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所在分類: 主分類 > 棒球 > 賽事 > 國際賽事 > U-18世界盃棒球賽
[編輯] 賽事簡介
[編輯] 賽事資訊
-
- 註:韓國時區為GMT+9,比臺灣快一個小時
[編輯] 參賽成員
- A組:
韓國、
美國、
委內瑞拉、
澳洲、
哥倫比亞、
荷蘭
- B組:
日本、
加拿大、
中華、
巴拿馬
義大利、
捷克
[編輯] 參賽資格
區域聯盟 |
資格賽 |
主辦國 |
賽事日期 |
入選資格 |
國家
|
歐洲棒球聯邦 |
2011年歐洲青棒錦標賽[1] |
西班牙 |
2011年07月04日~07月10日 |
前三名 |
荷蘭
捷克
義大利
|
亞洲棒球總會 |
2011年第九屆亞洲青棒錦標賽 |
日本 |
2011年08月28日~09月01日 |
前三名 |
日本
韓國
中華
|
泛美棒球聯邦 |
2011年泛美青棒錦標賽[2] |
哥倫比亞 |
2011年11月17日~11月27日 |
前五名 |
美國
加拿大
委內瑞拉
巴拿馬
哥倫比亞
|
大洋洲棒球聯邦 |
2012年大洋洲青棒錦標賽[3] |
關島 |
2012年01月27日~02月02日 |
第一名 |
澳洲
|
[編輯] 參賽成員
[編輯]
中華代表隊
-
[編輯]
日本代表隊
- 總教練:小倉全由﹝西東京 (日大三)﹞
- 教 練:吉田洸二﹝長崎 (清峰)﹞、大野康哉﹝愛媛 (今治西)﹞
- 投 手:#1 大谷翔平﹝岩手 (花巻東)﹞、#2 岡野祐一郎﹝福島 (聖光学院)﹞、#3 佐藤拓也﹝埼玉 (浦和学院)﹞、
#4 神原友﹝山梨 (東海大甲府)﹞、#5 濱田達郎﹝愛知 (愛工大名電)﹞、#6 藤浪晋太郎﹝大阪 (大阪桐蔭)﹞、
#7 大塚尚仁﹝熊本 (九州学院)﹞
- 捕 手:#8 田村龍弘﹝青森 (光星学院)﹞、#9 中道勝士﹝奈良 (智弁学園)﹞、#10 森友哉﹝大阪 (大阪桐蔭)﹞
- 內野手:#11 菅原拓那﹝茨城 (常総学院)﹞、#12 田端良基﹝大阪 (大阪桐蔭)﹞、#13 城間竜兵﹝青森 (光星学院)﹞、
#14 伊与田一起﹝高知 (明徳義塾)﹞、#15 北條史也﹝青森 (光星学院)﹞、#16 金子凌也﹝西東京 (日大三)﹞
- 外野手:#17 呉屋良拓﹝沖縄 (浦添商)﹞、#18 笹川晃平﹝埼玉 (浦和学院)﹞、#19 高橋大樹﹝京都 (龍谷大平安)﹞、
#20 水本弦﹝大阪 (大阪桐蔭)﹞
註:粗體=2009年第十四屆IBA世界青少棒錦標賽
日本國手
[編輯]
美國代表隊
- 總教練:#18 Scott Brosius﹝McMinnville, Ore. (Linfield College)﹞
- 教 練:#19 Jim Lawler﹝Midland, Texas﹞、#7 Brooks Badeaux﹝Lafayette, La.﹞、#14 Travis Chapman﹝Jacksonville, Fla.﹞
- 投 手:#24 Ian Clarkin﹝San Diego, Calif. (James Madison)﹞、#12 Kevin Davis﹝Brewton, Ala. (T.R. Miller)﹞、
#28 Stephen Gonsalves﹝San Marcos, Calif. (Cathedral Catholic)﹞、#16 John Kilichowski﹝Tampa, Fla. (Tampa Jesuit)﹞、
#17 Ryan Olson﹝Upland, Calif. (Western Christian)﹞、#11 Carson Sands﹝Tallahassee, Fla. (N. Florida Christian)﹞、
#26 Dominic Taccolini﹝Sugarland, Texas (I.H. Kempner)﹞、#10 Keegan Thompson﹝Cullman, Ala. (Cullman)﹞
- 捕 手:#25 Jeremy Martinez﹝Santa Ana, Calif. (Mater Dei)﹞、#21 Reese McGuire﹝Covington, Wash. (Kentwood)﹞、
#13 Chris Okey﹝Mt. Dora, Fla. (Eustis)﹞
- 內野手:#22 Christian Arroyo﹝Brooksville, Fla. (Hernando)﹞、#5 Connor Heady﹝Prospect, Ky. (N. Oldham)﹞、
