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粉絲專頁

使用者討論:Howl136

分享此網頁到Facebook
分享此網頁到Plurk
分享此網頁到百度搜藏
分享此網頁到Twitter
分享此網頁到Del.icio.us
最近作者:Bones 2021年11月9日 (星期二)23:39 ;歷來作者:Good boy銷牽筆基其他...
台灣棒球維基館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目次

[編輯] 出生日期

  • 不好意思,那個出生日期部分,之前有討論過盡量以職棒等級球員或者以業餘甲組成棒活躍者為主,已退役或沒打球的不知名人士盡可能不要使用生日模板。--Good boy (討論) 2021年11月04日(四)00:24(CST)
  • 啊還有,如果看到那種經歷只有高中或大學在打球、又很久沒更新的玩票性球員頁面,可以直接丟給我們刪掉,那種頁面沒有留的價值。--Bones (討論) 2021年11月9日 (二) 23:39 (CST)

[編輯] 頁面整理

  • 之前和Bones討論到,有關中華職棒的單場10奪三振投手的部分,不知道您有意願想幫忙修正格式嗎?--Good boy (討論) 2017年07月09日(日)07:03(CST)
  • 有關格式的部分可能要詢問Bones看看,最近至少兩個月時間不太常上,所以你可以和Bones協助修正模板。--Good boy (討論) 2017年07月16日(日)18:13(CST)
  • 可以的話,我是希望不要動到球隊頁面裡的模板寬度啦。--Bones (討論) 2017年7月16日 (日) 21:12 (CST)
  • 我是比較顧慮到桌面版的閱讀啦,如果是「相近頁面都有的模板」,例如球隊頁面內的總教練、退休背號、球隊基本資料等,會覺得保持固定寬度比較好,至於其他頁面的成績模板就比較無所謂了。至於試作模板的話,是在哪裡呢?--Bones (討論) 2017年7月16日 (日) 22:09 (CST)
  • 可以比照中華職棒首局首打席全壘打的締造者的頁面增加達成次數欄位,比較方便統計。另外總覺得主審有點多餘,應該是可以不用列上。--Bones (討論) 2017年7月17日 (一) 18:25 (CST)
  • 這樣應該OK了,就直接上吧!--Bones (討論) 2017年7月17日 (一) 21:41 (CST)
  • 另外一安打比賽的球場可以將其索引標記出來,如第二欄的台中球場。--Good boy (討論) 2017年07月23日(日)10:22(CST)
  • 黃泰龍這幾位成績被拔掉,我本來以為是轉教練職被忽略的關係,但顯然不是這樣啊。單場10奪三振這樣修應該沒什麼太大問題,但之前遲遲未動的原因,還是在於這是兩個不同時期建立,卻又一直有人陸續維護的頁面,裡面資料可能會有所出入,大概會是屬一屬二麻煩的頁面呢。最多敗投手我的想法,基本上也差不多,就是將這個頁面的第一組分拆給百敗投手(或50敗)的頁面,中職一二軍歷年最多敗另建一個頁面,TML同樣比照辦理,最終讓這個頁面消失掉。不過照慣例會把這個頁面改造成其中一個新頁面,以避免舊修改紀錄消失掉。--Bones (討論) 2017年7月26日 (三) 22:49 (CST)
  • TML的10-10紀錄模板應該不用放進球員頁面啦,單獨成立一個10-10頁面來放倒是比較理想(比照20-20)。--Bones (討論) 2017年8月16日 (三) 21:37 (CST)
  • 10-10紀錄我是覺得比較多人達成,跟10盜壘一樣不要放進球員頁面比較好,不管是CPBL或TML的都一樣。至於20-20這種沒幾個人達成過的倒是OK。--Bones (討論) 2017年8月18日 (五) 17:19 (CST)
  • 投0.2局這個我先前都沒有放啦,因為如果該寫的都有寫,那麼個人年表或特殊事蹟內應該會有很完整的出賽紀錄,不用都塞在表格裡。表格只是整理起來的輔助工具而已,而且備註如果寫一堆就不叫備註啦。--Bones (討論) 2017年8月19日 (六) 17:51 (CST)

