。)七屆全運突將棒球改為表演項目,將壘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從未打過壘球的石炭隊,仗著打棒球的基礎,依然橫掃群雄,榮獲錦標。在棒球表演賽中,石炭隊毫無敵手,輕而易舉的得到冠軍。七屆全運台灣省代表隊,壓倒了香港華僑隊、上海市隊以及廣東省隊,獲得全國總錦標。
[編輯] 基本資料
[編輯] 經歷
[編輯] 個人年表
- 1948年 -- 第七屆中華民國全國運動會台灣棒球隊、壘球隊總教練兼任球員
- 1951年 -- 1951年訪菲友誼賽台灣棒球代表隊隊長
- 1953年 -- 1953年訪菲友誼賽台灣棒球代表隊
- 1954年 -- 中華首度參加之正式棒球國際賽-第一屆亞洲棒球錦標賽總教練遴選,裁判會推薦薛永順擔任教練,但中華棒球協會有不同考量,最後是由張朝貴出線。
- 1955年 -- 44年第五屆民聲杯棒球賽(硬式組)合作金庫棒球隊教練
- 1955年 -- 1955年韓中親善野球大會 中華棒球代表隊總教練
- 1956年 -- 45年第六屆民聲杯棒球賽(硬式組)合作金庫棒球隊教練
- 1956年 -- 45年第十一屆台灣省運動會棒球錦標賽 台北市代表隊總教練
- 1967年 -- 第七屆亞洲棒球錦標賽 中華成棒代表隊選訓委員
[編輯] 特殊事蹟
[編輯] 職棒生涯成績
年 度 |
球 隊 |
背 號 |
場 次 |
打 席 |
打 數 |
得 分 |
安 打 |
二 壘 打 |
三 壘 打 |
全 壘 打 |
壘 打 數 |
打 點 |
盜 壘 |
犧 短 |
犧 飛 |
四 球 |
敬 遠 |
觸 身 |
三 振 |
雙 殺 打 |
打 擊 率 |
上 壘 率 |
長 打 率 |
O P S |
1936春夏 | 金鯱隊 | 19 | 7 | 29 | 25 | 4 | 6 | 2 | 0 | 0 | 8 | 1 | 0 | 1 | -- | 2 | -- | 1 | 6 | -- | .240 | .321 | .320 | .641 |
1936秋 | 金鯱隊 | 18 | 51 | 40 | 6 | 5 | 1 | 0 | 0 | 6 | 4 | 2 | 2 | -- | 9 | -- | 0 | 11 | -- | .125 | .286 | .150 | .436 | |
1937春 | 金鯱隊 | 52 | 202 | 173 | 20 | 46 | 6 | 6 | 3 | 73 | 19 | 11 | 5 | -- | 23 | -- | 1 | 36 | -- | .266 | .355 | .422 | .777 | |
1937秋 | 金鯱隊 | 46 | 178 | 149 | 20 | 30 | 5 | 3 | 3 | 50 | 18 | 3 | 1 | -- | 26 | -- | 2 | 37 | -- | .201 | .328 | .336 | .663 | |
1938春 | 金鯱隊 | 35 | 144 | 115 | 12 | 24 | 1 | 3 | 0 | 31 | 12 | 1 | 2 | -- | 27 | -- | 0 | 28 | -- | .209 | .359 | .270 | .629 | |
1938秋 | 金鯱隊 | 38 | 163 | 127 | 14 | 25 | 3 | 1 | 2 | 36 | 15 | 7 | 1 | -- | 35 | -- | 0 | 28 | -- | .197 | .370 | .284 | .654 | |
1939 | 金鯱隊 | 96 | 344 | 282 | 27 | 50 | 4 | 2 | 1 | 61 | 17 | 13 | 8 | 4 | 49 | -- | 1 | 49 | -- | .177 | .298 | .216 | .514 | |
1940 | 金鯱隊 | 19 | 49 | 39 | 5 | 9 | 1 | 1 | 0 | 12 | 5 | 1 | 1 | 0 | 9 | -- | 0 | 6 | -- | .231 | .375 | .308 | .683 | |
5年 | 311 | 1160 | 950 | 108 | 195 | 23 | 16 | 9 | 277 | 91 | 38 | 21 | 4 | 180 | -- | 5 | 201 | -- | .205 | .334 | .292 | .625 |
- 粗體黑字為該年度聯盟最高
日治時代日本職棒的台灣選手
[編輯] 相關人物
- 李詩計 -- 在橫濱專門學校的學弟。
[編輯]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