#3 Andy McGuire﹝Vienna, Va. (James Madison)﹞、#9 Dom Nunez﹝Elk Grove, Calif. (Elk Grove)﹞、
#6 Bryson Brigman﹝San Jose, Calif. (Valley Christian)﹞、#4 Cavan Biggio﹝Houston, Texas (St. Thomas)﹞
- 外野手:#23 Ryan Boldt﹝Red Wing, Minn. (Red Wing)﹞、#15 William Abreu﹝Hialeah, Fla. (Mater)﹞、
#27 Garrett Williams﹝Shreveport, La. (Calvary)﹞
[編輯]
澳洲代表隊
- 總教練:Tony Harris
- 教 練:Damian Shanahan、Brent Phelan、Graeme Lloyd
- 投 手:#15 Dean Aldridge、#10 Hayden Gardner、#16 Josh Guyer、#40 Jon Kennedy、#21 Daniel McGrath、#8 Mitchell Simon、
#6 Lewis Thorpe、#5 Matthew Wilson、#11 Jarrod Zahradnik
- 捕 手:#12 Nathan Hass、#9 Robbie Perkins、#19 Josh Kennelly
- 內野手:#7 Ryan Ihle、#18 Samuel Kennelly、#13 Aaron Sayers、#24 Zack Shepherd、#4 Cameron Warner
- 外野手:#20 Ben Leslie、#17 karl Hoschke、#30 Elliot Hargreaves
[編輯]
韓國代表隊
- 總教練:李政勳
- 教 練:權暎晋、金星容、鄭胤鎮
- 投 手:#17 沈載珉、#20 金鍾守、#1 尹炯培、#19 宋主永、#23 李建郁、
#18 張現植、#15 李秀明、#12 安圭賢
- 捕 手:#22 韓承澤、#2 安重烈
- 內野手:#25 尹大瑛、#7 姜勝淏、#3 金旻俊、#6 桂雄仁、#16 劉永俊
- 外野手:#24 崔允赫、#11 宋俊燮、#21 金仁泰、#8 李遇成、#10 沈載倫
[編輯]
哥倫比亞代表隊
- 總教練:Luis Sierra
- 教 練:Johnny Pantoja、Hamilton Sarabia
- 投 手:#25 Arturo Peña、#62 Cristian Olmos、#27 Jose J. Ruiz、#46 Dewin Peréz、#19 Yeizer Marrugo、#9 Edgardo Hernandez、
#44 Roger Velez、#16 Nabil Crismatt
- 捕 手:#21 Sergio A. Ripoll、#68 Alvaro Noriega、#18 Carlos M. Martinez
- 內野手:#10 Yair Morelos、#3 Edwin Fuentes、#22 Gerson Jimenez、#7 Fernando Llames、#15 Gustavo Periñan
- 外野手:#12 Christian Palacios、#24 Wison Garcia、#56 Yhorman Jimenez、#30 Christian Cano
[編輯]
巴拿馬代表隊
- 總教練:Rodriguez Manuel
- 教 練:Gonzalez Aurelio、Aparicio Rodolfo、Carcamo Kevin、Anglada Rey
- 投 手:#16 Guzman Omar、#51 Caballero Cristian、#21 Gonzalez Jose Luis、#22 Mendez Ronal、#52 Santamaria Rigoberto、
#35 Salazar Hector、#15 Pineda Peter、#19 Escalante Tomas
- 捕 手:#10 Diaz Anthony、#44 Moscote Victor
- 內野手:#7 Pimentel Ivan、#12 Ramos Ubaldo、#20 Jordan Luis、#24 Orozco Rodrigo、#23 Sanjur Mario、#8 Maloff Farjat、
