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館粉絲專頁 |
|
|
育成選手
台灣棒球維基館
目次 |
關於育成選手
- 日職球員的地位:一軍->二軍->育成選手->研修生。
- 日職於2006年開始實施該制度。由於各隊一二軍有登錄上限70人的限制,因此針對登錄名單以外隨隊練習,但無法上場比賽的練習生設立該制度,適用對象包括高中和大學畢業生、社會人球隊球員、曾加入職棒但已無合約的球員。主要分成育成選手和研修生兩個部分。
- 球隊亦可利用此制度,把受傷較重、或未在來季開始時的一軍戰力規劃的球員暫時換簽育成選手合約,以騰出70人支配下登錄的空位。
育成選手制度
- 先前無職棒經驗者,需參加第二次選秀方可加盟,若具職棒資歷則可直接簽約,但不包括美國職棒小聯盟。
- 最低年薪240萬日圓,如被正式登錄則最低為440萬日圓。
- 登錄人數超過65人以上的球隊,才適用育成選手制度。
- 不可參加一軍正式比賽。2007年球季以前只能參加二軍常規賽事,但現在包括二軍明星賽、二軍冠軍賽、熱身賽、教育聯盟等都可參加。
- 如需登錄至登錄名單需在6月底前完成,處於育成契約首年的外籍選手則為3月底前。
- 已登錄者同季結束前不能再轉回育成選手。過去存在可使用讓渡制度先解除其支配下選手契約。中日龍隊在2007年便曾利用此漏洞騰出支配下選手的空位,讓另一名選手登錄,因此在2008年修正。
- 如該選手未有支配下登錄經驗,育成契約滿三年即取得自由契約,轉隊無需母隊同意。
- 如果該人有支配下登錄選手、或四年以上育成選手經驗,除非原球團在球季結束時再登錄為支配下登錄選手,否則一律給予自由契約。
- 背號需為三位數,但不一定是100以後的數字。轉為支配下登錄時,必須改成二位數背號,但不能是0開頭的二位數(「00」除外)。
研修生制度
- 通過球團測試即可。
- 不可參加一二軍的比賽,但可參加熱身賽、交流賽等。
- 如要登錄進正式名單需經過正式選秀,在同一球隊滿三年的球員母隊有優先選擇權。
相關頁面
由於育成球員人數繁多,因此除台灣球員外,僅列出在館內具個人頁面之球員。另備註所註明之事蹟為球員自育成選手轉為支配下選手後的表現,於成為育成選手前之事蹟僅紀錄與台灣棒球有關者。
台灣旅日球員
球員名 | 所屬球隊 | 育成登錄年度 | 原先為 支配下 |
後轉為 支配下 |
現屬球隊 | 備註 | |
起始年 | 終止年 | ||||||
目前為育成選手 | |||||||
王彥程 | 樂天隊 | 2019年 | 樂天隊 | ||||
孫易磊 | 火腿隊 | 2023年 | 火腿隊 | ||||
曾為育成選手且為日職現役 | |||||||
宋家豪 | 樂天隊 | 2016年 | 2017年 | ○ | 樂天隊 | ||
王柏融 | 火腿隊 | 2023年 | 2023年 | ○ | ○ | 火腿隊 | |
曾為育成選手但已離開日職 | |||||||
林羿豪 | 巨人隊 | 2006年 | 2010年 | ○ | 2013年經典賽中華隊代表 | ||
陳偉殷 | 中日隊 | 2007年 | 2007年 | ○ | ○ | 2009年央聯防禦率王 | |
李昱鴻 | 巨人隊 | 2008年 | 2011年 | ||||
黃志龍 | 巨人隊 | 2009年 | 2010年 | ○ | ○ | 曾加盟中職統一隊 | |
林彥峰 | 羅德隊 | 2009年 | 2011年 | 曾加盟中職義大隊、桃猿隊 | |||
蔡森夫 | 羅德隊 | 2011年 | 2012年 | 曾加盟中職義大隊 | |||
陳冠宇 | 橫濱隊 | 2012年 | 2014年 | ○ | ○ | 中職桃猿隊 | |
鄭凱文 | 橫濱隊 | 2013年 | 2013年 | ○ | ○ | 中職兄弟隊 | |
蕭一傑 | 軟銀隊 | 2013年 | 2013年 | ○ | 曾加盟中職義大隊、富邦隊 | ||
李杜軒 | 軟銀隊 | 2016年 | 2016年 | ○ | |||
張 奕 | 歐力士隊 | 2017年 | 2019年 | ○ |
- 以球員成為育成選手的年份先後進行排列。
日籍球員
- 以球員成為育成選手的年份先後進行排列。
其他外籍旅日球員
球員名 | 所屬球隊 | 育成登錄年度 | 原先為 支配下 |
後轉為 支配下 |
現屬球隊 | 備註 | |
起始年 | 終止年 | ||||||
曾為育成選手但已離開日職 | |||||||
Aarom Baldiris | 阪神隊 | 2008年 | 2008年 | ○ | |||
Dioni Soriano | 廣島隊 | 2008年 | 2008年 | ○ | 曾加盟中職統一隊 | ||
Edison Barrios | 廣島隊 | 2012年 | 2013年 | ○ |
- 以球員成為育成選手的年份先後進行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