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粉絲專頁

棒球專欄/開港講棒球/013 2-跨世代的傳承與榮耀-台灣「貝比魯斯」洪太山(二)

分享此網頁到Facebook
分享此網頁到Plurk
分享此網頁到百度搜藏
分享此網頁到Twitter
分享此網頁到Del.icio.us
台灣棒球維基館
在2007年1月21日 (日) 23:47由Kkii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跨世代的傳承與榮耀-台灣「貝比魯斯洪太山(二)



關於本文

  • 專欄作者:謝仕淵(talk)
  • 發文時間:2007/01/17
  • 本站責任編輯:ReneeYoshikkii
  • 版權標示:All Rights Reserved,作者保留本文所有權利,僅授權本館發佈,網友請勿任意轉貼
  • 備註:專欄作者之外的本站參與者,除提供排版協助之外,不應更動原文用語,以示尊重原始作者。協助者請於「本站責任編輯」欄留下ID。

Alt text
專欄作者簡介
  • 棒球史文字工作者
  • 現任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兼任講師,專攻體育史、棒球史之研究
  • 謝佳芬合著之《臺灣棒球一百年》曾獲得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推薦書及2004年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人文類出版入圍
  • 2005年起開始參與中華棒協台灣棒球百年史》之編撰工作,該書於2006年7月問世。

二、從白川公學校到嘉義農林學校

  1924年1月10日出生於嘉義的洪太山,本籍澎湖。他與棒球的淵源,與其父親的態度有關,洪太山的父親是位日本料理師傅,原本其父對棒球也是一知半解,後來卻慢慢看出興趣來,進而支持洪太山接觸棒球。

  洪太山曾經談起父親對於他從事棒球運動的經驗,洪太山指出:

在當時台灣人心中,棒球被稱為柴球,被棒球打到會「帶傷」,因此認為棒球是危險的運動,一般台灣人不喜歡打棒球。但我父親是日本料理的師傅,而且是個大師傅,因此很多雜務都是徒弟負責,所以除了晚上比較忙之外,白天的時間有很多空閒,因此常跟朋友一起去看棒球,原本他對棒球也是一知半解,後來卻慢慢看出興趣來,進而支持我、鼓勵我接觸棒球。因此,我父親鼓勵我打棒球的觀念,可以說是相當少有的。」

  事實上,由種種事蹟看來,洪太山父親的支持,影響著洪太山日後的棒球路,這不僅是洪太山的父親從小就帶他去看棒球,在那個人人都必須會縫製破損棒球的年代裡,洪太山將損害的棒球、甚至球鞋與手套,都由其父親交給鄰居的修皮鞋師傅處理,而在白川公學校時期相對於球員的球具都由學校提供,但洪太山的手套卻由父親購買,又如在嘉農時,相對於原住民球員無球鞋可穿的困境,洪太山在棒球物質上的不虞匱乏,可說是由家庭所提供的充足後盾。

  1930年,洪太山入學白川公學校,三年級時父親買了洪太山生平的第一個手套,此後由於洪太山具有運動天份,跑步速度飛快,因此當學校要組織棒球隊時,他就被選為陣中的一員。在公學校的棒球生涯中,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讓洪太山從此成為台灣棒壇少見由左撇子變成右投左打(一般右投左打的棒球選手都是右撇子練成的),此因,當時白川公學校棒球隊的其他隊友,怕被棒球打到,沒有人願意當捕手,洪太山只好自告奮勇的自願擔任捕手,但當他發現捕手的手套只能由右撇子使用,他只好將手套反戴,結果被老師罵,為此洪太山配合捕手手套,改成左手接球右手傳球,打擊則還是維持左打,因此成為少見的左撇子的右投左打。

  然而若說起洪太山與白川公學校的戰績,則是相當不理想的,洪太山加入棒球隊後年年都會參加嘉義市內的少棒賽,但因白川公學校為新學校(由女學校改制而成),實力較差,因此用洪太山的話形容,白川公學校都是「認真拼最後一名」。根據文獻指出,嘉義市內的少棒賽參賽隊伍,約有四隊,分別是旭小學校、東門公學校、玉川公學校以及洪太山就讀的白川公學校,洪太山代表學校時,正值1937、1938年之際,此時旭小學校已經在嘉義市內的少年野球賽中稱霸三年。(註四)

  白川公學校就學期間,洪太山不僅培養了棒球的興趣,當時也正逢嘉義中學棒球隊興起之時,嘉義市內,傳統強隊嘉農與新興勢力嘉中間的對抗,被稱為「嘉義的早慶戰」,兩校之間不僅在全島中等學校棒球賽、南部中等野球賽中遭逢,在嘉義地區的比賽中,兩校有時在友誼賽或者正式比賽中便曾交手,例如1933年7月16日兩隊於嘉義公園進行比賽嘉農以九比五獲勝。(註五)由於嘉農的隊員以台灣的漢人與原住民居多,而嘉中的球員則是日本人佔多數,因此,兩校間的對抗不僅是嘉義棒球迷觀戰的焦點,也帶著些許日台對抗的意味,此時的洪太山就如同多數的嘉義市民一般,都是嘉農的支持者,他們在球場大聲呼喊的加油聲,暗許著擊敗嘉中(就洪太山的說法擊敗嘉中有種擊敗日本人的意味)的內心渴望。這樣的對壘,讓洪太山印象深刻,「有次比賽,場邊觀眾還差點起衝突,場邊的台灣人要打日本人,日本人與台灣人之間,觀眾與啦啦隊壁壘分明。」同時洪太山看著球場上嘉農與嘉中的對抗,立下了有朝一日也能入學嘉農的願望。

  公學校畢業後,洪太山受到淋巴疾病所苦,因此休養一年,次年(1937)在父親的鼓勵之下報考嘉義農林學校,考試包括學科以及身體檢查與簡單的體能測驗,錄取率並不高。洪太山相信除了學科成績不差之外,由於入學考試時曾填寫自願書,因此學校知道洪太山會打棒球且體育成績優秀,這應該有助於考取嘉農。考試成績揭曉,洪太山如願以償進入嘉農就讀,也找到了另一個發揮所能的棒球舞台。

                               << BACK NEXT >>


註四:《台灣日日新報》,1938年7月14日,8版。

註五:《台灣日日新報》,1933年7月18日,2版。


文章列表