#4 Sosa Edmundo
- 外野手:#26 Ho Jean Carlos、#0 Serrano Ariel、#29 Santos Jonny
[編輯]
荷蘭代表隊
- 總教練:Eric De Bruin
- 教 練:Peter Van Dalen、Tom Geestman、Martijn Nijhoff、Ivan Rodriguez
- 投 手:#53 Thomas Prikkel、#47 Tony Kreisel、#15 Jerremyh Angels、#4 Marco Schel、#26 Jose Moreno、#43 Tim Halderman、
#54 Maickel Rietel、#42 Kaj Timmermans、#55 Floris Timmer
- 捕 手:#19 Milan Post、#46 Max Clarijs
- 內野手:#49 Odion Gouverneur、#44 Jorin Van Amstel、#36 Marciano Phillippi、#10 Dillon True、#12 Tim Schaareman、
#52 Ruar Verkerk
- 外野手:#21 Daniel Korenhof、#35 Kevin Loos、#28 Rachid Engelhardt
[編輯]
加拿大代表隊
- 總教練:#17 Greg Hamilton﹝Ottawa, ON﹞
- 教 練:#46 Chris Reitsma﹝Calgary, AB﹞、#45 Corey Eckstein﹝Abbotsford, BC﹞、#18 Hyung Cho﹝Burlington, ON﹞
- 投 手:#29 Christian Botnick﹝Brampton, ON﹞、#38 Dayton Dawe﹝London, ON﹞、#12 Brock Dykxhoorn﹝Goderich, ON﹞、
#49 Ryan Kellogg﹝Whitby, ON﹞、#15 Jake Marks﹝Brights Grove, ON﹞、#14 Cal Quantrill﹝Port Hope, ON﹞、
#27 Travis Seabrooke﹝Peterborough, ON﹞、#24 Logan Seifrit﹝Spruce Grove, AB﹞、
#36 Myles Vincent﹝Corner Brook, NL﹞
- 捕 手:#23 Chris Shaw﹝Winnipeg, MB﹞、#11 Owen Spiwak﹝Mississauga, ON﹞
- 內野手:#8 Kyle Hann﹝Oakville, ON﹞、#19 Jesse Hodges﹝Victoria, BC﹞、#48 Daniel Pinero﹝Toronto, ON﹞、
#30 Mitchell Triolo﹝Scarborough, ON﹞
- 外野手:#21 Nathan DeSouza﹝Milton, ON﹞、#44 Gareth Morgan﹝Toronto, ON﹞、#20 Joshua Naylor﹝Mississauga, ON﹞、
#7 Jacob Robson﹝Windsor, ON﹞、#13 Brett Siddall﹝Windsor, ON﹞
[編輯]
捷克代表隊
- 總教練:David Winkler
- 教 練:Jan Jablonka、Martin Smidt、Hynek Capka
- 投 手:#30 Lukas Ercoli、#34 Jan Novak、#20 Tomas Ondra、#13 Jakub Podzimek、#52 Viktor Smidt、#42 Jan Svoboda、
#48 Frantisek Vanek
- 捕 手:#45 Martin Muzik、#41 Michal Vykoukal
- 內野手:#44 Vojtech Dedek、#40 Adam Hajtmar、#56 Ondrej Matko、#35 Jakub Ondracek、#14 David Vohanka
- 外野手:#31 Ivan Aubrecht、#7 Matej Buzga、#38 Filip Mostek、#39 Richard Sazavsky
註:依規定每一隊都能有20個球員名額,但只有捷克代表隊僅派出18位球員參賽
[編輯]
義大利代表隊
- 總教練:Gianguido Poma