[編輯] 中職獎項

  • 要修正表格是沒問題啦,但一二軍表格是連動的,請不要只有修改一軍的而已。另外年度MVP或新人王等綜合成績頁面也不用去加粗體,只會顯得很亂而已。--Bones (討論) 2017年4月20日 (四) 16:54 (CST)
  • 中職勝投王二軍之類新增的欄位資料請一起補上,既然要增加就要負責。還有請不要弄爆格式。--Bones (討論) 2017年5月5日 (五) 20:08 (CST)
  • 那我想想,不然二軍的還是先把欄位空出來變成待補好了,這樣會比較整齊。至於格式爆炸,語法裡面有調整寬度%數的係數,拉寬一點就不會爆炸了。如果怕沒有連續時間,其實可以先把欄位做出來擺著。--Bones (討論) 2017年5月6日 (六) 00:28 (CST)
  • 塞在頁面裡的表格模板寬度基本上都是50%、65%、75%,主要是為了讓諸多表格能夠整齊易點。如果不是因為新增欄位而拉寬,就請不要再去調。--Bones (討論) 2017年5月11日 (四) 17:26 (CST)
  • OK,那就照你的意思吧。直接把我的修改蓋過去就可以了。--Bones (討論) 2017年5月11日 (四) 22:43 (CST)
  • 「球員名」去改成「投手」、「打者」沒有意義啊。而且你還是有些地方保留使用「球員名」,用這個比較中性不分投打的詞就可以了。--Bones (討論) 2017年5月19日 (五) 22:42 (CST)
  • 林岳平買嘉瑞好像不是初登板即先發勝投的球員? 館內不知道有沒有初先發即拿勝投的頁面,兩個名詞相近但意思不同。
  • 中職勝率王、最高長打率這兩個看你要不要也放入取消頒發後的成績?--Bones (討論) 2017年6月16日 (五) 16:28 (CST)
  • 另外有個問題。在統計欄內放入「最快」達成日期的紅黑標應該沒有必要吧?畢竟每年開季時間都不一樣。--Bones (討論) 2017年6月16日 (五) 16:39 (CST)
  • 沒問題,那就照您的意思下去調整吧。--Bones (討論) 2017年6月17日 (六) 16:32 (CST)
  • 中華職棒史上的完封紀錄應該還可以追加一個「季後賽完封」的子項目?--Bones (討論) 2017年6月19日 (一) 17:40 (CST)
  • 這東西就慢慢下去做吧,反正沒有急迫性。不過無四死球完封似乎紀錄是不完整的,例如底下初登板完封的克力士和邏逤等就沒有列入。--Bones (討論) 2017年6月20日 (二) 18:41 (CST)
  • 單季10盜壘這個大坑總算填掉了,不過表格裡面有些地方開天窗囉。--Bones (討論) 2017年6月28日 (三) 20:40 (CST)
  • 三殺打‎無安打比賽這兩個頁面直接把它砍掉重練沒關係,整個格式都超醜的。--Bones (討論) 2017年7月1日 (六) 19:08 (CST)
  • 10救援這種成績統計直接搬用20救援的來修即可。至於完封部份,應該是直接放在頁面裡頭不用另外作模板,畢竟現在完封機會不大,不會三天兩頭修到。另外三殺打頁面內的TML部份可能要改成表格,此外也可以配合三殺守備一起修整。--Bones (討論) 2017年7月3日 (一) 18:02 (CST)
  • 台灣大聯盟的模板會使用橘色,可以參考模板配色。--Bones (討論) 2017年7月7日 (五) 17:51 (CST)
  • 除了2012年林彥峰的資料有缺漏,其他大致沒問題。另外30中繼看你要不要用頁面而非模板的形式補起來,這個跟10救援比較起來應該是小兒科而已。--Bones (討論) 2017年7月26日 (三) 20:26 (CST)
  • 對了還有那個中華職棒的單場10奪三振投手,另外有個頁面是模板:中華職棒的單場十K投手,到時留第一個就好。此外有個模板:台灣職棒最多敗投手,這個我一直都沒去處理,或許你可以先看一下要怎麼調整?--Bones (討論) 2017年7月26日 (三) 21:03 (CST)
  • 問一下,你覺得彭政閔那個千被三振的紀錄,有需要像千三振一樣頁面化嗎?--Bones (討論) 2017年8月10日 (四) 16:34 (CST)
  • 那就等林智勝「達成」再說吧,至於下方目錄模板遲早要再調整的,現在只能說是個過渡而已。--Bones (討論) 2017年8月10日 (四) 17:31 (CST)

[編輯] 123

  • 歡迎你啊~~~~~~~~~--銷牽筆基 (討論) 2017年7月2日 (日) 00:04 (CST)


Howl136,您好!歡迎來到台灣棒球維基館

  這裡的頁面人人可編輯,您已註冊了帳號,所有貢獻都會自動記錄!更強烈建議您在『您專屬的用戶頁面』中稍微簡介一下自己,也好讓大家認識您這位新朋友。若您本身有經營與棒球相關的部落格,非常歡迎您於導航區的「棒球部落」新增連結。

  您可在此自由編輯,編輯內容請勿違反「本站宗旨」及「版權規範」,閱讀一下「幫助」或「常見問題」可以瞭解編寫原則,也可到「沙盒(測試區)」練習一下。如果您有任何編輯方面的問題,歡迎到「編輯討論」發問或者也可詢問管理員。希望您會喜歡上這裡。

小提醒

  1. 不知如何留言嗎?點選每個頁面的「討論」即可,別忘了留下您的名字哦。
  2. 不知要從何下手嗎?請參考我要如何編輯頁面呢?,另請遵循編輯範例之格式來編輯想編的頁面。


-- New user message (討論) 2015年7月25日 (六) 00:27 (C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