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粉絲專頁

台北棒球史

分享此網頁到Facebook
分享此網頁到Plurk
分享此網頁到百度搜藏
分享此網頁到Twitter
分享此網頁到Del.icio.us
最近作者:Hayashi115 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23:20 ;歷來作者:Jordi台灣阿成其他...
台灣棒球維基館
在2008年12月17日 (三) 23:20由Hayashi115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較早的版本 | 察看最近更改版本 (差異) | 較新的修訂版本→ (差異)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台北是台灣首善之都,早在日治時期就已經是當時的政經中心,所以順其自然的成為台灣棒球運動的發源地;本頁面旨在記錄台北(含台北市台北縣)發展棒運的一些重要歷程。

目次

日治時期的台北棒球

  1906年3月,台北出現了台灣第一支正式棒球隊台灣總督府中學校棒球隊,是由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中學部(今台北建國中學)校長田中敬一主導成立。不久,國語學校師範部(今台北師範學院)也成立另一支棒球隊。當年春天兩支隊伍進行比賽,雙方戰成平手,以五比五和局,這可能是台灣棒球史上有正式紀錄的第一場比賽。隨後,成淵學校(今日的成淵中學)、台北工業學校台北商業學校也陸續組織棒球隊。台北逐漸成了台灣發展棒球運動的重鎮。

  1907年,位於現今二二八紀念公園的新公園棒球場啟用;1921年台北圓山棒球場興建完工正式啟用。

  1911年台北出現三星、雷、台北廳團三支成棒隊。

戰後初期的台北棒球

  從1945年台灣光復到1960年代之間,棒球運動進入以各公民營機構組隊參與的業餘棒球運動為主流的時期,球員也都是各機構對棒球有興趣的員工所組成。例如:

  • 石炭隊1940年曾在日本職棒打過球的薛永順退休回到台灣後進入石炭委員會工作,他結合數位好手組成石炭隊。由於石炭隊是台北市的球隊,光復初期到1950年間,只要是台北市對外的比賽幾乎都由石炭隊代表,也都獲得很好的成績,可說是實力非常堅強的球隊。
  • 公賣局棒球隊:台灣光復後,公賣局內有許多員工對棒球運動非常熱衷,對北部地區各項棒球比賽亦積極組隊參賽,在公賣局各分支單位中,以台北市的啤酒廠及松山菸廠最為積極。

金龍旋風後的華興盛世

  1969金龍少棒隊勇奪第一個世界少棒冠軍後,全體球員保送進入台北市的華興中學就讀;與次年進入屏東美和中學七虎少棒隊共同開啟了台灣棒球史上著名的北華興、南美和時期,華興與美和的爭霸幾乎就是台灣三級棒運的縮影。台灣後來業餘成棒能揚威國際、職業棒球能掀起風潮,「華興」這支位於台北,擁有光榮傳統的棒球隊所培養出來的優秀球員,如:林華韋葉志仙郭源治陳大豐呂明賜謝長亨鄭昌明黃武雄陽耀勳...等名將;美和出身的好手則有徐生明趙士強李居明龔榮堂吳思賢洪一中楊清瓏郭建霖李安熙高國慶潘威倫張泰山彭政閔蔡豐安沈鈺傑馮勝賢吳偲佑...等,絕對佔有不可抹滅的一席之地。

文化輔大的雙雄爭霸

  自1976年(民國六十五年)起,位於台北市文化大學開始吸收美和青棒隊畢業生進入該校體育系就學,而華興青棒隊的畢業生則大都選擇進入位於台北縣輔仁大學就讀,台灣棒壇開始了文化大學棒球隊輔仁大學棒球隊的對抗史。由於兩隊都擁有許多國手級明星球員,實力旗鼓相當,常常吸引許多球迷觀戰。不久,文化大學與味全公司建教合作,輔仁大學與葡萄王公司建教合作,1979年(民國六十八年)開始舉辦梅花旗爭奪賽,味全隊(文化)對抗葡萄王隊(輔大),可說是盛況空前,轟動棒壇。

職棒時期的台北棒球

  1990年中華職棒元年正式開打,在時任總統李登輝的開球之下,從此邁入新紀元,而台北市立棒球場則是中華職棒主要的一級戰區,期間也發生不少負面的事件,但這並不影響職棒當年於台北的熱度。

  雖然早年中華職棒尚無主客場制度,但不少球迷認為,兄弟象隊為台北的職棒球隊,只是意識較為薄弱,並無明確的跡象,後來成立的台灣職棒大聯盟,因應屬地主義,將台北太陽隊定位為台北地區的職棒球隊。中華職棒十年開始,實行責任場制,對於主場意識開始有了改變,除了兄弟象之外,味全龍三商虎也安排了台北地區球場擔任多數的主場,不外乎是台北地區的人口與市場較大的關係。

  一直到現在,台北地區一直是職棒搶著分食的大餅與發展重心。

(未完待續 ...)

台北市各級學校棒球發展

少棒

青少棒

青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