- 教 練:Rolando Cretis、Mario Mascitelli、Giovanni Mario Costa
- 投 手:#23 Davide Anselmi、#11 Simone Bazzarini、#16 Federico Cozzolino、#28 Federico Celli、#30 Gabriele Quattrini、
#13 Samuel Silvestri、#20 Paolo Taschini、#33 Enrico Varin、#9 Lorenzo Gradali
- 捕 手:#14 Lorenzo Maestri、#31 Alberto Mineo
- 內野手:#17 Davide Benetti、#10 Simone Calasso、#9 Lorenzo Gradali、#15 Mattia Mercuri、#7 Luca Pulzetti、#5 Mario Trinci
- 外野手:#21 Simone Boniardi、#19 Marten Gasparini、#29 Giovanni Garbella
[編輯]
委內瑞拉代表隊
- 總教練:Pedro Avila
- 教 練:Julio Antequera、Carlos Torres、Ebert Velazquez
- 投 手:#28 Freddy Zorrilla、#60 Jhorman Cabrera、#11 Enrique Delosrios、#57 Francisco Duran、#38 Ismael Zerpa、
#40 Jesus Solano、#75 Argenis Angulo、#19 Hector Montaño、#3 Alexis Rivero
- 捕 手:#8 Victor Colmenares、#17 Wilson Garcia、#30 Pedro Lugo
- 內野手:#4 Josuè Alvarado、#15 William Cuicas、#53 Isaias Lucena、#13 Angel Yepez
- 外野手:#34 O'Bryan Gonzalez、#10 Carlos Indriago、#61 José Lino、#41 Andres Zabaleta
[編輯] 熱身賽
[編輯] 2012年義大利青棒週[4]
本項賽事於義大利的Ronchi Dei Legionari舉行,參賽國家有義大利、捷克、加拿大、美國,其中前三個國家的隊伍為本屆世界青棒錦標賽
的代表隊,美國則是由另一批球員組成。四個隊伍先進行預賽,採單循環賽制,取前兩名進入冠軍賽、後兩名進入季軍賽。
場次 |
日期 |
當地時間 |
主場球隊 |
比數 |
客場球隊 |
比賽場地 |
備註
|
G1 |
8月23日(四) |
16:00 |
美國 |
13:3 |
捷克 |
Ronchi |
7局
|
G2 |
20:30 |
義大利 |
5:3 |
加拿大 |
Ronchi |
|
G3 |
8月24日(五) |
16:00 |
加拿大 |
10:9 |
美國 |
Ronchi |
|
G4 |
20:30 |
捷克 |
3:9 |
義大利 |
Ronchi |
|
G5 |
8月25日(六) |
16:00 |
加拿大 |
12:2 |
捷克 |
Ronchi |
7局
|
G6 |
20:30 |
義大利 |
3:0 |
美國 |
Ronchi |
|
G7 |
8月26日(日) |
16:00 |
美國 |
8:6 |
捷克 |
Ronchi |
季軍賽 6局因雨裁定
|
G8 |
20:30 |
義大利 |
|
加拿大 |
Ronchi |
冠軍賽 因雨取消(註1.)
|
註:1.兩隊由預賽成績來決定最終排名,由義大利獲得冠軍、加拿大獲得亞軍
[編輯] 2012年台美青棒對抗賽[5]
為了備戰此次IBAF世界青棒錦標賽,中華棒協邀請同樣準備參賽的美國青棒代表隊來台移地訓練,比賽地點在台中市。
場次 |
日期 |
當地時間 |
主場球隊 |
比數 |
客場球隊 |
比賽場地 |
電視轉播 |
備註
|
G1 |
8月25日(六) |
13:00 |
中華 |
0:0 |
美國 |
洲際 |
緯來育樂 |
5局因雨裁定(註1.)
|
G2 |
8月26日(日) |
10:00 |
美國 |
2:7 |
中華 |
台中 |
|
(註2.)
|
G3 |
8月27日(一) |
18:30 |
臺中市青棒聯隊 |
6:6 |
美國 |
洲際 |
緯來體育 |
(註3.)
|
註:1.五局結束雙方0比0暫時平手,隨後因雨暫停;六局上半一出局,中華隊連續發生兩次失誤讓美國隊攻佔一、二壘,美國隊在接下來的
高飛犧牲打後靠著一支中外野深遠安打攻下兩分;六局下半中華隊兩出局後,比賽因雨再度暫停,最終裁定結束,由於第六局沒有完
成,依照規則該局不算,兩隊賽完5局以0比0握手言和
- 2.本場比賽原訂於洲際棒球場舉行,但因場地積水問題而改至台中棒球場,原本預計要轉播的緯來體育台也因此取消轉播
- 3.八局結束時美國隊6比5暫時領先,第九局採用突破僵局制作為練習
[編輯] 賽程
[編輯] 預賽
場次 |
日期 |
當地時間 |
分組 |
主場球隊 |
比數 |
客場球隊 |
比賽場地 |
電視轉播 |
備註 |
觀眾人數
|
G1 |
8月30日(四) |
9:00 |
A |
委內瑞拉 |
|
哥倫比亞 |
木洞 |
|
因雨延至9/4 |
|
G2 |
B |
日本 |
|
捷克 |
蠶室 |
朝日新聞 |
因雨延至9/4 |
|
|
13:00 |
開幕典禮 |
蠶室 |
ESPN、SBS |
因雨取消 |
|
G3 |
14:00 |
A |
荷蘭 |
|
韓國 |
蠶室 |
SBS |
開幕賽 因雨延至9/4 |
|
G4 |
B |
義大利 |
|
中華 |
木洞 |
ESPN |
因雨延至9/4 |
|
G5 |
18:00 |
B |
巴拿馬 |
|
加拿大 |
木洞 |
|
因雨延至9/4 |
|
G6 |
A |
美國 |
|
澳洲 |
蠶室 |
|
因雨延至9/4 |
|
G7 |
8月31日(五) |
10:00 |
A |
哥倫比亞 |
4:7 |
澳洲 |
蠶室 |
|
|
100
|
G8 |
B |
巴拿馬 |
2:0 |
義大利 |
木洞 |
|
|
70
|
G9 |
14:00 |
B |
加拿大 |
6:5 |
日本 |
木洞 |
朝日新聞 |
10局(9局5:5) |
125
|
G10 |
A |
韓國 |
2:1 |
委內瑞拉 |
蠶室 |
SBS |
|
230
|
G11 |
18:00 |
B |
捷克 |
0:6 |
中華 |
蠶室 |
ESPN |
|
100
|
G12 |
A |
荷蘭 |
0:17 |
美國 |
木洞 |
|
7局 |
145
|
G13 |
9月1日(六) |
10:00 |
A |
澳洲 |
3:6 |
委內瑞拉 |
蠶室 |
|
10局(9局3:3) |
100
|
G14 |
B |
加拿大 |
4:3 |
義大利 |
木洞 |
|
|
85
|
G15 |
14:00 |
A |
哥倫比亞 |
9:6 |
荷蘭 |
木洞 |
|
|
100
|
G16 |
A |
韓國 |
8:2 |
美國 |
蠶室 |
SBS |
|
4000
|
G17 |
18:00 |
B |
中華 |
0:2 |
日本 |
蠶室 |
朝日電視、ESPN |
|
500
|
G18 |
B |
捷克 |
2:6 |
巴拿馬 |
木洞 |
|
|
95
|
G19 |
9月2日(日) |
10:00 |
A |
美國 |
11:1 |
哥倫比亞 |
木洞 |
|
7局 |
50
|
G20 |
B |
義大利 |
12:1 |
捷克 |
蠶室 |
|
7局 |
72
|
G21 |
14:00 |
A |
委內瑞拉 |
8:3 |
荷蘭 |
蠶室 |
|
|
85
|
G22 |
A |
澳洲 |
1:7 |
韓國 |
木洞 |
SBS |
|
1000
|
G23 |
18:00 |
B |
中華 |
6:5 |
加拿大 |
木洞 |
ESPN |
|
200
|
G24 |
B |
日本 |
8:0 |
巴拿馬 |
蠶室 |
朝日電視 |
|
200
|
G25 |
9月3日(一) |
10:00 |
A |
荷蘭 |
1:8 |
澳洲 |
木洞 |
|
|
65
|
G26 |
B |
加拿大 |
3:2 |
捷克 |
蠶室 |
|
|
73
|
G27 |
14:00 |
B |
中華 |
4:3 |
巴拿馬 |
蠶室 |
ESPN |
|
103
|
G28 |
B |
日本 |
7:1 |
義大利 |
木洞 |
朝日新聞 |
|
85
|
G29 |
18:00 |
A |
韓國 |
1:3 |
哥倫比亞 |
木洞 |
SBS |
|
800
|
G30 |
A |
美國 |
3:2 |
委內瑞拉 |
蠶室 |
|
|
143
|
G1 |
9月4日(二) |
10:00 |
A |
委內瑞拉 |
2:7 |
哥倫比亞 |
木洞 |
|
因雨延至11:15開打 |
50
|
G2 |
B |
日本 |
7:0 |
捷克 |
蠶室 |
朝日新聞 |
因雨延至12:00開打 5局因雨裁定 |
45
|
G3 |
14:00 |
A |
荷蘭 |
|
韓國 |
蠶室 |
SBS |
因雨取消 |
|
G4 |
B |
義大利 |
|
中華 |
木洞 |
ESPN |
因雨取消 |
|
G5 |
18:00 |
B |
巴拿馬 |
|
加拿大 |
木洞 |
|
因雨延至9/5 |
|
G6 |
A |
美國 |
|
澳洲 |
蠶室 |
|
因雨延至9/5 |
|
G5 |
9月5日(三) |
10:30 |
B |
巴拿馬 |
1:10 |
加拿大 |
木洞 |
|
|
78
|
G6 |
A |
美國 |
6:2 |
澳洲 |
蠶室 |
|
|
150
|
[編輯] 預賽排名
註:1.取各組前三名進入複賽、後三名進入七~十二名排名決定賽
- 2.場次G3、G4的比賽取消雖然有影響A組前三、B組前二的排名(與複賽主、客場相關),但不影響進入複賽、七名賽、九名賽、十一名賽的
隊伍,亦不影響複賽時採計的預賽對戰結果
[編輯] 七~十二名排名決定賽
場次 |
日期 |
當地時間 |
主場球隊 |
比數 |
客場球隊 |
比賽場地 |
備註 |
觀眾人數
|
G33* |
9月5日(三) |
18:30 |
捷克 |
4:7 |
荷蘭 |
木洞 |
十一名賽 |
87
|
G32* |
9月6日(四) |
10:00 |
澳洲 |
11:2 |
義大利 |
九宜 |
九名賽 |
45
|
G31* |
14:00 |
巴拿馬 |
5:4 |
委內瑞拉 |
九宜 |
七名賽 |
65
|
註:1.場次編號含*表示主客場由擲硬幣決定
- 2.由於本屆賽事蠶室棒球場只使用至9月5日,為因應賽程在9月6日借用九宜棒球場
[編輯] 複賽
場次 |
日期 |
當地時間 |
主場球隊 |
比數 |
客場球隊 |
比賽場地 |
電視轉播 |
備註 |
觀眾人數
|
G34 |
9月5日(三) |
14:00 |
韓國 |
3:7 |
中華 |
蠶室 |
ESPN、SBS |
10局(9局3:3) |
520
|
G35 |
日本 |
0:3 |
哥倫比亞 |
木洞 |
BS朝日 |
|
118
|
G36* |
18:30 |
美國 |
0:1 |
加拿大 |
蠶室 |
|
10局(9局0:0) |
120
|
G37 |
9月6日(四) |
10:00 |
加拿大 |
10:6 |
哥倫比亞 |
木洞 |
|
|
84
|
G39 |
14:00 |
美國 |
5:1 |
中華 |
木洞 |
ESPN |
|
113
|
G38* |
18:05 |
韓國 |
2:4 |
日本 |
木洞 |
BS朝日、ESPN、SBS |
|
3500
|
G40* |
9月7日(五) |
10:00 |
中華 |
3:1 |
哥倫比亞 |
木洞 |
ESPN |
|
85
|
G41 |
14:00 |
加拿大 |
3:9 |
韓國 |
木洞 |
SBS |
|
210
|
G42 |
18:05 |
美國 |
10:5 |
日本 |
木洞 |
BS朝日、ESPN |
|
200
|
註:預賽分組排名較前面者為主場,場次編號含*表示兩隊分組排名相同,主客場由擲硬幣決定
[編輯] 複賽排名
名次 |
隊伍 |
比賽場數 |
勝場 |
敗場 |
勝率 |
勝負關係 |
得失分率差
|
1 |
美國 |
5 |
3 |
2 |
0.600 |
美國勝中華(G39) 加拿大勝美國(G36) 中華勝加拿大(G23) |
美國 0.173 加拿大-0.006 中華 -0.192
|
2 |
加拿大 |
5 |
3 |
2 |
0.600
|
3 |
中華 |
5 |
3 |
2 |
0.600
|
4 |
哥倫比亞 |
5 |
2 |
3 |
0.400 |
哥倫比亞勝日本(G35) 哥倫比亞勝韓國(G29) 日本勝韓國(G38) |
|
5 |
日本 |
5 |
2 |
3 |
0.400 |
|
6 |
韓國 |
5 |
2 |
3 |
0.400 |
|
註:1.複賽隊伍間的預賽戰績(A組G16、G19、G29;B組G9、G17、G23)計入複賽,各隊皆為一勝一敗
- 2.取前兩名進入冠軍賽,三、四名進入季軍賽,五、六名進入第五名決定賽
- 3.得失分率差(Team's Quality Balance)=(得分/進攻局數)-(失分/防守局數)
[編輯] 決賽
場次 |
日期 |
當地時間 |
主場球隊 |
比數 |
客場球隊 |
比賽場地 |
電視轉播 |
備註 |
觀眾人數
|
G43 |
9月8日(六) |
10:00 |
日本 |
0:3 |
韓國 |
木洞 |
SBS |
五名賽 |
1100
|
G44 |
14:00 |
中華 |
4:1 |
哥倫比亞 |
木洞 |
ESPN |
季軍賽 |
210
|
G45 |
18:00 |
美國 |
6:2 |
加拿大 |
木洞 |
ESPN |
冠軍賽 賽後閉幕典禮 |
400
|
[編輯] 總排名
名次 |
參賽球隊
|
第1名 |
美國
|
第2名 |
加拿大
|
第3名 |
中華
|
第4名 |
哥倫比亞
|
第5名 |
韓國
|
第6名 |
日本
|
第7名 |
巴拿馬
|
第8名 |
委內瑞拉
|
第9名 |
澳洲
|
第10名 |
義大利
|
第11名 |
荷蘭
|
第12名 |
捷克
|
[編輯] 中華隊逐場賽況
球隊名稱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R |
H |
E
|
中華 |
0 |
1 |
0 |
1 |
2 |
0 |
0 |
1 |
1 |
6 |
7 |
0
|
捷克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7 |
4
|
- 勝利投手:森榮鴻 敗戰投手:Lukas Ercoli 救援成功:無
- 勝利打點:陳昱銘 全壘打:無
- 比賽時間:2小時50分鐘
球隊名稱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R |
H |
E
|
日本 |
0 |
1 |
0 |
0 |
0 |
0 |
1 |
0 |
0 |
2 |
12 |
2
|
中華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2 |
1
|
- 勝利投手:藤浪晋太郎 敗戰投手:洪心騏 救援成功:無
- 勝利打點:高橋大樹 全壘打:森友哉(7上、1分、場內全壘打)
- 比賽時間:2小時50分鐘
球隊名稱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R |
H |
E
|
加拿大 |
0 |
2 |
2 |
1 |
0 |
0 |
0 |
0 |
0 |
5 |
12 |
0
|
中華 |
0 |
0 |
0 |
0 |
2 |
0 |
0 |
3 |
1X |
6 |
10 |
2
|
- 勝利投手:曾仁和 敗戰投手:Dayton Dawe 救援成功:無
- 勝利打點:蘇智傑 全壘打:Mitchell Triolo(4上、1分)
- 比賽時間:3小時3分鐘
球隊名稱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R |
H |
E
|
巴拿馬 |
1 |
1 |
0 |
0 |
0 |
0 |
0 |
1 |
0 |
3 |
10 |
2
|
中華 |
1 |
0 |
2 |
0 |
0 |
0 |
0 |
0 |
1X |
4 |
9 |
1
|
- 勝利投手:洪心騏 敗戰投手:Guzman Omar 救援成功:無
- 勝利打點:林子偉 全壘打:無
- 比賽時間:3小時34分鐘
球隊名稱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R |
H |
E
|
中華 |
0 |
0 |
0 |
0 |
0 |
2 |
1 |
0 |
0 |
4 |
7 |
13 |
0
|
韓國 |
0 |
0 |
0 |
0 |
0 |
2 |
0 |
0 |
1 |
0 |
3 |
9 |
2
|
- 勝利投手:曾仁和 敗戰投手:Song Ju Yeong 救援成功:無
- 勝利打點:曹佑寧 全壘打:無
- 比賽時間:3小時57分鐘
- 註:第十局採用突破僵局制
球隊名稱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R |
H |
E
|
中華 |
0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8 |
2
|
美國 |
1 |
0 |
1 |
0 |
3 |
0 |
0 |
0 |
X |
5 |
15 |
1
|
- 勝利投手:Stephen Gonsalves 敗戰投手:林政賢 救援成功:無
- 勝利打點:Reese McGuire 全壘打:無
- 比賽時間:2小時27分鐘
球隊名稱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R |
H |
E
|
哥倫比亞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4 |
0
|
中華 |
2 |
1 |
0 |
0 |
0 |
0 |
0 |
0 |
X |
3 |
7 |
0
|
- 勝利投手:森榮鴻 敗戰投手:Edgardo Hernandez 救援成功:曾仁和
- 勝利打點:楊家維 全壘打:無
- 比賽時間:2小時30分鐘
球隊名稱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R |
H |
E
|
哥倫比亞 |
0 |
0 |
1 |
0 |
0 |
0 |
0 |
0 |
0 |
1 |
6 |
3
|
中華 |
3 |
0 |
1 |
0 |
0 |
0 |
0 |
0 |
X |
4 |
5 |
1
|
- 勝利投手:曾仁和 敗戰投手:Yeizer Marrugo 救援成功:無
- 勝利打點:李宗賢 全壘打:無
- 比賽時間:2小時7分鐘
[編輯] 獎項
[編輯] 特殊事蹟
- 傳統強隊古巴隊因未參加2011年泛美青棒賽而失去參賽資格。
- 預賽巴拿馬隊與義大利隊的比賽中(場次G8),巴拿馬隊的先發投手Rigoberto Santamaria主投7局無失分,僅被擊出1支安打、投出4次
保送、7個三振,最後拿下勝投,該支安打為七局上半兩出局後被擊出的內野安打。
- 預賽韓國隊與委內瑞拉隊的比賽中(場次G10),三局下半時滿壘兩出局,韓國隊的Yoon Dae Young上演一個盜本壘得分的戲碼,該得分
為韓國隊添得第二分,終場韓國隊就以2比1擊敗委內瑞拉隊。
- 隊投手曾仁和在預賽對加拿大隊的比賽中第九局後援登板,對Mitchell Triolo投出153公里每小時的快速球,為其青棒生涯最佳紀錄。
- 預賽美國隊與澳洲隊的比賽中(場次G6),美國隊的先發投手Ryan Olson主投8局無失分,僅被擊出2支安打、投出1次保送、7個三振,最
後拿下勝投。
- 複賽美國隊與加拿大隊的比賽中(場次G36),加拿大隊的先發投手Ryan Kellogg主投8.2局無失分,只被擊出2支安打、投出2次保送、5個
三振,無關勝敗,下場時兩隊0比0平手,加拿大隊最後在延長賽第十局以1比0擊敗美國隊。
- 複賽美國隊與中華隊的比賽中(場次G39),美國隊的一壘手Cavan Biggio在全場四個打席中皆擊出安打,共有1分打點、1次盜壘成功。
-
[編輯] 註釋或參考文獻
- ↑ 2011年歐洲青棒錦標賽【Wiki】
- ↑ 2011年泛美青棒錦標賽【USABaseball.com】
- ↑ 2012年大洋洲青棒錦標賽【BASEBALL OCEANIA】
- ↑ 18u Italian Baseball Week
- ↑ 〈世青〉備戰末屆世青賽 中美熱身賽25日開打【TSNA】
[編輯] 相關頁面
-
[編輯] 相關新聞
-
[編輯] 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